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里的元宵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无名氏《鹧鸪天·月满蓬壶灿烂灯》、周邦彦《解语花·上元》、另复制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又到元宵佳节,为什么想起的总是宋词??
一,代入感十足
宋词继承了唐诗的韵律韵脚,让诗词句子改为长短句增加了抑扬顿挫感,让人在吟诵传播时更加酣畅淋漓。同时宋词更注重故事情节的细腻描写,引人遐思入胜。人们在传唱时仿佛诉说自己的故事,传播宣传面更为广泛。
例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人们在吟诵过程中很容易把自己带入其中,想起自己曾经和意中人约会的场面。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元夕》虽然是写于南宋,但是元宵节这种热闹的场面丝毫不比北宋时期逊色。
东风夜放花千树,一方面写花灯的华美夺目,一方面应该是写爆竹烟火礼花绚烂绽放。宋朝的“架子烟火”或“盆景烟花”,已具相当规模。每逢元宵佳节,达官巨贾竞相比美。从掌灯后不久直至更残漏尽。街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转眼就会找不到同伴了。定睛一看原来在这儿呢。大约很多逛公园逛夜市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的。
二、丰富多彩的夜生活催生新文化
北宋之前的时期,夜晚的宵禁制度还是相对比较严苛的。例如,唐朝宵禁时间长,从日暮太阳一落山或者是从一更开始(也就是19点左右)就必须宵禁了,否则会被以犯夜罪抓起来。
从而北宋时期街巷取消了巷坊制,更多的是随街摆摊卖货的小商小贩们,夜市生意特别红火。元宵节亦是年轻人甜蜜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所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花市灯市交相辉映,男欢女爱、火树银花笑语盈盈。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汴梁的舟桥夜市很具规模,夜市上各色野味肉脯、野狐、獾儿、鸡鸭鹅兔等等,咸菜果干瓜脯水晶皂儿、雪柳、夜蛾、杏片、梅子姜,糕点茶水饮料,水饭、熬肉、应有尽有。
东京各城门开闭时间分别是五更一点(约深夜3点半左右)和三更一点(约在夜半11点半左右)。也就是说夜市开放到晚上11点半左右,早上早市3点多就又开始了。半夜11点半以后至凌晨3点半为宵禁时间,不许闲人出入走动。
但是到了元宵节的时候要放假三天,男女老幼齐上阵都去逛街。每天晚上都是花灯如帜,火树银花,彻夜狂欢。皇帝还会下令取消元宵节前后这三天的宵禁。
这时的东京汴梁简直就是一座不夜城,人们夜生活的丰富,绝不逊色于千年后的夜上海。耍杂耍的,说书评弹曲艺,表演艺伎的,小儿相扑、杂剧、音乐笙歌锣鼓喧天,达官贵族家的歌妓们也使出浑身解数,可能也只是为博皇上一声喝彩。
一首无名氏的《鹧鸪天》足以让你目睹宋徽宗时期的元宵节是何等热闹。
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
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却失群。
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
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
宋徽宗时期,皇帝还会开放一部分宫苑让游人进来参观,而赵佶本人也会登上宣德楼,看下面百姓欢乐的景象。看得高兴之时还会往楼下撒零碎金子,有时也会赏赐百姓们玉液美酒。
据载有一年赵佶看到天色已晚了,还有不少人在宫里玩,他一时高兴下令此时凡是在宫里的百姓,每人赏赐一杯美酒。
百姓们自然是兴高采烈,这美酒都是用金杯装满的。而等到回收杯子时,侍卫发现一个少妇偷走了一个金杯。
侍卫就把这个少妇带到了宋徽宗面前,宋徽宗问她为什么偷杯子。而这名女子作了这首《鹧鸪天》。
见此女子的词说得这般巧妙,宋徽宗一高兴就把金杯赐给了她。宋朝元宵节能玩到如此放肆的地步,皇家与民同乐的心理确实不假。这样的皇帝和百姓真真皆是才华横溢霸气外露啊!
三、追忆梦里繁华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周邦彦的这首《解语花·上元》写出了自己流落他乡后,追忆京城“千门如昼”元宵节灯火通明到处欢腾的景象。这才是回首繁华如梦渺!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附:永遇乐·落日熔金
李清照在《永遇乐·落日融金》的描写,更是难以忘怀曾住在汴京繁盛的那段日子,闺门中的妇女多有闲暇游戏,记得特别偏爱正月十五那天,头上戴插着翠鸟羽毛的帽子,还有用美丽的金线撵成的雪柳,打扮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相见不如怀念,醉里且多相看,繁花似锦终如过眼烟云。
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滋养着数不尽的华夏儿女,又逢佳节。道一句“月上柳梢头”约吗?
作者:素心若初,面上青素心若初,一卷诗书捧心读。喜读诗书,偶然浅作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