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杂谈】坚持节俭
坚持节俭
作者:王英军
“快看,那人怎么这样啊!剩饺也能吃得下去!”只见一对青年恋人在一家餐馆如是说,随后不屑一顾的匆匆离去。当周围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这位衣着整齐的中年男子时,没有人能想到他为什么会吃别人剩下的东西。这是今日在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且不管它是作秀,抑或真的饥饿难耐,抑或处于其他什么目的,此举着实让在场之人深感震惊。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在他吃完剩饺后,竟然从钱包里毅然掏出了100元钱,顺手投进到了前台的捐款箱,随即径直走开了。我们从中年男子身上,分明看到了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高贵品质,那就是节俭。
说到此,也许有些人觉得不足挂齿,难以启齿,原因是现在的人们生活富足,衣食无忧,节俭早就过时了。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关节俭的记载却比比皆是,如“勤俭持家”、“俭以养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等等,这些先贤的惊世箴言,也一次次的启示我们:人,要有节俭意识,节俭习惯,节俭素养。因为它为我们中华民族灌注了大德、大爱,是一种胸怀天下,忧患天下的家国情怀,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它大可以治国,小可以修身。
坚持节俭,我们的国家就欣欣向荣,充满希望;抛弃节俭,我们的国家就满目疮痍,一蹶不振。毛主席也曾说,“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落后挨打,也与节俭密切相关。“康乾盛世”后期,大清王朝的统治者们都认为,天朝上国,物产丰盈,不必与他国互通有无。此言一出,文武百官个个开始穷奢极欲,挥霍无度,恣兴土木,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腐败遂开始侵入帝国心脏,坊间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这也为后来大清帝国的没落埋下了伏笔。甲午战争期间,慈禧太后为了营建颐和园,硬是挪用北洋水师军费,以至于在黄海大战之际无弹可发,最终落了个全军覆没,割地赔款的屈辱下场。诚然,很多人都认为失败实属腐败所致。但我认为,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看法,其实,抛弃节俭,大肆挥霍才是因,腐败堕落只是衍生出来的必然结果。试想,如果大清帝国的统治者们坚持节俭,模言范行,也许历史将被改写。但历史毕竟是历史,只能留给我们去借鉴,去总结。
坚持节俭,提升素养,我们将生活得更加幸福。就像那个中年男子一样,他看到剩饺,为了减少浪费,选择了毫不嫌弃的将其吃完,并把自己省下的钱捐给了需要帮助的人。这既是一种人生修养的美德,也是一种人生境界,更是一种人生情趣,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这样的人,应该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他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教育了周围的人,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些许温暖。从他的身上, 我们看到了节俭的魅力,看到了社会的阳光,得到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陶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是幸福的。
(关注ID:wang2050164243)
(书香雅韵欢迎您)
正在浏览此文章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激发民族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