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晋末年进入南朝刘宋这段时间,诗坛发生了怎样了不得的变化?

诗坛的变化在于人。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东晋末年,刘宋初年的诗坛有哪些改变诗歌史的关键人物。

这一时期的陶渊明,是整个诗歌史上至关重要的人物,自然也是这一时期不二选的关键人物。

陶渊明是东晋名将陶侃之后,陶侃是草根逆袭的典范。不过在魏晋时期,政治垄断在高门之中,就是王、谢两大家。因此陶侃的崛起,让王家不爽并排挤,而陶侃在征讨王敦叛乱时被启用为大将军,因此结下世仇。

陶渊明二十九岁出仕江州祭酒。他的顶头上司就是王家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加上王凝之这个人非常不堪,信奉“五斗米教”,世仇加上鄙视,陶渊明愤而辞官,并留下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五斗米”并非指俸禄,而是王凝之的“五斗米教”。

后来的几次出仕和辞官,与桓玄和刘裕争权,丧母丁忧有关。等到丁忧完出门,东晋已经改朝换代,成为刘宋。作为东晋名臣之后,推辞出仕成为了一种态度的表达。

东晋政治混乱,朝代更替,是陶渊明不肯出仕的原因之一。

但是,陶渊明本身性格的原因也非常明显,“性本爱丘山”,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少无适俗韵”,他从小就看不上世俗社会的尔虞我诈,不愿与这些人同流合污。

正因为这种特殊性格和社会状况,才造就了这个隐士之宗的命运和文风。

陶诗是淡泊、平常,隐隐还有些对世情的不忿,是他用自己的命运在写诗。

为什么后世学陶者众,除了隋唐之交的王绩挨了一点边之外,再无人能达到他的境界?

那是因为陶渊明是真隐士,就算住在闹市,心灵已经归隐,作品之中自带仙气。而后世诸公,皆是求隐而不得,或者因为仕途绝望才动了这个心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其目的不在隐,而在于靠隐来吸引注意。

靠隐求显,目的不单纯,行为就虚伪了。

再灵动,也无法达到陶渊明的思想境界了。

从诗风上来说,陶渊明达到了隐士诗的一个新境界高度。从形式上来说,陶渊明也开创了山水诗的另一流派——田园诗。

因为他的心灵归隐,对居住地没有追求。不像前人要特意寻访名山大川,揽尽山河秀丽才归隐,因此他的诗作中虽有山水意象,更多地是田边地头,生活日常,隐逸境界却远超前期的一些游仙诗发展而来的山水诗。

田园诗从此开枝散叶,他和同期的山水诗巨擘谢灵运分鼎山水田园诗派的天下。

即便如此,他还是为山水诗从玄言诗、游仙诗转化而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玄言诗是干巴巴的讲道理,而发展到游仙诗,对仙境、仙山进行描写之后,依旧要讲道理,这一弊病到了山水诗,只是把描写景色从仙境落入凡尘,却依旧要总结道理。

这个就像我们从小学写作文,开头,中间,结尾,少不了在最后提升总结一下,强行升华。这确实是一种写文的套路,也是玄言诗、游仙诗、早期山水诗的套路,是一种生怕读者看不懂的自我解释,更加类似于旁白。

可学过文艺创作的人就知道,旁白多的电影一定是烂片,解释多了的文章必然让人乏味。好的文艺作品是寓教于乐,那么好的诗歌呢?

当然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而这八个字,就是唐诗特色。唐诗,特别是山水诗,就是把诗人的情感蕴含在景物之中,用意象来打动读者,给读者以沉浸式体验,从而达到共情共鸣。

从玄言诗的讲道理到唐诗的寓情(理)于景,中间的转变过程就是南北朝这段时期。

陶渊明就是一个关键人物。

我们看同时期山水诗大家谢灵运的一首名作《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前面四句写的是庄园整体多么的好,后面四句写的是过来玩、回去的时候看到的景色,最后就是一个小尾巴,就是自己的感慨。

具体内容就不解释了,写得如何好咱们也不说了,我们只看最后四句:“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这种结尾体现谢灵运诗、当时山水诗的特点,它们都喜欢带上这么一个小尾巴。

如果是唐诗,写到“偃东扉”就足够了,因为诗人的情感已经包含在了写景之中,只要把读者带进去,你自己去悟就是了。

谢灵运的山水诗是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对景物的描写,然后加一个感慨,表达喜欢和隐居的乐趣,甚至还表达求仙的心境。山水诗的小尾巴往往就是来写这个,从诗歌创作手法来看,其实是多余的。

后来的诗人和读者都讲究含蓄,讲究意在诗外,字面上不要说。

我想自己看,我不想听你旁白。

这种写作方法在唐诗就已经淘汰,但是在陶渊明的作品里面,我们就能找到这种“不欲多言”的心态和表现。

我们看他著名的《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最后是不是也作了个总结?作了,这是这个时代写诗的特征,没有人能突然改变,只能循序渐进。

但是陶渊明说了什么道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也忘了,你们自己去想吧。

已经开始懒得说了,这是写作者心态上的一小步,但是对于山水田园诗,对于诗歌的表现节奏来说,这正是“寓情于景”的一大步。我不说了,你就得去悟,你要能悟出来,诗人就得把感情倾注在前面的景色描写中——这不就是“情景交融”?

当然,陶渊明的这种思考是被动,是他个人习惯和心情所决定的,但正是因为他在形式上的这种改变,让大家觉得这样更好,争起效仿,才让诗风得以形成。

到了几十年后南齐的谢朓,景色描写更加华丽,但是就已经完全摆脱了玄言诗、游仙诗的说理小尾巴,逐渐成为唐诗先导了。《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诗歌的发展是传承的,有脉络的。没有突然的变化,任何一次变革,都是大量的积累作为铺垫。

所以你要说诗坛在东晋到刘宋的显著变化,一是隐士诗进入一个心隐的高境界,二是山水田园诗开始逐渐摆脱玄言诗的影响,走向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

这两点变化,都是拜五柳先生所赐。

这也是为什么陶渊明在诗歌史上排在屈子之后,却在李杜之前的原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