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尿液一般检查

尿液的一般检查可以初步反应泌尿系统的病变,也可间接反映全身及循环系统的功能状态,是实验室诊断中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

一、尿液的一般性状的检查

1.24小时尿量  由肾小球滤出的原尿每日达180L,而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排泄、分泌,最后排出的尿液不到原尿的1%。尿量取决于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与浓缩稀释功能,也与气温、体温、年龄、精神因素、活动量、出汗量、饮水量、食物中水分含量、血液中抗利尿激素水平及用药等因素有关

参考值  1000~2000ml/24h(成人);500~1500ml/h(儿童)

临床意义

(1)多尿:24h尿量超过2500ml,称为多尿。可分为生理性多尿与病理性多尿两类。生理性多尿可见于水分摄入过多、应用利尿药和服用某些药物等;病理性多尿常见于某些内分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及肾脏性疾病等

(2)少尿:成人尿量少于400ml/24h或17ml/h称为少尿。生理性少尿多见于缺水或出汗增多。病理性少尿可分为肾前性少尿、肾性少尿和肾后性少尿

(3)无尿:尿量少于100ml/24h或12h内完全无尿,称为无尿。主要见于严重的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移植术后发生的排斥反应

2.尿液外观  包括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正常尿液清澈透明。尿液颜色受食物、尿色素、药物等影响,一般为淡黄色或深黄色。新鲜尿液发生浑浊,应注意鉴别尿酸盐沉积、磷酸盐和碳酸盐沉积

参考值  淡黄色、清澈透明

临床意义

(1)血尿:尿液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称为血尿,可呈淡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或混有血凝块。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超过1ml,即可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

(2)血红蛋白尿及肌红蛋白尿:正常尿液隐血试验为阴性,当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出现于尿中,可使尿液呈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

(3)胆红素血尿:尿内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尿液呈豆油样改变,震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且不易消失,常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

(4)脓尿和菌尿:当尿内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炎性渗出物或细菌时,新鲜尿液呈白色浑浊或云雾状

(5)乳糜尿和脂肪尿:尿中混有淋巴液二呈稀牛奶样称为乳糜尿,若同时混有血液,称为乳糜血尿。尿中出现的脂肪小滴则称为脂肪尿

3.气味  正常尿液的气味来自于尿中挥发性的酸性物质。尿液长时间放置,因尿素分解可出现氨臭味。

4.尿液比重  正常成人在普通饮食下尿比重多波动在1.015~1.025之间。大量饮水时尿比重可降至1.003以下;机体缺水时可达1.030以上。病理性尿比重降低可见于慢性肾功能损害、肾小管浓缩能力减弱、尿崩症等。

二、尿液的化学检查

1.酸碱反应  正常尿液多呈弱酸性,ph约为6.5,有时呈中性或弱碱性。酸性尿可见于高蛋白饮食、酸中毒、发热、严重缺钾、痛风,服用某些药物如氯化铵、维生素C等。碱性尿液见于进食多量水果、碱中毒、I型肾小管酸中毒、服用某些药物

2.尿蛋白  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尿时,称蛋白尿

参考区间  蛋白尿定性试验阴性;定量实验0~80mg/24h

临床意义

(1)生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出现蛋白质,程度较轻,持续时间短,解除诱因后消失。如机体在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及血管活性剂等刺激下所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肾血管痉挛、充血、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出现的蛋白尿

(2)病理性蛋白尿:因各种肾脏及肾外疾病所致的蛋白尿,多为持续性蛋白尿

3.糖尿  当血浆葡萄糖含量超过8.88mmol/L或160g/L,或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尿糖定性为阳性时,称为葡萄糖尿。尿液葡萄糖的含量与血糖浓度、肾糖阈和肾血流量有关

参考值  尿糖定性试验为阴性,定量为0.56~5.0mmol/24h尿

临床意义

(1)血糖升高性糖尿:肾糖超过肾糖阈为主要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