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数字化生存背景下,组织管理需理解三个关键词

导读:在数字化生存背景下,组织管理至少需要理解三个关键词:赋能、共生、协同。对应这三个关键词,组织管理者进行组织的价值重构,以实现价值共生。【整理摘编:时英平】

过去10年,数字化不断推进组织发展和组织成长,组织发展所需要的全新能力令人振奋,这也是我们关注数字化生存背景下的组织管理这一命题的原因。

一些企业能在数字化生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新的成长机会是源于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通过数字技术,企业实现了与顾客之间的互动和发展;另一方面,因为组织体系能力适应数字化生存的要求,组织自我改变的速度加快。

研究发现,在数字化生存背景下,一家企业的发展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并不是因为其对数字化市场或数字技术没有认知,也不是因为其不了解今天对企业战略的要求,更不是因为数字技术带来的挑战和压力。这一切对于今天的企业而言,都不再是陌生的课题,相反我们都沉浸其中。

一家企业的发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核心原因是组织的能力、组织发展本身无法匹配这些变化。数字技术对组织的功能角色、发展路径等都提出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要求。

在数字化生存背景下,组织管理至少需要理解三个关键词:赋能、共生、协同。

关键词之一:赋能

工业时代的企业实践显示,在高绩效组织中,管控的确对提高绩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组织管控,要求每个组织成员安于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职责功能,把组织流程、组织体系建立起来并加以固化,这些稳定性的安排可以帮助组织获得绩效,管控也因此成为组织管理的关键要素。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切都有一个明确的前提条件,即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下。换句话说,管控只有在稳定的环境下才是组织获得高绩效的关键要素。

数字化时代出现了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环境处在不确定性之中,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只有拥有应对动态变化的能力,才能持续经营和发展。如果企业的组织流程、角色被固化,功能分割被固定,管理者就会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动态组合组织管理要素以应对外部变化。在动态的环境下,管控反而成了影响组织绩效提高的限制因素。此时,组织管理就需要新的功能。

另一种情形是强个体的出现。强个体有创造力,善于运用数字技术,对于一个需要应对动态环境的组织而言,这些具有创造力的强个体是不可或缺的组织成员,因此组织需要拥有发挥强个体作用的能力。如果企业想发挥强个体的作用,就要明白管控显然是不被强个体接受的。如果组织不能赋能强个体,而仅仅是对其进行管控,强个体或优秀者就会流失。

由此可以得出,在数字化时代,企业的组织管理的好坏,主要依赖强个体或优秀者与组织的关系状态。如果这些强个体愿意与企业组织组合在一起,且能得到发展的机会,同时又不断有优秀者加盟,那么这就是优秀的组织管理。如果强个体或优秀者纷纷离开这个组织,或者即使留在组织中也得不到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没有新的强个体或优秀者加盟,那就说明这不是优秀的组织管理。

“赋能场景高低”可以被用来描述上述组织管理状态。“赋能场景高的组织”呈现好的组织管理的特征,强个体涌入组织,优秀者与组织共同成长。“赋能场景低的组织”呈现拙劣的组织管理的特征,优秀者离开,强个体不选择加盟。在今天的组织管理中,组织价值重构的第一个关键是“由管控转向赋能”。

关键词之二:共生

数字技术带来的无限链接使今天的企业无法独立创造价值,而需要与更多组织、更多系统,以及与更广泛的外部环境构建共生、创造价值,从中找到自己新的成长空间,获得新发展的可能性。新成长空间和新发展的可能性需要组织有能力与其他组织成员合作协同,而不是竞争对立。

这个变化首先体现在企业的战略逻辑中。根据有关数字化对战略影响的专题研究,行业领先企业的战略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竞争逻辑转向共生逻辑。领先企业之所以能发展迅速、增长强劲,关键是因为其构建了共生价值网络,与价值伙伴成员共生、共创、共享价值。

乔布斯说:“苹果生活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需要相互帮助。”他也是这样构建苹果的发展战略的。他爱不释手的一本书是《我包罗万象》,以“微生物之眼”重新认识生命体之间的共生关系。

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2017 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开幕之前发表了致合作伙伴的公开信,呼吁从“窄平台”向“宽平台”转变,也就是从零和博弈转向共赢共生,形成一 个“数字生态共同体”。这些领先企业的领导者都遵循一个共同的方向:共生创造价值。

关键词之三:协同

在数字化生存背景下,为获得较高的组织效率,组织必须完成的最根本的转变就是由分工到协同。组织无法独立面对动态环境带来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不可预测性,需要协同更多的内外部成员,才能找到解决方案。

组织管理需要关注数字技术带来的三个变化:一是效率不再源于分工,而是源于协同;二是激励创新,而非绩效考核;三是需要全新文化,强调互为主体、共创共生。

这三个变化背后的逻辑就是协同效率。讨论今天组织发展的问题,就是看企业能否实现更大范围的协同,能否进行更大规模的合作,能否真正地与更多成员组合并创造价值。

协同工作既要求企业内部打破部门墙,也要求企业外部打开边界,与更多成员合作,这样做的企业比其他企业拥有更高的来自内外部的协同效率,即实现了整体效率最大化。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生存背景下,组织管理至少需要理解这三个关键词:赋能、共生、协同。对应这三个关键词,组织需要重构自己的价值,以实现组织的价值共生。(本文完)

(0)

相关推荐

  • 陈春花:共识稀缺的时代,为什么要提“价值共生”

    2021-05-20 15:05 今天的难点在于组织本身要求相对稳定,外部环境要求你必须动态,管理的难题就在于要在动态和稳定当中找平衡,提出"价值共生"就是这个原因.本文来自微信公 ...

  • 2016年,一位女教授去华为授课,她上车...

    2016年,一位女教授去华为授课,她上车后,发现司机竟然是任正非.任正非说:能接您这样的学术泰斗,是我的荣幸.但女教授却对任正非语出惊人:"你的企业离亏损不远了."   女教授叫陈 ...

  • HR 的数字化生存法则

    20多年前,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一书问世,被誉为20世纪信息技术及理念发展的圣经.全书分为"比特的时代"."人性化界面"." ...

  • 数字化时代的必选之路,实现组织四“新”

    在高度不稳定的外部环境和数字化技术的冲击下,传统企业的功能.结构.能力和目标都受到了挑战.然而,数字化也为企业的组织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从管控到赋能,从科层固化到平台利他,从分工到协同,从实现组织 ...

  • 协同为王!数字化时代组织效率的本质|周日读书

    说明:本文摘选自<协同:数字化时代组织效率的本质>一书,作者:陈春花,朱丽,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经出版社授权刊登 组织管理始终是在围绕提升组织效率这个核心命题进行展开,在互联网技术与数 ...

  • 巨变下危机四伏,带你重新认识商业世界!

    身边的经济学 5小时前 世界被碎片解构,时代巨变下,商业环境远远比几十年前更复杂多变. 现在,是时候来重新认识商业了. 今天,身边君为你提供9本"认识世界"的商业百科全书,每一本都 ...

  • 数字化生存背景下 组织管理需理解三个关键词

    陈春花:数字化生存背景下,组织管理需理解三个关键词 陈春花管理践行者 陈春花 教授的知乎导读:在数字化生存背景下,组织管理至少需要理解三个关键词:赋能.共生.协同.对应这三个关键词,组织管理者进行组织 ...

  • 陈春花最新观点:数字化加速度下,管理价值的三个创新

    导读: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如何找到适合自身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助力企业增长与创新?5月8日,金蝶云・苍穹峰会在北京圆满举办.期间举行<数字化加速度:工作方式.人力资源.财务的管理创 ...

  • 陈春花:管理者如何做好“冲突管理”?

    导读:对于中国文化背景下成长的管理者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面对冲突.因为长期以来我们不愿意直接面对冲突,或者说无法妥善地处理内部冲突,导致大部分的组织没有活力.事实上,正是因为存在冲突,才使得差异得 ...

  • 数字化加速度下,管理价值的三个创新

    导读:数字化背景下,企业如何找到适合自身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助力企业增长与创新?5月8日,金蝶云・苍穹峰会在北京圆满举办.期间举行<数字化加速度:工作方式.人力资源.财务的管理创 ...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高效地做好数字化运营?

    编辑导读:很多公司都在谈论数字化转型,而数字化的基础即是大量的.繁杂的.高度业务关联的基础数据.数字化运营是其中的一个分支,如何高效地做好数字化运营呢?本文作者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

  • 杜阿卫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车联网服务运营

    10月21日,由中国信息协会指导,中国信息协会客户联络中心分会主办,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广州市分公司.才博(中国)客户管理机构联合承办,东风日产客服中心.合力亿捷.北恩协办的客户观察·2020(第三届 ...

  • 期刊精选 | 大数据背景下工程管理教育创新模式的思考

    宗志芳   陈德鹏   吕忠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2) 摘要 随着社会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大数据已经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 ...

  • 陈春花:共生人力资源下的OKR探索

    陈春花:共生人力资源下的OKR探索

  • 陈春花:面对不确定性,组织需要提升柔性化能力

    导读: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能够做到,既可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又可以按照熟悉的模式实现自己的目标:既能够应对变化做出调整,又能够超越环境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既可以正视环境,接纳环境的变化,又可以利用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