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的清华足迹

梁思成

1901-04-20 至 1972-01-09

[主要成就]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

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

清华大学建筑系创办人

梁思成与清华有着极深的渊源,他曾在这里读书,任教,如果想要寻访他在清华园里的足迹

·壹

清华园里的少年

1914年,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接受清华学校的邀请担任国学研究院的兼职导师。第二年,梁思成(14岁)顺利考入清华学堂,成为中国政府公派留美预科班的一名学生。

在清华园的八年中,梁思成所在的清华校园风景和我们今天看到的或许很不同,但我们仍旧能够在现存的校园早期建筑和老照片中窥见百年前的时光,耳边或许有当年那群少年开怀爽朗的笑声、体育比赛加油的呐喊声和书斋里朗朗读书声。

01

清华学堂

<<  滑动查看现状  >>

清华学堂(1918年 图片来源:黄延复《清华逸事》)

1909年清华学堂(西段)建成,作为高等科教室使用,被称为一院。1916年东段完成,被作为高等科毕业班四年级使用。在梁思成即将赴美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前,也一定在这里枕梦而眠。

02

二院

二院为5排砖木结构,外接连廊,作为高等科自习室、宿舍和餐厅。

建国后,二院被拆除。今天这里由新水利馆、新闻与传播学院等建筑围合而成一处安静优美的小花园。

<<  滑动查看现状  >>

拆除中的二院(图片来源:黄延复《清华园风物志》)

梁思成画三院门坊

(图片来源:黄延复《清华园风物志》)

03

三院

三院作为中等科的教室、宿舍和活动场所。建国后三院也被拆除,现在为学校图书馆(逸夫馆、北馆)区域。

梁思成在清华就读时接触到了钢笔绘画,并对他一见钟情,我们也能从他的速写作品中看到他在这方面显露出的才华和悟性。凭借他在美术上的天分,和素描钢笔画上展现的才能,作为清华艺术社社员,梁思成担任了1922年到1923年清华校刊《清华人》的美术编辑,创作了大量封面图、栏头画、插图和写生等美术作品。

清华三院正门(20年代)

(图片来源:黄延复《清华园风物志》)

·贰

重返清华园

01

新林院八号

<<  滑动查看现状  >>

新林院8号原貌

新林院8号,这里不仅见证了清华建筑系创建的历史,而且伴随新中国的成立,北京及全国急需保护的文物建筑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方案都从这里诞生。

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家中讨论国徽设计稿

新林院原称新南院,由建筑师沈理源开办的天津华信工程司设计,沈理源监理工程的天津协顺木厂施工。1934年10月29日下午工程竣工,建成30套。

新林院8号院落周围砌筑低矮的砖垛略作围护,四周花木扶疏,阳光自林荫间透过。

正房前檐用水泥砌出拱形雨篷,房间十分高大,当时没有暖气,冬天需要生三、四个约有半人多高的大炉子才能暖和。

正房与后院之间是教授们余暇聚会的地方。相邻几个院落围合成一个200平方米的小操场,供孩子们嬉戏,也时常放映露天电影。

梁家不仅是学术交流的沙龙,也是建筑系师生们心中的“图书馆”。当时建筑系刚成立,系图书馆还没有什么书,特别是一些绝版和善本。梁家的藏书就成了全系的“财富”。学生们经常去梁家借书、看书。如已经绝版的Vigal水彩画、Finr的英国水彩人物集,整天都在学生手中传阅,学生们也就认为梁家的书就是系里的书。(《一代宗师梁思成》郭黛姮等著)

新南院(新林院)建筑立面图

图片来源:姚雅欣《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02

胜因院十二号

1954年梁家从新林院8号迁入胜因院12号。

胜因院是近代清华兴建教职员住宅的最后之作,但却是清华园近代住宅中的首次出现的楼房。

<<  滑动查看现状  >>

胜因院(1948年)

林徽因设计的胜因院平方平面

图片来源:姚雅欣《识庐——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

胜因院由基泰工程司设计,共有两种单元。

一是单层两坡顶别墅,一是小二层楼。

于1947年9月建成40套。其中胜因院37号颇具纪念意义,因为它是林徽因参与胜因院平房设计目前仅存的作品

胜因院平房主体为两坡机制瓦顶,书房、卧室为青灰平顶,松木望板。建筑在细节上尽可能体现简明的装饰艺术,如卧室添置俄式壁炉,室内均设置暖墙烧煤取暖。

03

北院

<<  滑动查看现状  >>

北院(1917年)

除胜因院外,1967年梁思成一家曾被迫搬迁至北院一间平房内。

即使是在最为艰苦的条件下,梁思成也尽可能用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家人改善居住的环境,将24平方米设计出了主卧室兼书房,还“巧妙”地安排了儿童房间和老人卧室,并规划了厨房兼具采暖设施。(《梁思成传》)

北院14号原貌

北院曾经是清华学校时期专为外籍教师设计的住宅,被称作“美国地”。

在清华大学改制后,中国籍的教师们得以分配曾经的“美国地”,其中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也曾在北院居住。如今除16号院得以保留外,其余悉数拆除。

04

旧水利馆

<<  滑动查看现状  >>

1946年10月,清华大学于北京复员,工学院增设了建筑工程学系,梁思成受聘为教授兼系主任。

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就这样在梁思成、林徽因等一代人的辛苦经营下,如春燕衔泥被一点点建立起来。而这个年轻的建筑工程系就诞生在今天的旧水利馆二层。

吴良镛在《林徽因的最后十年追忆》中曾回忆:

“建筑系设在水力楼(旧水利馆)二楼上,只是几间空房子,学生已到校,要忙开学,教室、图板、画图桌已有了其他什么有没有。于是赶紧把图书馆五种柱式的书调来,描示范图,晒蓝图,先把《画法几何课》开起来,《素描课》上起来。”

在一张旧水利馆二层的平面图中,可以看到营建系师生不仅要与土木试验室共享空间,而且不同年级的学生还不得不共用专业教室,46级~49级的学生被笑称“四世同堂”。可见当时建筑系初创时,条件依旧简陋,但师生们都有着高涨的热情。

旧水利馆二层平面图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匠人营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60年》

05

清华学堂

解放初期,清华学堂东部几个房间曾是中共清华党支部的办公室。1952年暑假后,系馆从旧水利馆迁至清华学堂,院系调整后营建系更名为建筑系。以梁思成为主任的清华建筑系迁入,在一段时期内清华学堂成为了建筑系专用系馆。那时一进入大楼的门厅和长廊,各种名画奇雕琳琅满目,呈现浓重的文化艺术氛围(《清华园风物志》)

院系调整后建筑系全系于大礼堂前合影

(高亮处为梁思成)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匠人营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60年》

校庆时梁思成(中间)与返校的建4学生合影于清华学堂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匠人营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60年》

结语

清华园曾欢迎了一位充满活力的少年,又最后默默送走一位步履蹒跚的老者。园中飘荡过稚子清澈的歌声,点亮他求学的灯光。又在百废待兴的时候包容和鼓励他教书育人的理想。

如果你想了解他的故事,不妨走进书卷里,也不妨走进校园中,叩问他曾驻足过的学堂大门、荷塘清风。

也许你已进入清华园多年,也许你是才踏入这里的新面孔。也许你会想寻访梁思成曾经的故居,不过遗憾的是有的建筑不对外开放,那么或许阅读这篇推送可以弥补些许。

本文整理自多篇文章,图片来源于已出版书籍和实地拍摄,请勿商用。

参考文献

窦忠如. (2007). 梁思成传 (1st ed.).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黄延复 清华逸事[M]. 沈阳: 辽海出版社, 1998.

黄延复 清华园风物志[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郭黛姮 一代宗师梁思成[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 匠人营国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60年[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姚雅欣 识庐 清华园最后的近代住宅与名人故居[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文字:向鹏天

图文排版:向鹏天 侯欣江

审阅:陈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