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高校更名背后可怕的办学规律
虹野:高校更名背后可怕的办学规律
文/虹野
前几天一批高校“更名”引起了广泛关注,高校“更名”意味着又有一批校友找不到自己的“母校”。高校“更名”之所以被关注,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字”密切相关。国人一直认为“名字”蕴含着很多信息,可以沟通天地人,“名字”的好坏更是决定了一人一地的兴旺发达。所以“起名”就成为了非常专业的职业,现在依然很多起名大师活跃着。
当然说名字决定人的一生运势有些“迷信”色彩,但是名字是否容易记,是否和日常概念联系紧密确实会为人口口相传带来很大差异。好的名字,容易让别人记住,不好的名字谐音容易让人取笑,名字为人的交往带来很大的影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另外,很多名字还都有一定的含义,就好比一些定理定义,勾股定理这个名字就比毕达哥拉斯定理好记。
高校的名字同样背后蕴含了很多东西,至少会蕴含着办学的宗旨。比如某某学院,我们就知道这个学校的专长是什么;某某大学,我们就知道这个学校规模很大,如果是以行政区域为名字就意味着级别的高低,而这些又影响着学校的声誉。正是名字如此重要,每年都有不少高校都要“更名”,希望通过更名来转变一下自己的“运势”。
我们通过高校“更名”发现几个有意思的规律。
第一个规律是大学“去职业化”。我们看到其中有15所职业学院更名为“学院”,这说明高校并非是为了“职业”而教。这和目前不少高校反对“就业率”考核的观点是一致的,认为高校是为了学术而不是为了就业。不过只有学术型大学没有职业型大学肯定不是完整的大学,毕竟大学老师也得吃饭,学术也得转化为应用才行的啊。职业院校去职业化,怎么看都不是正常的现象。
第二个规律则是大学“去专业化”。我们看到这一批有16个学院更名为“大学”。学院的意思是“专业化”,这里不是说大学不“专业”,而是学院更加侧重于专业的纵向或在质量发展,而大学更侧重于专业的横向或者数量发展。高校放弃学院的名字而取大学其意思非常明显,在规模和质量面前,选择了规模。
第三个规律则是“职业化”轻于“专业化”,专业化轻于规模化。从大学的名字我们可以看到职业学校为了变成“专业化”的大学,纷纷改名为“学院”,甚至不惜把代表行政级别的地名范围缩小。比如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更名为鲁南经贸学院,陕西省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更名为西安信息学院等。为了更名为大学而愿意降低地区行政级别的学校也不少,比如广西师范学院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
这里职业化可以说明是“应用”,专业化可以说是“学术”,从更名的规律可以看到高校办学的规律是重“规模”,轻“学术”和“应用”。尽管北大清华这样的重点大学已经不再考虑名字背后的“信息”对学校的影响了,但是这种“规律”依然影响着重点大学的办学思路。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