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伊人独立,赓续红色基因

2021年6月29日,为庆祝,全国共有29位优秀共产党员获得了我党首次颁发的“七一勋章”:其中一位老人也已百岁,她就是革命先烈瞿秋白之女,瞿独伊。
瞿独伊,浙江萧山人,1921年11月出生,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她与父母出生入死,甚至被捕入狱;和平年代,她身为革命烈士后代,赓续红色基因。
中共六大,她是唯一健在的见证人。
1928年4月,瞿秋白前往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的筹备工作;5月,身为中央委员的杨之华,带着女儿瞿独伊也来到了莫斯科。6月,大会在莫斯科郊外的一座别墅召开;年幼的瞿独伊,就是最好的掩护。会议结束后,瞿秋白留在莫斯科成为我党驻莫斯科代表团团长。
1930年7月,瞿秋白奉命回国主持六届三中全会;考虑到国内严峻的斗争形势,夫妻二人决定将她留在莫斯科国际儿童院。不幸的是,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英勇就义,留下了那句至今仍回荡在我们耳边的“此地甚好,开枪吧!”远在莫斯科的小独伊得知消息后,哭晕了过去。从那时起,父亲就将“爱国”的信念根植在了她的心底。
 牢底坐穿,她成了真正的共产党员。
1941年9月,杨之华奉命回国抗战,瞿独伊与母亲准备先抵达新疆后再奔赴延安。不料,军阀盛世才已经投靠了国民党,逮捕了母女二人。当时在新疆开展工作的中共领导人毛泽民、陈潭秋等也被杀害。
在提审恐吓、严刑拷打都徒劳无功后,盛世才打起了瞿独伊的主意:承诺只要她配合,就立刻释放她并为她找一份好工作。
面对着已经被折磨的奄奄一息仍坚持抵抗的母亲,瞿独伊愤怒的回应:“我绝不单独出狱!我们没有罪!我不会为你们工作!”此后,她更积极的参加了各类斗争或抗议活动。1946年,他们成功获救并来到了延安;她与丈夫李何,也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同年8月,瞿独伊入党,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开国大典,她的声音传遍世界。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瞿独伊是大典中的俄语播音员。当时,她就站在天安门城楼,用俄语向全世界发出了毛主席的讲话。“那是我一生永远的骄傲”,瞿独伊开心的说。
 再赴莫斯科,开启新的征程,新的工作。
1950年3月,瞿独伊与李何奉命前往莫斯科筹建记者站,这是我国对外第一个新闻机构,他们是我国第一批驻外记者。期间,瞿独伊还多次承担周总理及代表团的翻译工作。
最初,记者站只有夫妇二人,每天都保持高强度工作。尤其是1950年10月,正值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为充分表达两国人民情意,二人夜以继日查材料写通稿,深受国内好评。当1957年他们奉调回国时,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已初具规模:
 四名记者,两辆车,基本配置齐全的通信器材。
这其中有些器材是夫妇二人自费购置,瞿独伊还将大部分稿费收入以党费形式上交。
回国后,瞿独伊先是在中国农科院工作;1978年重返新华社,担任俄文编辑与翻译工作,直到1982年离休。为此,她也是本次“七一勋章”获得者中唯一一位新闻工作者。
 跨越世纪沧桑,百岁老人与党同龄;
 赓续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永世长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