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冰箱里明天还能吃”,餐桌上的剩饭剩菜,到底该留不该留?

小时候,一家人吃饭,难免有些剩余,妈妈总会把剩饭剩菜放进冰箱。那个时候,是钱包的问题。长大了,发现有些菜,放过之后更入味,这些剩菜也会放进冰箱。这个时候,是嘴馋的问题。

现在,人们的生活物质水平越来越高,但中国人每顿的餐桌上,总难免有些剩余,再加上五千年传统的节俭美德深入骨髓,剩饭剩菜留下顿吃的现象,依然很普遍。这种情况,统称”隔夜饭“。

夏天到了,温度一路飙升,消化疾病也进入高发期,隔夜饭菜的问题,开始引发关注。老年人,习惯了节俭,喜欢把隔夜饭菜反复蒸着吃。年轻人,城市里的办公一族,喜欢提前一晚,准备一份第二天中午去公司的爱心便当。

听起来,多么朴素的美德!但凡事有好的一面,即有坏的一面,阴阳好坏总是在瞬间转换。许多新闻平台报道出事件:

隔夜饭菜到底能不能吃?

对于“隔夜饭”的定义:通常认为菜肴放置超过8小时,就算做是“隔夜饭”。这与两种物质有关,硝酸盐亚硝酸盐。一个“亚”字儿,一个“亚“字儿。

说这是两种物质,其实挺不严谨,因为它其实是一种物质。是啥关系呢?基本可以定义为父子一体关系。也就是从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类似的现象比如:蚕虫变蝴蝶,对,就是这样。

物质的转变需要一种催生物,叫还原酶。硝酸盐本性老实,它本不想惹事,关键是这个风趣调皮的还原酶,时间一到就找硝原形,然后就闹出个亚硝变形。

用句大白话说:就是硝酸盐与还原酶合作起了反应,才有了亚硝酸盐。

这个亚硝酸盐,可比它爹坏多了,它可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性损害,它还是致癌物质,摄入0.2-0.5g即可引起食物中毒,3g甚至可致死。

看着够毒!但,幸好,这哥们儿使毒有底线,只要不犯他,它也就好好待着不犯人。有人认真研究过它的指标,看下表:

与“隔夜饭”现象相似的还有千滚水、隔夜水。知乎上,有人用千滚水和隔夜水做了测试,以此来检测水在过度煮沸和隔夜的情况下,亚硝酸盐的指标变化。

———— 千沸水试验 ————

一壶水持续煮沸了8个小时,每2个小时取一次水样,共计获得12个水样。

结论:自来水和桶装水在煮沸8小时的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始终小于测定低限(0.001 mg/L),看图:

这么看来,还真没必要这么担心了。

那么网传的“隔夜饭菜会致癌”又从何说起呢?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城北院区营养科的张佳颖医师介绍,网传“隔夜饭菜会致癌”并非毫无道理:隔夜饭菜保存不当会产生致癌物亚硝酸盐。而细菌是产生亚硝酸盐的基础,因此要想保证隔夜菜的安全,就得抑制细菌的生长。

原来,隔夜饭的杀手是细菌!

如何科学处理隔夜饭菜?
张佳颖医生强调,要想隔夜饭菜保存得科学、吃得安全,需要做好三个方面:
❀ 保存环境
要做到低温和清洁。低温的环境,可以抑制大多数细菌繁殖,防止食物变质。确保环境清洁,可以减少食物受到环境污染的可能。

❀ 保存方式
要做到提前预留和密封分装。最好是在饭菜刚做好时,就预留出准备隔夜的食物,这样未经翻动的食物减少了与各方面的接触。荤菜、素菜和汤水要做到分装、装盒或用保鲜膜密封,避免各种交叉和污染。

❀ 食用方法
最好在食用前再进行一次高温处理。高温可以有效杀菌,初次高温烹饪的食物,食用前再进行一次高温处理,可以把食物中的细菌数量降到最低。
张佳颖说,像白领比较喜欢做的便当,基本符合了以上三个方面,即低温清洁的保存环境——放入冰箱,正确的保存方式和食用方法——专门准备,密封分装存放,食用前用微波炉加热。所以便当虽然也“隔夜”,但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少有听说吃便当吃坏肚子的情况。

哪些食物不要隔夜食用?
❀ 叶菜类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较高,长时间放置后会转变成致癌物亚硝酸盐,因此叶菜类食物建议现做现吃。
❀ 凉拌菜
有的凉拌菜未经高温烹饪,也就是没有经过加热杀菌,更容易造成细菌滋生。所以凉拌菜受卫生条件影响比较大,要注意选择新鲜的食材和清洁的餐具,尽量现做现吃。

❀ 海鲜和水产品
海鲜和水产品本身特别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变质,如果加热不充分即便在冰箱中冷藏,也有致病微生物繁殖的风险。
张佳颖最后提醒,尽管正确的方法可以尽可能保证隔夜饭菜的安全,但并非万无一失,隔夜饭菜一旦出现变色、异味、酸味等明显变质迹象,都不能再食用。部分肠胃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和疾病患者,也要尽量少吃隔夜饭菜。
说到这儿,美美有啥建议呢?
提醒注意:隔夜饭菜不是放进冰箱就高枕无忧,如果不注意冰箱的清洁和食物的密封分装,也容易造成一些细菌在冰箱内繁殖并污染食物,如比较能抗冻的李斯特菌等。所以保持冰箱的清洁非常重要,尤其当冰箱中出现异味时,更需引起高度重视。
因此,美美的建议就是:家中常备酸化水消毒液,可用来擦洗冰箱,保持冰箱清洁,也可以在剩下的食品保存前喷喷,减少隔夜菜的细菌生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