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智慧全集-上智-深谋远虑-陈恕》50-大臣忧国之心
读《智慧全集-上智-深谋远虑-陈恕》50-大臣忧国之心
封建王朝,君主皇帝的权势权威,是绝对的唯一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这样规定的
作为臣子,食君祿,听君令也是一个不二的法则。
作为一国的君主,作为一国的朝臣,当然也得为这个国家的事情想想。
大臣们的忧国由于自身的思维方式看法的角度考虑的深度不同而使自己所表现的行为也有不同。
宋朝时的陈恕,在其任三司使时,宋真宗想知道自己的国库到底有多少钱粮财物,就叫当时管这些的陈恕打个报告,将大致的中外钱谷数量呈报上来。
一国之君,想知道自己的国库底子,是必然而应当的事情。把这些情况及时地告之皇上,这更是一个履职之臣的必背功课。
但陈恕却不是这么想的,也不是这样做的。他在皇帝面前来了个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是光答应却不去做,稳在那里,象没有那回事一样。
皇帝派人催了他几次,他还是装聋作哑,只答应不履行。
皇帝见自己叫的人去催促,这个陈恕表现得不理不睬的,认为可能自己派去的人档次低了点,那我就派个高级点的去。于是,皇帝就命令有关主管亲自上门去说这个事情。
见到自己的主管上司领导来了,不得怠慢,你就得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才说得过去。
陈恕的回答是:“天子年纪还轻,如果知道府库充裕,恐怕心会澎涨会泛滥会产生奢侈之心。”
以自己的心去猜度皇上的心,以自己职务上的不为来对抗皇上的直接指令,陈恕可能是考虑得太多了,行为上也做得太过了。但他敢在皇帝面前,来个不听不做来个考虑长远,这样的精神还是可贵的。考虑到怕皇帝变坏,对国家对朝廷不利,所以来个防患于未然,这似乎也是个抗上有理的理由。
类似的事情还有。但别人采取的态度和行为是主动,是积极,是敞亮,是希望。
唐朝李吉甫为宰相时,就特地写了一份报告,将天下州县府的户数、人数、纳税数是多少多少,其间的变化又是如何如何,变化的原因又是怎样怎样。还有近段时期水旱灾所受的损失、紧急情况下发放的数目又是这样这样的,全部罗列上报。总之,这个报告把当时国家的财政状况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旨在让朝廷知道,让皇上清楚国家的家底和基本的财政概况,让大家对此有所认识有所提悟有所好的作为。
这也是一种忧国的直接的对朝廷和皇上清楚无误的表白和内心陈述。
两个故事,同一事情,两种作法。似乎李吉甫做得明白些,传统些,正规些,可行些。
2021年6月26日星期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