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李神仙”的李少春,成名靠了哪些“真功夫”

(来源:寻找李少春)

李少春是京剧历史上唯一文武兼优的表演艺术家,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文精武绝、建树硕硕,下面就他在京剧武功艺术方面的成就做粗浅的论述。

少春先生幼年学艺,除了天赋异禀外,父亲李桂春的慧眼和经济财力也给了他极大的帮助。桂老久闯江湖,阅历通天,哪个演员的活儿靓活儿绝他一清二楚,再凭他年收入十几万大洋的雄厚财力(那时四人聚会小酌一桌酒席仅半块大洋)网罗聘之。那些武功教师眼见既有固定收入,又有这么一块宝玉可雕,哪个不尽心力教,对于少春来说简直是如鱼得水,而对于同辈的或前辈的科班出身武生来说简直不可想象。而且,桂老没有门派之见,不管是京派或海派只要有料照聘不误,因此,少春从小就学会了南北两派的各种武功技艺,为他将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腰腿功

少春的幼功极其坚实,韧带很松,腰腿功惊人,但却从不卖弄。他扎大靠高抬腿膝盖可齐肩,圈腿可到胸部,演《八大锤》左右单腿朝天蹬三起三落根本不用手搬,只需搭靴底,但演《挑滑车》大起霸左右腿起腿亮靴底完全按照北派要求高度不过肩,接下来的圈腿过顶画月亮门则用南派的腿功,左右踢旁腿脚面直磕脑门,很规矩、很讲究,大战一场铁板桥如一字平,当年业界对他的《挑滑车》和《八大锤》评价极高。演《长坂坡》右手持枪、左手执鞭,口中念白“寻找小主人的下落也”和着“下落也”三字抬左腿、扫靴底、悠旁腿直挂脑门,既脆又帅。少年时曾随父亲在上海客串演武戏饰演韦陀,用双腿踢开眼的腿功震惊全场。而高抬腿亮靴底单腿蹑步前行是少春先生经常使用的,比如大家熟悉的《闹天宫》、《响马传》,《闹天宫》水帘洞一场少春在众小猴的簇拥下,双手掏翎子,边唱昆曲边起左腿直行至下场门,然后换右腿回行至台中;《响马传》观阵一场在“我这里试马将桥探”长长的一波三折的拖腔中起左腿亮靴底蹑步前行,请注意这可是他彪传于世的标准懒腔,唱的神完气足、行的优美潇洒,而且是一口气没有丝毫走音,端的是人神皆惊。李少春的腰功同样出色,《挑滑车》唱石榴花曲牌边舞边唱,正反两个鹞子翻身靠旗打底啪啪作响,动作干净利索,身上的飘带、靠旗的旗带一丝不乱。《长坂坡》中长坂桥会张飞一段,两人攥着银枪,少春念完“你好小量人也”旋即一个大唰腰,呢枪丝毫不动,身上的大靠依然整整齐齐。演《潞安州》陆登自尽下腰一直到金兀术跪拜方才僵尸倒地显示出极强的腰轴控制功力,演《柴桑关》周瑜归天,高台下腰一分钟撕边,又长又粗的甩发随着撕边节奏摆动,然后僵尸下高台,惊险到极点也精彩到极点。

【京剧】秦琼观阵 李少春 - 京剧大师 李少春 经典唱段

【京剧】野猪林 李少春 - 歌曲合辑

【京剧】扎红头绳 李少春 - 京剧大师 李少春 经典唱段

二、身段功

李少春的身手矫健迅捷、动作干净利索、台风洒脱帅气,身段既清爽又潇洒,其中还透着浓浓的典雅之风,让观者回味、着迷。他演《挑滑车》和着曲牌边唱边舞,举手投足之间不带丝毫棱角,而且脚步和锣经踩的严丝密合,这都得利于丁永利先生的精心指导。有许多武生功夫、身手都很好,可一到台上观众一叫好一卖力,锣经就踩不准了,再好的表演也会大打折扣。而少春先生身上有料、胸中有谱、气定神闲,无论如何发挥脚步始终踩准锣经,这样使得他的身段愈发精彩、愈发好看。在其同辈或晚辈的武生名家中也只有高盛麟先生有此功力。《恶虎村》走边起飞脚接单蛮单腿急转十数圈,于四击头锣经中起云手踢大带亮相,整个动作行云流水完全借助惯性,潇洒干练之极,最后一踢用现代时髦话来说“帅帅毙了”。

《林冲夜奔》受业于多位良师,合体后其身段之繁难、技艺之精湛无出其右,腰胯宝剑不用丝扣,无论身段如何繁难,宝剑都不会滑出,而且和李兰亭一样林冲始终都在台上,和徐宁开打根本不用下场换剑。《十字坡》打店中连续十五个快捷异常的扫堂腿后接旋子,身子把空而起真有骨腾肉飞之感。李少春除了全面继承京剧传统的技艺之外,还善于从其他艺术门类借鉴相应的技巧,特别是传统武术,像《三岔口》于纵跳翻越、闪展腾挪之间还出人意料打了一手刚劲迅猛、大方质朴的“单式拳”,拳是“另类”表现却是传统,和谐而又统一。

李少春的飞脚和旋子功夫独步梨园,他的飞脚起的冲、腾的高、飞的远、落地轻,是京剧界的一种现象;他的旋子既能高也能低,起高时可过桌、起低时可扎头。当年在上海演《十大铁公鸡》汇集了全国功夫最好的二十位武生演员,包括梁慧超、张世麟、李盛斌、孙盛云、郭玉昆、贺玉钦等,少春和他姐夫万春排在最后一对出场,这既是荣耀也是挑战。李少春出人意料的以精湛绝伦的四方飞脚压盖全场,后几乎所有报道均已“李少春三飞脚征服上海滩”予以赞美,言道看了李少春的飞脚功夫前面的表演简直就是儿戏,不值一提。他在《林冲夜奔》中三飞脚过五张桌的绝技更加惊人,第一、二飞脚过一张桌,第三个飞脚过三张桌(宝剑还不扣)何等惊险。《闹天宫》偷桃盗丹不使通常的搭椅背跃上,而是起小飞脚直接跃上,既精巧又符合猴的本性。李少春十三岁时就能一口气连续走六十多个旋子,而且在名师的指点下,他走的绕台旋子始终都保持在一条线上,质量极高。扫堂腿接旋子是他常用的功夫,扫堂腿快速有力并借助惯性,最后呢一下借势而起,爆发力十足,身子展开犹如大鹏展翅,好看极了,像他这样能在快速行动中尚能保持如此强的爆发力的京剧武戏演员还不曾有过。他年轻时演的《大白水滩》(演足90分钟,不同于现在的45分钟戏),十一郎在高桌上抬头瞭望后将斗笠高高甩起,一个旋子高高跃下,如鹰翱长空、扑击而下,落地轻巧无声,而高高抛起的斗笠准确落到他的头上,此等盖世绝技无怪戏迷对他是如痴如醉。年少时演出的《闹龙宫》唱完“俺到东海走一遭”连串三个小飞脚接一个不同于武丑的幅度很大但速度极快的扎头旋子一下就窜入台内把孙猴子顽皮又灵巧的特性展现无遗。

李少春很善于在身上的行头、零碎做文章,将这些看似累赘的什物转化成表现他艺术风格的道具。我们之所以评价他的表演如何如何潇洒、飘逸,其实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身上的呢些零碎,像翎子、水袖、飘带、甩发等,通过他的有效控制使之伴随着他的身形上下翻飞、舞动偏偏。像《八大锤》中陆文龙的两条狐狸尾,他不像其他演员那样将其缠在腰上,而是任其散放,随着手中的双枪左右盘旋。他演短打武生大带从来不系在腰间,非但不缠累反而更增加一份轻逸之感。他的甩发也从来不用叼含,演《两将军》马超夜战张飞换短打,甩发散放,他舞动三尺半又粗又长的大甩发和毛庆来火爆开打,期间飞脚、虎跳、台蛮、旋子、乌龙浇注不断,甩发非但不缠不绕而且没有一根跳丝,这却非常人所可为。

三、把子功

说道李少春的把子功不得不先提一提他的三位授业恩师丁永利、李兰亭、娄廷玉,丁永利先生是最好的杨派武生教师,杨小楼舞台上的把子技巧他都了然于胸,对于其内窍门通透烂熟;李兰亭是与盖叫天齐名的大武生,南北各路武生绝活绝技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娄廷玉是武生大师尚和玉老先生的常年武下手,对尚老的把子精熟无比。这三位名师从少春少年时就进行一对一专项训练,每天十几个小时的精心传授和刻苦磨练,少春凭着过人的天赋和顽强毅力,十年苦修将三位名师的所有奇技、绝技都一一化为己有,熟练掌握了杨派、尚派、李(兰亭)派的几乎所有把子技巧,在以后的舞台实践中将其融会贯通,再吸收了盖派等其他杰出武生的优长,并加上自己的创造出新,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风格和魅力的李派把子功。

李少春的单枪、双枪、大枪、单刀、双刀、大刀、棍棒、双锤、剑术、双锏、钢叉等造诣极为精深,无论单对或多人都显得格外出挑、与众不同。一是因为他的把子套路大都是他的专有活和三大武生前贤的独门法儿、尖端技术,而不是通常流行的官中活、大路货;二是由于名师的严格要求使得他的把子基础手法特别扎实,手腕、手指特别灵活;三是曾拜过几位武术名师尤其是高紫云大师的精心指点太极桩功、形意身法,使他掌握了懂劲、借劲、发劲的方法,善于顺势寻劲、借力发挥;而且他和其他拜武师学艺的武生名家不同的是他真学真练,笔者外祖是武术大师,与少春交好,据他回忆说少春的武术不是花打,有一定真功夫,爆发力很好。这些因素组合造就了少春打的把子有着别人没有的劲头,其姿态之美观、动作之规范、花样之繁多、快慢节奏变化之丰富、脚下步位之准、操练手法之纯熟已经到了出神入化之境,给人的感觉他玩的活不是苦练得来而是信手占来、随心所欲,仿佛是天然浑成,以致三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剧坛几乎无人可望其项背,连他恩师素以严厉著称的李兰亭都由衷赞叹少春已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杀四门》学自李兰亭,四套打法、四套出手、四套枪花,其中的枪花非常新奇夺目,像掏腿扔枪压脖接枪转串腕、抛枪背接转背花等惊险繁难,可他演来却好似闭目即可般熟练。该剧当年以李少春、梁慧超为最佳,抗战胜利后此剧被少春收山而成慧超的独门戏。

《长坂坡》赵云的单枪挑八将打法纯粹杨派,但速度节奏有所变化,凭着他过人的腰轴功力和灵活准确的步法将杨派简约、明细的枪法演绎的格外生动,令人百看不厌。而且他不像厉慧良先生有出手活,纯靠精湛的手法取胜。

《一箭仇》学自丁永利和娄廷玉,厚底靴到底,史文恭单枪会卢俊义、林冲、武松的三套打法分门别类,十分精到。对卢俊义是杨派套路,步快手缓却劲力十足;对林冲的剑枪平和自然、点到为止;对武松单枪会双刀风格陡变,快速、火爆、炽烈,是典型的尚派风格。三个对手、三种性格、三类态度交待清清楚楚,水擒一场甩发散放,十八个旋子轻若飞燕,此剧成为四十年代少春的箭衣武生杰作,其中很多表演均被厉慧良所借鉴。解放后此剧收山。

《挑滑车》经丁永利严格调教,正宗杨派把子的崭新组合,同时借鉴武术功法的借力使力。大战一场的枪法快捷异常,步法移位幅度小却灵活准确,保证了无论动作如何猛烈快速却始终保持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在上海演出时上四个黑风里,要连打四趟,无一雷同且无丝毫喘息机会,可是少春却表现的轻松自如,更为难得的是他在耍枪花由侧花转背花时没有丝毫停顿,直接由侧花串腕接背花,十分新颖,保证了整套耍枪的完整性,此玩法尚未见其他人来过。

《八大锤》使双枪纯用杨派套路,战四将四套打法,四套出手,其中双手串指花双抛枪压肩花、十字翻手花抛枪背十字接枪难度都非常大,为其独创,除了他之外,尚未见第二人使过,特别是十字抛背接现在已失传。

《贾家楼》唐壁的大刀学自李兰亭,刀法奇特,与金甲、童环打三人忙新颖别致,大刀出手穿过二人再背身反接十分惊险。此剧李兰亭仅传给少春,现已失传,出手活曾被少春改编后按在《响马传》中,祝元昆应该学过,知道要领。

单刀是京剧武生常用把子技法,李少春在《三岔口》、《恶虎村》、《霸王庄》、《翠屏山》等剧中将单刀技法使得出神入化。恶虎村的大小四门刀法力透刀背,配合舞蹈身段气势十足而又优美异常;霸王庄的扑风刀法快速凌厉、大幅大片、迅猛异常,毛庆来曾说像少春这样的使法未见过第二人;而三岔口中少春与盛章几乎将几套刀法集中展现,他们两位的单刀都是当世一绝,双绝相会,其精彩程度已经不是现在的观众所能想象得到的。其中最精彩的两个人快速对劈换位时,少春眼睛不看一刀劈下,擦着盛章的帽檐,脆极了,也惊险极了,观者无不惊叹这妙到毫巅的劲头和拿捏准头。

《洗浮山》的双刀是李少春双刀技法的代表作,除了前部的趟马和走边是余叔岩先生教的活,后面开打把子还是老李派的风格,双手非常灵活,步法极准,单对、多对间不容发,几乎没有闲步,完成质量之高已经超过老师。可惜这出经典之作解放后因为政治因素而被禁闭,幸好少春将双刀技法改编移植到了他的代表作《响马传》中,虽然我们从中可以略窥一二但毕竟双锏的用法不等于刀法,其双刀绝技也从此绝迹。

棍棒是李少春经常使用的把子,主要用在猴戏中。《闹天宫》里的棒法已是典范之作,被后人广为运用,用棒耍刀的活现花样已经越来越多,但少春脚挑双刀绝技尚无人掌握,另外他的一身三绝左手棒耍刀、右手玩锤顶锤出手、左脚玩圈,好像至今也没几人会。《十八罗汉斗悟空》创造了十八套打法、十八般出手,套套精奇、般般出彩,此剧不仅是他猴戏代表作之一,也是京剧把子功技巧的杰作。

《金钱豹》中的钢叉将师傅的绝活、南派武生的技法及杂技艺人的耍法融合一体,创造出天下独有的耍叉绝技,该剧影响力之大、武功技法之繁重奇绝为京剧武戏所罕见,也是李少春短打武生的杰出代表作,解放后此剧也被少春收阁,现已失传。

李少春同志一生创作演出的打法、套路还有很多很多,可惜笔者尚未掌握,以上所谈仅仅是少春博大精深的京剧把子功技巧的冰山一角,上了年纪,记忆也减退,可能有许多遗漏之处,只能后补。

四、毯子功

接下来说说李少春的翻扑功夫。少春少年时桂老请来上海首席武功教师沈延臣先生给他开筋头功,沈先生是京剧筋头第一抄手,他抄筋头的特点是对起势、范儿要求特别高,不到十成火候绝不撒把,因此经他手抄出来的筋头都特别瓷实、非常规范,无论翻多少年那势儿都不会走样,少春已经能连走五个虎跳前扑了沈先生都不撒把,就怕走了势儿。沈先生在教导少春时发现他的天赋异于常人,就对他的要求比其他人更高,练功时经常摆阵图,即在练筋头的地方放上各种桌椅板凳,让少春围着这些障碍物练。比如他为了让少春练就一线溜得筋头特制了一长长的细窄木板,少春就在上面练串虎跳前扑、单提,放上五条板凳,要求少春连续五个折腰翻过板凳,放上堂桌、靠椅,要求少春筋头过桌落在靠椅上等等。整整八年苦练,少春终于练成一身超群拔萃的筋头功夫,高、轻、飘、难、准、稳各方面都达到顶峰。他的筋头起的冲、腾的高、远近咸宜、落地轻,收势稳练潇洒,空中动作舒展大方,各种组合花样繁多难度极大,可以称得上戏曲跟头的典范。他不仅在短打武生或猴戏中大量使用筋头技巧,而且在长靠武生和箭衣戏等厚底靴的剧中也经常翻扑,比如他在《走麦城》中演关平扎大靠翻虎跳前扑接小翻抢背,后面在听到赵累战死走髁子接迭筋起高屁股坐子落地,与锣经合丝合缝,这一手无第二人能做到。

《金钱豹》中的飞天旋子、地躺跟头震烁古今,高旋子接乌龙浇注起换手转体360度背横叉落地,串毛接迭筋变抢背落地转乌龙浇注起。当时曾有人问起少春此两跟头名称,少春一时想不出很好的名词,随口说就叫“飞天旋子、地趟跟头吧”。《云罗山》开打少春使用多种新颖奇巧的跟头摔法,一般传统京剧筋头技巧中找不到相应的称呼。

《金雁桥》、《金钱豹》、《周瑜归天》中高台翻下各有不同,《金雁桥》和《周瑜归天》是扎大靠、厚底从三张高台用台蛮和云里翻下高,身上飘带、靠旗整整齐齐,无一挂绕;《金钱豹》是薄底三张高台翻下,落地悄然无声,一身零碎无一丝跳绕。

李少春不仅下高拿手,而且上高也非常出色,像他演《赵家楼》华云龙不用助跑,就地起虎跳前扑翻过近两米高的板墙,旧时舞台上的城墙用板材而不是现在的墙布,这一招很危险,弄不好很容易受伤,即使在南方经常流行,但也需要检场配合顺着翻势朝里倾斜。可是少春却是硬来,他起跳高度极高,报腿收紧,团身溜圆,极其美观。当年笔者外祖曾问起此过墙翻如何练就,少春言道小时沈先生教功尽在达子楼的院子里砖石地面上练,因此他的爆发力和弹性就比别人高出一等,而且呢时小孩子贪嘴,喜欢吃梨膏糖,一遇到门口有卖的就一个筋头翻出去,买好再翻回,如此练就。

李少春在猴戏中使用的筋头功夫花样特多,非常奇特惊险,如《智激美猴王》换女装变身时用三个小翻刹那间将裙装褪去,变成了猴王,这一手既要有精深的筋头工又要有一定的魔术手法。后部高前扑串塔,准确从近两米高的仅容身子可钻的塔孔窜入。《闹龙宫》棒子撑地身子倒卷帘拔起窜上三张高台,借鉴撑杆跳技巧化入京剧程式。《五百年后孙悟空》后部猴王解压出山时于三张高台上先来虎跳前扑然后云里翻下高落地紧接着单腿快速急转十数圈,惊险极了,可他完成的轻松之极,台上听不到一点脚步声。《擒魔荡寇》高台翻下用的是撑杆下高,棍棒撑地身子倒悬急转两周,和《闹龙宫》正好一正一反。

在他的“新文武生”代表作《野猪林》山神庙开打时云里加官上桌正好和桌上的打手脚尖相对,非常精确;和众打手开打中他突然就地没任何借势来了12个单臂乌龙浇注,完全借助惯性轻松异常。

李少春除了擅长翻,还特别精于摔。像《挑滑车》、《周瑜归天》高台扎靠硬僵尸摔下,《战冀州》城下三摔,《周瑜归天》边唱边摔三个不同类型的髁子。当年观众对他的摔法尤其欢迎,当他拜余叔岩先生后对摔戏演出锐减,观众不干了,舆论说他有名师不卖力了,逼着他一摔再摔,到后来将一条清润厚亮的好嗓子硬生生给摔闷掉。

少春在老生戏中也有许多新奇的摔法,像《打金砖》的三变僵尸、《乌盆记》的高吊毛、《王佐断臂》的缩手吊毛、《百战兴中唐》的高台三翻、《探母》的带剑吊毛等不胜枚举,其中内容可详见拙作“李少春吊毛功夫”。

五、奇技特技

李少春集南北各种绝艺于一身,在舞台演出中创造出许多奇特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技巧。

《长坂坡》中糜夫人投井自尽,赵云抓帔后窜上椅背一个单提跪腿落地,非常惊险且耐看,既符合常胜将军不摔原则,又渲染了技巧,此技尚未见第二人使过。

《问樵闹府》中他不像师爷谭鑫培、师傅余叔岩那样用准确的脚法将鞋踢到头顶,而是用武生腿功将鞋放到头上;《打棍出箱》中出箱身法先在箱中肩背部和腿部发力直接将身子弹起平躺于箱子边上,再转体360度翻下,极为干脆利落,从所未见。他当年这出戏是最叫座的,不要说唱功,单凭这两下就足以压服群贤。

《野猪林》中林冲右脚尖慢慢将单刀挑起,潇洒之极,他那把是普通单刀,不像现在特制过的。笔者曾经专门请教过李小春,小春言道那可不是一般的法,硬来是不行的,有窍门,在挑的同时,左脚后跟轻踩刀尖,但要做的不露痕迹。说得容易,就是有窍门您也掌握不了,小春在上海演该剧也来这手,第一次没成功,第二次再来我看清了,小春等于是慢镜头剖析,而舅舅则做的天衣无缝。

少春还善于将一些魔术技法巧妙运用到京剧表演中,像《闹龙宫闹地府》的“化学把子、魔术出手”,《闹天宫》眨眼间藤棍变银棒,就是同台多年的老伙计都没能看出破绽在何处。在《大闹天宫》中用气功运颈随意控制两根翎子的走向,一会儿上下翻飞,无论上下翎子尖始终对在一块儿,一会儿两根翎子又缠绕一起向前鞠躬,一会儿两根翎子又同时立起。此技我也曾向小春讨教,他说这是舅父绝技,根本学不了。

《武松与潘金莲》中杀嫂一场,李少春的变脸突然由白色转为血红色,不像川剧靠手法,完全用气功端的惊人;后部狮子楼斗杀西门庆,先用刀磕飞酒杯,再左手接住毛庆来扔的酒壶,然后左手准确投掷打掉庆来的扎巾。这手太绝了,毛庆来后来说,少春对我说,你根本不用躲,一闪就不准了。二人对打后,庆来从高台翻下,紧接着少春也以高前扑翻过他头顶落下,两人又正好脚对脚,这手实在太惊险了,每演至此,台下都会平息静气、鸦雀无声,然后雷鸣爆发。无怪少春这出戏历来无第二人能与他相比。《十字坡》与盖老剁攮子不同的是少春用的是双攮子,他能准确将双攮子贴着母夜叉的耳边直插入地,当然速度比盖老慢了一些。

《大白水滩》十一郎登高瞭望,下高时将斗笠高高甩起,一个高旋子下桌,斗笠不偏不移正好落在他的头上,此招是他百试不爽的绝活。

李少春还善于将一些小道具掺和到戏中人物的表演中来,而且运用的非常巧妙,比如他的《响马传》秦琼的扇子一到他手上就变成活物了,像探庄一场唱完西皮摇板“我不来惊动他”的“惊动他”三个字音时手中的折扇突然展开在指尖上那么一转随着白口“告辞了”身子一背就到了身后握住,把秦琼的大气洒脱尽显无疑。少春同志曾经向杂技艺人学过百戏手法,深通戏法技巧,因此才能玩的如此不动声色、不露痕迹。而类似小技巧剧中还有很多,暂时不一一列举,以后有机会专门写《响马传》时再叙。

李少春《野猪林》“大雪飘”

六、靠功

李少春在15岁以前长靠功夫比之短打武技相对比较薄弱,桂老请了丁永利先生专门给他上靠功,将长靠的诀窍教给他,三年后少春的靠功突飞猛进,已到了一流境界。扎大靠百十个圆场跑下来,靠服、靠旗既能随风飘摆又可纹丝不动,控制的很理想,无论唰腰、翻身、探海如何激烈,靠旗旗带纹丝不乱,无论拉山膀、起云手靠旗始终呈反向180度,达到了长靠武生的最高要求。年轻时的李少春长靠戏是非常受欢迎的,叫座力很强,当然他的打靠旗力度和幅度比靠王高盛麟还略逊一筹,可是他圆场的速度已不输盛麟,而且惊人的腰腿功、迅捷灵敏的身手和帅气洒脱的舞台气质使其长靠戏格外具有艺术魅力,四十年代与高盛麟平分秋色。不过到了解放后,他的身体状况出了问题,再加上积极革命、努力进步,学习、开会占去了很多时间,大多数长靠戏都收阁,以至于许多北京的老戏迷都发出“啥时才能重新看到少春的长靠啊,呢时的靠功有多棒、多硬啊”的感叹。

以上所谈仅仅是李少春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武功艺术的冰山一角,正是他继承百家、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开拓创新将京剧古老的武功艺术推向了博、美、精、新的崭新境界,为京剧武功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