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帝陵汉章帝敬陵

        汉章帝刘炟(dá)(57年-88年),汉明帝刘庄第五子,母贾贵人,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炟在东汉还算是一个明君,即位后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外交上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因为明、章两代大体承继光武之施政方针,励精图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称"明章之治"。缺点是过分抬高儒教,致使一些官员求虚丢实,开始腐败。而且刘炟过于放纵外戚,导致汉和帝时期外戚专权。
         刘炟三岁就被立为皇太子,很受父亲汉明帝的器重。永平十八年(75年)汉明帝去世,刘炟即皇帝位,时年十九岁,是为汉章帝,在位13年。章和二年(88年)刘炟在章德前殿病世,时年三十一岁,谥号孝章皇帝,庙号肃宗。遗诏不起寝庙,一概依照安葬汉明帝的制度,同年三月十八日,刘炟被安葬于敬陵(M1052)。
       在河南省偃师市寇店镇郭家岭村西南西北各有一座大冢,自古以来就认为村西北的是汉敬隐皇后敬北陵,村西南的是孝章帝敬陵,这样的推测由来已久,可是这次的考古发现彻底颠覆了早期的推测,原因是早期大家并不认为东汉墓是合葬墓,自西汉开国就是汉从秦制,西汉的帝陵都是树坑墓,地宫为木质结构的“黄肠题凑”。这样皇帝如果死在皇后之前,皇后是进不了地宫的,所以西汉帝陵和后陵都是修建在同一个陵园内,但是各起封土,这就是所谓的同墓不同穴。
       但是到了东汉,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所有东汉墓葬基本都是砖箍的明券墓,并修有很长的墓道。陵墓形制的改制就是帝后合葬成为可能,即使皇后晚死几年也是可以挖开墓道进行第二次合葬,如果是早期的“黄肠题凑”就没有办法合葬。加之邙山之上帝陵众多,跨越时间久远,更有众多追尊皇后或皇太后身份的皇帝生母的后陵或太后陵等等给过陵号的大墓,自然也会修建降级帝陵规格的陵墓,导致邙山陵墓确认身份就成为大问题。
       刘炟敬陵现认定为郭家岭西北大墓,编号是M1052号,其主要数据是古文献记载明帝显节陵(M1038)-章帝敬陵(M1052)-和帝慎陵(M1054)修建距洛阳城分别为37里、39里和41里,显然应具有较为明显的排位继承和有序间隔关系,在同一条中轴线上。而刚好他们又同为父子关系,陵墓区间都在850米左右,所以洛阳考古研究院这样确定帝陵归属也是有其道理的。
        孝章帝敬陵现存南北宽90多米 东西长100多米,封土高9米以上,平顶圜丘形,陵墓分铺三级台阶,这个是当时就修建成这样还是早期平整土地后修成的现在还很难确定,但是孝章帝他老爸的显节陵封土并没有设置三级台状,即使有也不明显,也就西边有部分台阶,当时我就是从哪里登顶显节陵封土的,不论是不是结论我们都得等待以后的考古发掘。

    
(0)

相关推荐

  • 这座一男两女合葬墓,出土一只“癞蛤蟆”,专家:古代女性的最爱

    说到合葬墓,那就不得不说到昭陵.它是李世民跟文德皇后的合葬陵墓,也是我们现代人了解唐代的经济和文化的宝库.在这里出现了陪葬墓群,陪葬的墓主就包括了长孙无忌.房玄龄.韦贵妃等15人. 而今天我们就来介绍 ...

  • 40年前,娴妃墓被打开,竟发现一桩皇室丑闻,乾隆曾一度极力隐瞒

    40年前的1981年,娴妃的陵墓终于现世,但是没想到竟然揭开了一桩皇室丑闻,而这段丑闻正是乾隆皇帝极力隐瞒的. 一位农民不小心发现了一个隐秘的陵墓,并迅速向有关当局报告了情况. 但是,可惜的是,这座陵 ...

  • 东汉帝陵光武帝原陵景区(刘秀坟)

           洛阳北去孟津白鹤镇不过20多公里,驱车也就一个来小时就到,一路市镇比陕西显得要繁华一些,必定河南人口众多也是实际情况.当然洛阳也不愧为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洛阳作为古都,文物古迹就更 ...

  • 东汉帝陵光武帝原陵

           西汉末年,社会动荡,王莽乘机揽取朝政大权,公元前8年王莽逼迫孺子婴禅让自己称帝,即新始祖,改国号为"新",建立新朝,登上了最高权位.王莽登基后开始改革,结果是欲速而不 ...

  • 东汉帝陵汉明帝显节陵

         汉明帝刘庄(公元28年-公元75年),初名刘阳,东汉第二位皇帝,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光烈皇后阴丽华.建武中元二月(公元57年)刘秀在南宫前殿驾崩,太子刘庄即皇帝位.汉明帝即位后,一切遵奉光武 ...

  • 东汉帝陵汉殇帝康陵

           汉和帝刘肇执政期间就不能很好的处理外戚和大臣之间的矛盾,当然也和刘秀有着直接关系,刘秀建国就没有诛杀大臣,导致东汉大臣势力根深蒂固,以至于刘肇只能信用宦官,立国之后也能及时收回王权,彰显 ...

  • 东汉帝陵汉安帝恭陵

           延平元年(106年),汉殇帝不幸早夭,被邓皇后一手扶植起来的殇帝刘隆撒手人寰,朝廷立即成为政治是非之地,邓太后与她的哥哥车骑将军邓骘密谋,并决定迎立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刘祜为帝,邓骘随立即 ...

  • 东汉帝陵汉前少帝北乡侯刘懿墓

           东汉前少帝刘懿史书记载不多,延光四年(125年),汉安帝去世,阎太后为把持朝政,以达自己的政治目的,在其兄阎显支持下,迎立刘懿为帝.刘懿是济北惠王刘寿的儿子,汉章帝之孙,汉和帝之侄,东汉 ...

  • 东汉帝陵汉顺帝宪陵

           汉顺帝刘保,安帝之子,其母为宫人李氏,永宁元年(120年)被立为太子.其母被阎皇后鸩杀,由于怕其继位后追究杀母之仇,阎皇后向安帝进谗言,刘保被废黜太子地位.东汉安帝延光叫年(125年), ...

  • 东汉帝陵汉冲帝怀陵

             汉顺帝刘保是东汉末期最有希望的一个皇帝,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多少给东汉带来一丝希望,在刘保即位期间,顺帝一直在寻找一位名臣帮助自己带领国家走出困境,结果却发现最合适的人选竟是自己的老丈 ...

  • 东汉帝陵汉质帝静陵

           永嘉元年(145年)正月,年仅三岁的汉冲帝因病去世.外戚权臣梁冀立即拥立年仅八岁的汉章帝玄孙刘缵为帝,承汉顺帝嗣.刘缵(138年-146年),又名刘续,汉章帝刘炟玄孙,渤海孝王刘鸿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