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

闫有志
01-12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历史渊源
年画是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一种中国民间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观念和神灵信仰观念。中国早期的年画都与驱凶避邪、祈福迎祥这两个母题有着密切关系,在祈祷丰收、祭祀祖宗、驱妖除怪等年节风俗习俗化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年节装饰艺术。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

从广义上说,凡民间艺人创作并经由作坊行业刻绘和经营的,以描写和反映民间世俗生活为特征的绘画作品,均可归为年画类。年画习俗反映了古人的心灵慰藉和精神信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崇拜逐渐转化为对社会性的人格神的崇拜与信仰,从最早的桃符、苇索、金鸡、神虎,到神荼、郁垒,再到后来的关羽、赵云、尉迟恭、秦叔宝等武将和钟馗、天师、东方朔等神仙,其间有着一条鲜明的发展轨迹。东汉末年的《风俗通义·祭典》中说:'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前事冀以卫凶也。'蔡邕《独断》中说:'神茶、郁垒而身居其门,主阅领诸鬼,其恶害之鬼,执以苇索,食虎。故十二月岁竟,常以先腊之夜逐除之也。乃画茶、垒并悬苇索于门户,以御凶也。

'年画变成'年话'是在宋代。当时,宋徽宗扩建'翰林图画院',时逢传统绘画和雕版印刷术交融发展,木版彩色套印年画走向成熟和普及。此时,春节家家户户贴门神已成为一种风尚,门神从镇宅消灾演变成了迎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后来,逐渐形成了祈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招财进宝的习俗,年画在此时完成了向祝福年话演进过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典籍,都记载了宋代京城春节期间出售年画之类吉祥装饰品的景况,当时年画的张贴已普及于城镇居民之中,从中也可看出年画已相当盛行。
题材
年画的题材包罗万象,总计画样,有两千多种,堪称一部民间生活百科全书。它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

(一)神仙与吉祥物

这是年画的基本题材。神仙是早期年画的主要表现内容,它在年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吉祥物包括狮、虎、鹿、鹤、凤凰等瑞兽祥禽,莲花、牡丹等花卉,摇钱树、聚宝盆等虚构品,通过隐喻、象征或谐音等手法表示吉利祥瑞的意义,表达辟邪禳灾、迎福纳祥的主题。

(二)世俗生活

民间艺术家通过自身的观察与感受,表现现实生活。这类题材在年画中少于其他题材。世俗生活的题材主要包括人们的生息劳作,节令风俗,时事趣闻等。

(三)娃娃美人

这种题材在民间年画中占有很大比例,表达了人们早生贵子、夫妻和美的良好愿望。

(四)故事传说

这一部分大多取材于历史事件、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笔记小说以及戏曲等,其中戏曲题材比重最大。这类年画常见的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白蛇传》、《牛郎织女》等。人们往往通过这类题材增长了知识,并接受了传统的道德教育。

从种类上看,年画大致可分为六大类:

(一)门神类

新年贴在门上的年画叫门画,它是年画的最早的形式。'门神'是门画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类别。

(二)吉庆类

这类年画直接表达了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常见的有:《天官赐福》、《连年有余》、《富贵满堂》、《加官进禄》等。吉庆类年画最受百姓喜爱。

(三)风情类

表现民间生活的年画,是民间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写照。多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晚清以后还出现了时事、风俗和幽默年画,如《老鼠嫁女》、《猴抢草帽》等也可归为此类。

(四)戏出类

表现戏曲故事的年画。其形式类似于连环画、组画或者文学插图。它兴起于晚清,举凡著名的戏曲故事,都会在年画中有所反映。如《群英会》、《盗仙草》、《杨家将》、《西厢记》、《宝莲灯》等。

(五)符像类

以神像和符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旨在驱邪纳祥的年画。这类年画具有较强的宗教内涵,后又被附加了为民众驱邪祈福的意义。与门画中的神像不同的是,这类年画的神像有相应的龛位,有的要接受香火祭拜,有的作为纸马而须焚烧。符被认为具有辟邪镇宅的功能,一般以文字和图案组成,如'同安宝符'、'太极八卦符'等。这类年画随着迷信思想的破除而成了历史的遗迹。

(六)杂画类

这类包括灯画(元宵节用来糊灯笼的纸)、窗画(过年时糊窗户用的纸)、拂尘纸(过年时糊挂碗柜、碗架的纸)、桌围画(过年时贴在八仙桌侧面的纸)、糊墙纸(过年时裱糊墙壁的纸)、布画(年节期间吊挂在街上的年画,俗称'吊挂')、花鸟字(用花鸟图形组成的汉字图案,是介乎书法和绘画之间的一种民间年画)以及月份牌年画1914年出现于上海的一种商业广告,后成为年画,因多使用炭笔擦绘,又称为擦炭画)等。

文化价值
年画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里,虽然分布于天南地北的广裹土地上,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但其作为民间信仰的文化价值体系却一脉相传没有中断,呈现出与官方正统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第一,吉祥的主题是中国各地年画创作的共同观念。中国民间年画从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到表现手法,均以表示吉祥如意、纳福驱邪为其最基本功能,使年画成为具有无限生命力和最受人们欢迎、拥有最多用户与观众的画种。中国年画的题材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二,年画的造型来源于中国古老文化千百年的积淀,来源于中国农村特定的社会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来源于民间艺术家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有的年画的造型非常的相似,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隐藏在其背后悠久的传统痕迹。

第三,想象力在年画艺术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形象的创造。民间艺人对形的表现,完全是凭着记忆和想象,从'意'到形,形随心变,在形的塑造中融进了自己强烈的主观臆想。在极富想象力的年画艺术中,自然中的一切都具有人的灵性,现实与理想、客观与主观融为一体。年画艺术的形象率直、稚拙、富于想象,贴近人的本性特征,而远离物象的表面特征,不求肖似,极尽夸张。
第四,各地年画工艺都有固定的传承方式和工艺流程传统。各地制作年画时的要求和操作工艺反映着各产地不同的文化取舍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年画的传承方式-家传、招徒、办学-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民族标识、社会的组织力以及其中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物化传播是年画的主要传承手段。
中国民间年画几乎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图解。因为它不单具有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大量的自然和人文信息。
象征意义
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如春牛图、岁朝图、嘉穗图、戏婴图、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等,并有以神仙、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作题材的。颇多作为门画张贴之用,夹杂着'神只护宅'的观念,如'神荼郁垒'、'天官'、'秦琼敬德'等。
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每逢过农历新年时买两张年画贴在大门上,差不多每家都是如此,由大门到厅房,都贴满了各种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新春之所以充满欢乐热闹的气氛,年画在这里面起着一定的作用。大抵比较富厚人家,在厅房总喜欢悬挂老寿星、紫微星、福、禄、寿等。至与梅兰竹菊等花鸟图,自然亦在欢迎之列。
年画不仅是年节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对于那类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性喜闻乐见的媒体。

年画又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鲜明的文化个性。这些个性因素,不仅在题材内容里,从各个年画产地习惯的体裁、用色,线条及其不同的版味,也能一眼识别出来。由年画可以认识全部的中国民间。
更新于 01-12
(0)

相关推荐

  • 朱仙镇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它题材广博,手法多样,色彩斑斓,地域风格多姿多彩,富含传统民间文化,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 ...

  • 当年盛行一时的古典武戏年画,好多家里都贴过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武侠影视剧及小说大行其道,很是流行了一段时间,这个时期年画也不落伍,紧跟其后,相信好多家里都贴过.美好回忆就在年画里. 1989年出版,名家赵祥林作品,孙策大乔比武招亲.三国故事 ...

  • 红色年代宣传画和年画,春暖早出勤,课余牧羊图,接待人民来访

    1964年二十四节气交接时刻表 这是上世纪60年代的节气年画,后来又演变为年历的年画和月历的挂历.张贴在房间里即美观又方便查看日历.在那个年代,这种年画十分常见,也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 1964年年画 ...

  • 宣化人宣化事和一幅年画 曾在全国引起轰动 被《人民日报》报道

    <祖国处处有亲人>年画. 一幅年画 串起"亲人"半个世纪的牵念 5月1日,宣化万柳公园,天空湛蓝,阳光和煦. 阔别宣化多年的小曦浩陪着母亲刘雅珍特意从北京赶来,与46年 ...

  • 齐白石晚年画了一只“蝉”,为何价值8亿?放大50倍就能明白

    艺术既是一种高深的文化也是一种能够熏陶人们情操的美好精神物质,很多人甚至不吃不喝也要花钱去学习艺术.鉴赏艺术,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而绘画则是艺术中非常大的一个门类,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已经开始通晓这门功 ...

  • 从版画到年画

    (原载<今晚报>2021年04月30日第九版"今晚·副刊") 因为版画多是作为书籍插图出现,所以其产生与发展始终与刻书业紧密相关.刻书业的中心,往往也是版画产地.如明初 ...

  • 年气来袭 || 年关谈年画(第377期)

    轩诚杂谈: 有一种文字,读起来朴实无华,但在字里行间,似有似无间,又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种味道又似乎很熟悉,哦,对了,是淡淡青草香气,如儿时的记忆,亲切.自然. 霍霞坦言自己就是个初中文化水平,但是她 ...

  • 古典武松打虎的年画,其中有几幅很有意思

    名著<水浒传>中的故事,主要讲述梁山好汉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经景阳冈,路遇猛虎,武松奋力将其打死的传奇.年画家们都乐于画这种经典的传奇故事. 年画里有我们美好难忘的记忆. 1959年出版, ...

  • 临芥子园兰花之阮年画兰

    临芥子园兰花之阮年画兰

  • 怀旧70年代的年画(8)

    时光荏苒,曾经的岁月,已成追忆,众多知名画家,以其妙手丹青,创作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年画作品,而今,我们按每辑10张解读,以此纪念70年代的中国! 1.1974年出版的<不浪费一粒粮>年画,作 ...

  • 70年代样板戏题材年画,是一代人挥不去的记忆

    1975年出版,陈十梅作品,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 1970年出版,上海革命组集体创作,样板戏红灯记得人物形象. 1971年出版,朱绘英作品,百万工农齐奋起.样板戏白毛女的人物形象. 1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