学海沉思||卢宏轩:怎样学好高中历史?

左起:王铭伟、李长福、卢宏轩

卢宏轩,毕业于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2021年高考总分663,历史类全省排名24,历史科91分,报读北京大学。担任历史科代表,喜欢历史,阅读面广,善于总结反思,元认知和自我监控能力很强。以下是他对高中历史学习的一些思考与建议,请大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

态度:深思善悟,静而有恒

过程:由薄到厚,由厚到薄

方法:点—线—面

一、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历史学科需要我们以什么的态度去对待呢?简单地说就是:深思善悟,静而有恒。

“深思善悟”表现为对历史学科学习中思维质量的追求。不要以为历史学科只有记诵,和其他文科科目一样,历史学习需要深刻思考与善于领悟。背诵只是基本的要求,要想走得更远,深刻思考,善于领悟必不可少。背诵记忆带来的是知识、套路等相对固化的内容,而思考与领悟指向的是思维的蜕变与素养的形成,将固化变为灵动。

思考追求深刻一要严谨严谨是深刻的前提,没有严谨支撑,一味追求深刻容易钻牛角尖,走偏出错。严谨要求我们注意思考的前提假设有没有问题,比如时空的界定要求,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与否等;思考的过程有没有问题,是否合理,比如用以论证的史实是否准确,推理的过程是否严密,符不符合论从史出等;思考得出的结论有没有问题,比如是否有明显的不合情理之处,思考的角度是否多元全面,层次是否清晰等。二要不停留于表面不只弄懂“是什么”,还要追求“为什么”和“怎么样”。比如针对一个历史事件的学习,先要弄清楚它的基本内容,再去探讨其发生的原因,使之与其他的所学联系起来,可以的话给出评价与其他类似的事件对照一下,发现他们之间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又如针对答案的形成,也是先弄明白答案的内容,再去思考答案的得出,最后结合自己的答案给出评价,修正自己原有的作答方式。三要批判与反思无论是对原有观点还是对自己的思维习惯都要保有批判的态度,敢于质疑,敢于批判,纠正自己思维上的漏洞与缺陷。对错误的批判是反思的一种,对过往经验的再思考也是,例如对待错题总是要复盘自己的思维过程,可以简要地画个图,写一写,梳理清楚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这样的工作多做几次自然就弄明白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清楚明白地找出自己的不足,对待自己做对的题也可以这么操作。

将深刻思考的收获与感想积累下来,主动地总结归纳,演绎创新,使之适用于自己便是一种领悟。要有追求领悟的意识,但不能急于求成,空想不干。平时历史学习若是心有所感,便要及时记录,作为一种资源保存下来,以期对后续学习有所启发,也能对灵感思维有所培养。

“静而有恒”表现为对历史学科学习中学习品质的要求。静而有恒是实现深思善悟的基础。静心才能沉得住气,才能全神贯注去记忆,背诵,阅读,思考,领悟。心浮气躁,心猿意马只会四处游离,难有所成。有恒方能保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方能使思考不断深刻,能有所领悟。如何做到静而有恒,在我看来关键在“定”,心态安定,保持定力。

二、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下面结合不同阶段,谈谈对应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高一高二:由薄到厚

高一高二侧重于积累。在这个阶段重在兴趣的培养,知识的积累,习惯的养成,文本的分析与理解能力的提升,对历史有一定的朴素的感觉。

具体操作可以尝试用点—线—面的方法。

点——重要概念、重要事件。对于重要概念而言,要弄清楚内涵与外延,明确概念的指代,最好记下来定期自我检测。而重要事件则是理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要能基本复述出来。

线——发展逻辑。发展逻辑既有每个“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历史发展的主线,甚至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比如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竞争与发展。因果关系在弄清“点”之后稍加梳理就很明显,而后者的得出可以参考教材单元目录,各资料中的历史阶段特征等等,重点是能把“点”串起来,不至于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洒落。“线”的话最好能多一些,这样串起来的珠子更不容易掉,后面织出来的“面”也会更密更好。

面——一段历史的整体认知。一条条线编织在一起,自然会对这一段历史有一定的认知。这时要做的是把原来单独分开的线,有条理的编织在一起。也就是整理“线”将其系统化地加以整合,兼容多条“线”,更全面。可以按不同的主题,也由某一个点生发连接,既形成有直观上的感觉,又保有严密的知识系统可供调用。

总之先把握重要的历史概念,重大历史事件,再找出彼此的关联、内在的逻辑,最后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知,掌握各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现象的评价维度,各种专题的历史演进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三者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互相交融,共同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层次,要根据自身情况有所侧重。这样下来知识积累的同时也能形成大致的框架,比较系统。

初学历史可能对历史不太感兴趣,也可能知道要多读书,但有时又读不进去。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找一些比较通俗的读物(不要野史!),找到合适的切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历史部分,一般来说可能包括人物传记,历史故事,背景风俗之类的(要有广度,深度不强求),这些零零星星的点可能很片面,很浅显,但是足够与所要学的点(重要概念,重要事件关联起来,逐步激发兴趣,扩展认知。再通过课上所学,逐渐捋清历史的发展线索,从而构成一个框架。

此外,更需要做的是,提升文本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以期能对文本准确把握。其中环节包括概念理解,材料分层分析,联系所学进行解读。

概念理解主要指的是对陌生概念的理解。说是陌生,却并非全然不知。通常来说可以“顾名思义”,从字面上理解,或者联系有关的所学概念进行对比、类比和迁移,或者通过前后文,图片细节等等的暗示辅助判断。总之尽量不要让几个概念影响整段文本的理解。

材料分层分析要求通读文本后能大致把握脉络,进而划分出层次,进行概括。这里需要语文学习的训练与帮助,不过多赘述。至此基本把握文本的全貌,而联系所学才是重头戏。这时便将这段文本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量与解读,根据问题提供的方向,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得出结论。训练的话可以考虑充分利用教材,分析教材的叙述;可以选择更有深度的书籍进行阅读(具体书目可向老师询问);或者干脆就用高考题材料进行理解。这种训练是必要的,在精不在多。此外也应形成对文本分析理解的自觉,不仅在历史,在语文,政治等学科学习中也可以进行,甚至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最后要做的是一些积累。术语的积累以及历史思维方式的积累。这些积累都很个性化,觉得自己不足就记下来,定期删改。其中术语的积累能对语言表达有帮助,更准确地描述某一现象,减少词穷或者词不达意的情况。所谓历史思维方式的积累就是积累一些如何分析历史问题的例子,比如有什么角度,要怎么切入,要注意什么等等。其实凡是不知道的,都可以稍加记录,等有时间之后再进行整理,补充或者删去。

高三:由厚到薄

高三出于应试需要,更侧重内化与运用。巩固所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核心素养,并灵活地运用到应试当中去。

内化与运用的前提是熟练掌握。所以首先要保证基础知识过关。检验是否过关可以根据课程标准进行复述,再对照复习资料便知有哪些地方存在漏洞。除了从头到尾按顺序复习外,考试或习题中暴露出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一发现哪个模块有问题,便应抽时间回顾,最好是马上纠正。

内化方面的话每个人知识结构、思维习惯不同,最后内化形成的做题方式自然不同。衡量其好坏的标准很简单,是否适合自己,是否灵活,是否实用。考试成绩的确能一定程度反映出来,但不是全部,要时刻反思。内化的结果一是面对一个陌生的历史问题,知道如何下手解决,解决得又快又好。它提供的是方向——寻找答案的方向,而不是现成的答案。具体的答案可能来自材料,也可能是术语的积累。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二是知识的通盘掌握(就是点—线—面的贯通)。内化最需要的是自我的反思,对解决过的每一个问题的反思,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将自己所学真正的融会贯通。可以问自己下面的这些问题引导你去思考,回答到什么程度取决于题目的好坏与自我的要求,也决定了内化是否完全:我当时是怎么解决的?命题人是怎么解决的?答得好的人是怎么解决的?跟我的方式有什么区别?他们的方式好坏在哪?我可以学习模仿吗?我需要修改我的方式吗?现在我会怎么解决?这样的解决方式可以用到别的地方去吗?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熟悉分析问题的过程与术语的运用。一开始去回答可能会很笨拙,可能也只会泛泛而谈,可能也会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但不要紧,坚持下去,与老师、同学多交流。也许没办法输出一个具体的结论,但在这个过程中会慢慢培养出习惯和感觉,自然而然也能解决问题。

一开始可以参考一些套路、模板之类的东西,甚至你自己也会在做了各类题目后总结一些出来。但是要注意避免不完全内化的情况,比如知道得多了就乱,就纠结,分不清各种适用的情境,忽略它们的缺陷与不足,考试想不起来,用不出来等等,这些都是需要避免的。

运用主要讲究的是考场上怎么发挥的问题,也就是应试技巧的问题。这里不讲具体的应试技巧与心态。但值得注意的是考场上的运用能检验你的内化情况。一般在考试紧张的环境下,人会选择自己最自然最熟悉的方式解决问题。考完就可以回顾一下自己平时的努力有没有派上用场?这样对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据自己的评估加以调整取舍,是继续熟悉形成习惯还是改弦易辙、另寻他路。

俗话说“学无定法”,而我所讲的仍然存在力有未逮的地方,大家要取其精华,结合自身的实际加以修正,不断探索完善,找到自己的历史学习之路。

希望以上建议能对大家的高中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0)

相关推荐

  • 史学理论的性质、对象、价值与方法

    内容提要:自近代以来,史学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已有近200年.史学理论作为一种反思,有助于研究者培养自我的历史意识.史学理论以历史学实践中的主体即史家与读者作为反思的对象,也以融入主体之中的经验与结 ...

  • 2021年第103篇:读文随笔∣“阅读策略”之再学再思

    "阅读策略"之再学再思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近来,我对与"阅读策略"有关的文章比较关注,遗憾的是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还不到位.我近段时间的目标是围绕阅读策略进行 ...

  • 陈祖明散文——《谈自然的教育》

    谈到教育便涉及教育的规律,即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尤其是教学的过程应该与人的认知的过程相吻合.这样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才能更有效率,因此才是最自然的教育. 其一,家长.学校与教师所教的知识是学 ...

  • 怎么学好高中历史?四个技巧 一份资料,帮你解决燃眉之急

    一份资料:<高中历史名词解释>,28页.想要用这份资料复习的同学,可以私我,回[历史].篇幅有限,我更新了部分图片在下面. 四个历史学习技巧: 1.逐个朝代学习:建议大家参照有些有趣的网站 ...

  • 高考攻略| 想学好高中历史?这13个答题思路必须掌握

    如果说初中历史靠记忆好就能学好,那高中历史有时候简直有点像另外一门学科了.高中历史加注重思维能力.综合能力,那么只靠记忆无疑是不够用了. 那么如何获取上述两种能力呢?这里,小编整理出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技 ...

  • 如何学好高中政治

    高中政治也与初中很不一样.背的成分少了,灵活运用的成分多.大部分题都是要求运用课本上的原理去分析时事. 首先,当然还是课本.必须把课本上的每一条原理都记清楚,原理后面的阐述和举例也很重要.各个不同的例 ...

  • 宋老师原创:学好高中语文,你一定做到“一三五七九“

    不管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我们高考语文都是150分,作文都是60分,所以请同学们不要再用这样的低级理由去追求你高级的人生目标了. 如果你三年从没重视过高中语文,送你一句话"常在江湖飘,迟早 ...

  • 如何学好高中生物,快速提升成绩?记住214条教材黑体字

    如何学好高中生物? 教材要烂熟于心.掌握生物教材就取得了一半的成功.书中的图例.实验.涉及的化学式(光合与呼吸),要时常归纳,总结重点词,如"功能"."作用". ...

  •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相比于初中的数学,高中数学不管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的方法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适应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给出以下学习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要重视数学概念和定理(公式.法则)的学习. 数学 ...

  • 学好高中数学很简单!只要研究透这13张图...

    距离2021年高考还有30多天,这段时间学生除了做综合模拟试题以外,还必须归纳整理各学科知识点汇总,以及所有学科考试易错知识点易错易混问题,特别是考试中总出现问题的大坑,那就是更要认真对待,只要把易错 ...

  • 如何学好高中地理?2021高中地理知识点分析与概念梳理解析

    高考复习,我们更多的是对重点的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也更能培养大家对高考地理中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 所以今天小室给同学们总结了2021高中地理知识点分析与概念 ...

  • 学好高中化学很简单!只要研究透这48张图...

    学好高中化学很简单!只要研究透这48张图片就可以啦!那你还等什么呢? #教育微头条# #高考倒计时# 距离2021年高考还有30多天,这段时间学生除了做综合模拟试题以外,还必须归纳整理各学科知识点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