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过度自噬导致减寿?又一无良媒体谣言....
版权声明
本文编辑字数4238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很多人尝试生酮和轻断食后,感觉到重生,整个人状态都焕然一新。
图片来自giphy
最近几年,科学家找到了很多“重生”机制,有很多研究长寿的方向,其中一种叫做『细胞自噬』。
→什么是细胞自噬呢?
简单来理解,就好像一台老旧电脑,因为用得时间过长,而经常出一些小问题,当你用特定方法触发“自噬”的时候。
身体就好像电脑“重装系统”一般,开始自己清理掉损伤、老化的细胞,并进行更换,从而使细胞更具活力,衰老的时间也因此延长。
换句话来说,『细胞自噬』有助于你抵御衰老……
通过严格的生酮饮食,还有断食,可以激发细胞自噬,也因此,很多人在坚持低碳生酮饮食后,状态更好,且呈现出“逆龄”视觉感。
图片来自ema.keto.journey
比如网友Emma,2018年9月开启低碳生酮饮食,到2020年10月的对比照可以看出,越活越年轻的节奏。
再比如前阵子备受争议,刚刚道歉的于正,从中年油腻大叔的样子,一路开挂逆袭为温润如玉、风度翩翩的“小伙子”,连章子怡见了都直叹“这么年轻”。相关阅读→于正瘦了50斤,揭秘他的瘦身大法,效果真的太好了
生酮饮食和断食的效果这么好,必然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和反对,背后有很多药品公司,食品公司。
生酮饮食可以不吃药,不交智商税,就让你变瘦,皮肤更好,还可以让很多病人不再吃药了。
之前,一些无知的专家和媒体宣称低碳生酮饮食会短寿,我们也辟过谣,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相信这类谣言。
最近,我们又看到某些媒体宣称,生酮饮食引发的自噬,会导致寿命,
今天,我来扒一扒真相。
生酮饮食、过度自噬导致减寿?
这项研究由伦敦大学学院的LindaPartridge教授团队主导,2020年年底发表在期刊PLoS Genetics上。①
研究人员用果蝇作为受试对象,通过过度表达主要的自噬激酶Atg1直接诱导自噬,结果发现:温和的增加自噬,可以延长了寿命。
但是,强烈的Atg1上调有害于寿命。
We next directly induced autophagy byover-expressing the major autophagy kinase Atg1 and found that a mild increasein autophagy extended lifespan. Interestingly, strong Atg1 up-regulation was detrimental to lifespan.
换句话来说:通过上调Atg1,引发过度自噬可能减寿……
由于严格的生酮饮食能让身体更快自噬,所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盲目偷换概念和添油加醋,这个研究的结论就被恶意“翻译”为:生酮饮食让人减寿。
但是,细看研究你会发现,研究中只字未提『生酮饮食』,明显是媒体的故意栽赃。
不仅全文没有提及生酮饮食,还侧面肯定了低碳生酮的效果:
→理论基础是:降低胰岛素信号可以延长生物的寿命
这篇研究的基础,是建立在“降低胰岛素信号可以延长生物的寿命”理论上的,并且被反复多次提及。
也就是说,研究人员支持降低胰岛素信号能够延长寿命,这就等于变相在肯定生酮饮食了。
因为,降低胰岛素信号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就是减少血糖的过度提升。
低碳生酮饮食吃的食物,是以优质脂肪、蛋白质,以及少量的低碳水化合物类食物(比如无淀粉蔬菜)为主,对血糖和胰岛素的刺激非常少,有助于平稳血糖,降低胰岛素分泌。
→试验是以调节基因的方式刺激过度自噬
在试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让果蝇过度自噬的方法,是通过不同的载体去增强Atg1的表达来实现的。
换了方式来理解,试验是以调节基因的方式,激发全身组织增强细胞自噬。
而通过生酮饮食,断食,只是改变饮食机构,仅仅通过它,就想改变人体基因,引发过度自噬,太想当然了,也太离谱了(因为需要强载体去改变基因表达)。
生酮饮食不会导致过度自噬,断食也不会导致过度自噬,相反,导致温和的自噬会延长寿命(研究者肯定的),你想过度自噬,没有那么容易。
所以,这篇研究本身并没有提及生酮饮食,但却侧面肯定了其价值。
那么,生酮饮食和寿命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呢?
生酮饮食,让你“添寿”10年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在探索低碳生酮跟寿命的关系,并且都有了不俗的发现:
我们之前写过研究,真正的生酮饮食对于老鼠寿命的影响,已经有cell的研究证实过。
→Cell研究:生酮饮食可让你“添寿”10年
为了探究低碳饮食,对成年老鼠的寿命影响,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相关研究人员,将试验老鼠分成3组:②
图片来自ketodietapp
第1组:低碳组,脂肪摄入量70%,图中蓝线
第2组:超低碳生酮组,脂肪摄入量69%,图中黄线
第3组:传统饮食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65%,图中黑线
结果发现:第2组,也就是超低碳生酮组,与传统饮食组相比,寿命延长了13.6%,对于人类来说,大概是10年左右。
而且,提升的不止是寿命长度,连生命质量(包括力量、运动能力、认知水平等)都一并在提高,这对人类来讲,可以说是意义重大。
→抵抗脑部老化,让大脑网络更加稳定
纽约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约47岁开始,人的大脑网络的稳定性,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60岁左右下降最快。③
换句话来说,人的大脑在40多岁就有了老化迹象……
(图左)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的认知能力逐渐降低;(图右)2-型糖尿病患者脑老化更明显
研究人员给受试者,分别安排了1周的传统饮食和低碳饮食,结果发现:
低碳生酮饮食,能提高大脑网络的稳定性,这也为延缓大脑老化提供了新思路,即通过生酮饮食,有望让大脑恢复到更年轻的状态。
当然,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比如2017年Cell Metabolism上的1项试验就发现:低碳饮食,能降低中老年老鼠的死亡率,改善老年老鼠的记忆力。④
酮体也被发现于大脑有多重益处,比如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触发BDNF的表达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它对很多神经退行性疾病有益的原因。
图片来自pinterest
→生酮饮食加持线粒体功能
想要长寿,一个关键的点就是线粒体,它负责细胞内能量的产生,而生酮已经被发现于线粒体功能有强大的加持作用:
1、提高线粒体中的抗氧化水平;
2、生酮试验发现: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数目增加,这对于正常的脑功能至关重要;
3、减少大量破坏线粒体细胞结构的活性氧数量;
所以,因为这样一个研究,就造谣“低碳生酮饮食会减寿”的人,在对生酮激发自噬的这一点上,也是抱有敌意的。
而且,细胞自噬真的那么可怕么?
这些方法促进细胞自噬
细胞自噬,说白了就是身体的一次“大扫除”。
细胞在这个过程中,用更闪亮的新版本,替换旧的或损坏的部件,也因此,细胞会变得更年轻更具活力,从而使身体运行更加高效。
它的好处说也说不完,除了延缓衰老外,还能加强代谢健康、改善大脑健康、预防老年痴呆、加持心脏健康、抑制肿瘤等等。相关阅读→自噬(shì)原理都不懂,你减什么肥?诺贝尔奖得主告诉你
So,时不时地激发细胞自噬可以说是益处多多的,方法除了生酮饮食外,还包括:
→间歇性断食(至少18小时以上)
间歇性断食,就是在较短的饮食窗口内(例如,从12点—下午6点开始)进餐,是一种刺激细胞自噬的简单方法。
常见的就是18:6法,大意就是,进食时间控制在6小时的时间,其他18小时空腹,只喝水、盐水、咖啡、茶等不会刺激胰岛素的饮品。
图片来自stylecaster
断食时间越长,自噬的效果就越好。
→运动提高自噬
201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喜欢运动的人,比不经常运动的人,具有更高的自噬率,并且会更加年轻,从而促进健康的衰老。⑤
在运动锻炼中,偶尔进行冲刺,或在每周运动计划里添加1-2次的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or高强度的力量训练,更容易激活自噬。
→咖啡可助力自噬
咖啡中的多种抗氧化剂可能推动自噬。
2014年的一项研究就发现,在饮用咖啡1-4小时,小鼠体内每个主要器官系统的自噬通量,都有所增加。⑥
此外,像是姜黄素、白藜芦醇等,都被发现有增强自噬效果的作用。
通过饮食改变和断食,可以激发自噬,但是,要做到研究中的过度自噬,是不可能的。
因为饮食改版,不可能改变基因表达,大家不要相信这种恶意诋毁。
关键的瘦龙说
生酮和轻断食越来越火的近些年,也同样出现了各种抵制“新面孔”的言论。
因为它与众不同,与传统相悖,因为它不同以往,让很多人感觉到害怕,当然,也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点。
于是,反对之声不绝于耳,有说生酮伤脑子的、有说生酮伤肾的……还有,说生酮减寿的。
我们看到,那么多反对生酮饮食的媒体或者砖家,都表现出对生酮饮食的无知、采用了低劣,俗气的方法,别有用心,恶意诋毁。
今天讲到的研究,科学家在原研究中,并没有提及生酮饮食,只是探讨适度自噬和过度自噬对寿命的影响。
就被别有用心的人恶意误导为:因为生酮饮食可以激发自噬,所以它会减寿。
细看研究就会发现,科研人员从一开始就变相肯定生酮饮食,因为其理论基础是降低胰岛素信号可以延长生物的寿命。
另外,受试对象果蝇,是通过调节基因的方式实现全身多组织过度自噬的,现实生活中,仅仅靠改变饮食,少吃一点,就像达到同等效果,难上加难。
而与此相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生酮饮食可以抗击衰老、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
断食对于寿命的延长,对于健康的改善,但凡有一点专业水准的人,都会认可,自噬这个领域,可是有两个诺贝尔奖的啊。
最后告诉大家真相,那个宣传生酮减寿的媒体,是销售另外一种长寿保健品的公司。
其实,生酮和断食不会影响你们的生意,没有必要恶意诋毁啊?这样显得你们很没有水平。
公众号回复自噬,获取更多的科普文章。
====进入社群,和低碳小伙伴聊天====
参考链接:
①https://journals.plos.org/plosgenetics/article?id=10.1371/journal.pgen.1009083
②https://www.cell.com/cell-metabolism/abstract/S1550-4131(17)30490-4
③https://www.pnas.org/content/117/11/6170
④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8877458/
⑤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390296/
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111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