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谊浅析《大盂鼎》铭文——嵌套与包容结构 | 三品课堂

  本季三品课堂由三品美术馆携手“正书六家”:王友谊、王学岭、刘颜涛、张建会、张继、管峻六位老师共同推出。大家还可订阅书法权威媒体《书法》杂志、《书法报》获取更多精彩教学内容。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先后学习了《大盂鼎》铭文中的左右、上下结构,以及独体字、独体象形字。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大盂鼎》中的嵌套和包容结构的字。

 嵌 套 结 构 

何为嵌套结构呢?《字汇》解为“陷入其中也”。这种嵌套结构,实际上就是包围结构的其中一种,我们来看几个例字。

”字,有数种解释,有恶的意思,也有邪的意思。《大盂鼎》铭意为残余奸慝,金文篆法“心”部省略则为“匿”,不省略则为“慝”。因篆书笔顺相对自由,因个人习惯,我先写里面的部分。当然我们也可以先写外框,以此来确定字外形,注意“若

”旁的两个点要有变化,然后再写外框,最下面的横要挫锋出去。

”字,《说文》中说:手行也,从

甫声。在其他典籍中有读作(pú葡)音,在《大盂鼎》中读作“辅”音,与“辅”通,取“辅佐”之意。金文从“伏

”甫声。于省吾谓:“

”象人侧面俯伏之状。即“伏”之初文。作篆应先写“

”,后写甫。中间的小弧①是两笔写成,再写中间一竖。

再来看“”字,《说文》:矦,春饗所射矦也。《大盂鼎》铭中的“矦甸”是商晚期王城近畿之地官员。从“人”、从“厂(音安)”、从“矢”,“矢”就是箭。“矦”像张布,小篆中从“人”,大篆中就把“人”省略了。写“矦”字可先写外框,交接处可换锋处理,中间部分最后再补成阔笔,以求结体紧凑协调为宜。

这个是“”字。《说文》:屋下众也。从“广”,从“光”,古文光字。甲骨文庶字作“

”,右上为“石”,从“火”。金文从“光”,甲骨文从“火”。“光”由“火”来,点着火以后才有光。《大盂鼎》铭的“庶”字意为顺民,“庶人”即“顺民”。原文中“赐予盂庶民六百又五十人”,就不是“屋下众”的意思了,这和《说文》的解释是有区别的。

书写“庶”字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广①”部横与竖画是分两笔写成。而前面“矦”字的“厂②(音安)”部则是换锋一笔写成。“庶”字的“广”部第一笔略向上倾斜,而后单独起笔写竖,竖画略向左下行笔,与横画夹角大于90度,这些基本的形式特征都是需要我们把握的。

 包 容 结 构 

“包容”即为或上下、或左右、或四围,相互包容之意。《大盂鼎》铭文中的包容结构例字很少见,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極”字。

”字在金文里有很多种写法,这里的是最复杂的一种。先写上横,再写“攴”,左侧是双立人,最后写下面的一横。《大盂鼎》的“極”字,从“二”、从“人”、从“口”、从“攴”、从“ㄔ”,所以看起来很复杂。上下两横的意思是,“上居于顶,下居于终”,天地都有了,上顶着天、下顶着地,走向两极,这就是“極”字的本意。作篆应先写上横,再写中间部分

,再写两侧“ㄔ”、“攴”,最后写下横,以求结体内部的包容与和谐。所以写此类结构的字,一定要意识到整体空间分割的重要性。

 隶 书 

张建会简析《礼器碑》与《张迁碑》

张继简析隶书摩崖经典《石门颂》

 篆 书 

王友谊浅析《大盂鼎》铭文——综述

王友谊浅析《大盂鼎》铭文——八种笔法(上)

王友谊浅析《大盂鼎》铭文——八种笔法(下)

王友谊浅析《大盂鼎》铭文——左右结构与上下结构

王友谊浅析《大盂鼎》铭文——独体字与独体象形字

三品学院“张建会《礼器碑》与《张迁碑》”隶书班、张继“《石门颂》”隶书班报名已停止,即日起“王友谊《大盂鼎》篆书班”正在火爆招收学员中。

观看学院内部独播视频,请在三品名家微信订阅号后台,回复关键字“入学 王友谊”,三品学院,给你好看!

至此,《大盂鼎》中文字的结构就给大家介绍完了,不知道大家是否都已经掌握,希望大家在课下注意练习,并学会举一反三。由于当时的历史因素和现实条件,《大盂鼎》中有很多特殊的字,它们有些是读音特殊,有些则因部首移位和部首省略导致结构特殊,这些字也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和学习的。下节课我们就针对这些特殊的字,来给大家进行分析和示范。关注三品课堂,我们下期再见!

-----藝 無 止 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