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弟媳、杀亲弟、没才华……曹丕:我被后世“冤枉”了1700年

作者:老魏无忌

来源:诗词世界(ID:shicishijie)

建安年间,一座房屋内,哭声不断,家人进出皆缟素。
去世的人叫王粲。
突然,一个佩剑的男子冲了进来,扶着棺木,放声大哭。身旁围着一众文士,亦放声大哭。
不一会儿,男子停止了哭泣,说道:阿粲生前最喜欢听驴叫,要不,我们各学一声驴叫送送他吧!
灵堂上瞬间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驴叫声。
一个小哥在旁目瞪口呆:奔了这么多丧,从没见过这幅奇景,这人谁呀?
旁边的男子连忙拉了拉他:你不知道?他就是魏王世子曹丕。
啊!!!!
曹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夺人所爱的薄情人?嫉恨弟弟的刻薄人?处心积虑的上位者?
听听曹丕自己怎么说!
我真的没有杀曹植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魏文帝曹丕曾命曹植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来,否则,就要处死他。
曹植才思敏捷,应声吟道: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无数人听了这个故事,都赞叹曹植的聪颖,厌恶曹丕的刻薄寡情。
诗词君小时候读到《七步诗》时,还骂过曹丕:这个天杀的,连亲兄弟都不放过。
后来看了《三国志》才知道,曹丕真的没有杀曹植,曹植活得比曹丕还长。
虽然说曹丕曹植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但这两兄弟的关系,也好不到哪儿去。
为什么?
因为曹操十分喜欢曹植的才华,一度想让曹植当接班人。
曹植是个天才少年,十多岁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文章。
铜雀台刚刚修成,曹操把儿子们都叫到身边来,让他们一人写一篇小作文。
曹植不到十分钟写完,写得还很漂亮,曹操非常欣赏。
曹操每次问他问题,他都对答如流,久而久之,曹操就想对曹植委以重任。
而曹丕本来是接班人最有力的人选,对于弟弟的出头,自然是不喜的。
曹丕成为魏王后,对曹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掉了曹植团队的铁杆成员——丁仪、丁廙[yì],他们曾是曹植当世子的强力支持者。
对于弟弟曹植,则让他到封地去,并派了人监视他。
当上皇帝的第三年,曹丕将自己的兄弟都封为王,也没落下曹植,立他为鄄城王,第二年,又立他为雍丘王,这一年,曹植来到首都,给曹丕上了一道文疏。
在文中,他极力检讨自己的过错,希望为朝廷效力,曹丕赞赏他的文章,两人关系稍稍缓和了些。
过了几年,曹丕东征路过雍丘,还住在曹植家,这一次,兄弟两人可能处得不错,曹丕给曹植增加了五百户的封邑。
可是,曹植心中有一团火,一团建功立业的火。他一直给曹丕上书,想为国家效力。
可一直到曹丕去世,曹植也没有得到重用。
对待曹植,曹丕是该给的待遇一样不少,身份地位和诸兄弟一样,但是,想参与政事,绝不松口。
对于一个曾经和自己争过“储位”的人来说,曹丕对曹植的防范情有可原。
公元226年,40岁的曹丕病逝,儿子曹叡继位,是为魏明帝,曹植又一直给侄子上书,想为国家效力,却还是失望。
曹丕去世6年后,曹植在忧郁中去世。
看看,曹植比曹丕还多活了6年,怎么能说是曹丕杀了他呢?
至于说曹植暗恋曹丕的妻子甄夫人,最早出自唐代李善注引《记》,此前400年都没这种说法。
曹操消灭袁绍时,曹丕纳甄氏为妻,此时,曹丕18岁,曹植才13岁。
夺爱之说,也很难成立。
人说《洛神赋》是为甄夫人所写,诗词君想,曹植还没有蠢到那个地步,明目张胆表白嫂子,这个于伦理也不合。
话说,曹丕也是文化人,若是有那个意思,早看出来了,他们能有好果子吃。
我的诗不比曹植差
提起“三曹”,许多人对曹丕十分不屑,感觉像个凑数的。
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名句;
曹植一篇《洛神赋》千古传唱;
曹丕有啥?
无才是世人对曹丕最大的误解。
在文学史上,曹丕是不得不提的人物,因为他是第一个写七言诗的人,他的《燕歌行二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古老的完整的七言诗。
《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自问世以来,曹丕的《燕歌行》一直受到后世的盛赞:
明代学者胡应麟:子桓《燕歌》二首,开千古妙境。
王夫之: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
曹丕最不得了的地方,在于他是第一个将文学提到绝对高度的人。
他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
在《典论·论文》中,曹丕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曹丕认为,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
人的生命有长度,而文学、精神却可以永久流传。
而最会写辞赋的曹植,对文学的看法却不同。
曹植在写给杨修的信中说:辞赋小道,固不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
曹植认为文学是“雕虫小技”,不足以彰显后世。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据此认为:曹丕才是真正的文学家,能看出文学之价值。
可见,曹丕也是一个有才之人,可是,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他的名声却远远不如曹植呢?
南北朝时的文学评论家刘勰道出其中缘由:
遂今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文心雕龙·才略》)
因为哥哥做了皇帝,减了才,弟弟不得已,别人同情他而地位就提高了。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亦大力称赞曹丕的文章,说他与曹植是“仙凡之别”。
一直以来,许多人赞扬曹植“才高八斗”,曹丕则是嫉贤妒能的小人。
我们太轻易给一个人下定论。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了解一个人最正确的方法是,是多听多看,多听几个人的总结,而不是听一家之言。
如果偏听偏信,则会掉入认识的窠臼中。
做皇帝,我是认真的!
文学家之外,曹丕还是一个勤奋的皇帝。
怪只怪老爸曹操太过耀眼,而显得曹丕这个皇帝太没存在感。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自己代汉,成为魏朝的皇帝。
人人皆骂曹丕“篡汉”,这事做得确实不地道,但曹丕后面的事,却让人刮目相看。
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后,怎么安置汉献帝呢?
将汉献帝降封山阳公,保留天子礼仪。
在山阳公的封地内,汉献帝依然称皇帝,祭祀的时候,依然用天子的礼仪,给曹丕上书不用“称臣”。
据说:曹丕还同时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14年后,汉献帝寿终正寝,曹丕早已去世,魏明帝率群臣亲自哭祭,后用天子的礼仪下葬。
礼遇前朝之君,可见,曹丕是一个非常大度的人。
诗词君经常想,李煜、宋徽宗会不会感慨:我咋没碰到曹丕这样的人,净碰到一些心狠手毒的人渣。
当皇帝,曹丕还蛮勤奋。
曹丕在位期间,破蜀汉,征东吴,无不向世人宣告:追求统一,我是认真的。
所谓“虎父无犬子”,曹操勇猛,曹丕也不遑多让。
汉末以来,青州和徐州一带的臧霸、孙观虽归顺曹操,却拥有自己独立的地盘和兵力。
曹操刚死,他们就发生了骚乱。
曹丕继位两年后,亲自出兵,彻底解决了青州、徐州的隐患,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对内平定割据势力,对外也不闲着。
曹丕继位后,平定河西,恢复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统治,击败长年侵扰边疆的鲜卑等少数民族。
轻关税,与民休养也是曹丕的为政举措。他还发布《禁诽谤诏》和《百官不得干预郡县诏》,改变相互诬告与朝臣颐指的世风。
这样一看,曹丕当皇帝,其实还蛮尽心。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天不假年,曹丕在当了七年皇帝后,就去世了。
如果曹丕能说话,他多想对天大喊一声: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叶嘉莹评价说:魏文帝在即位后,曾下了息兵诏,下了薄税诏,下了轻刑诏。他实在是一个很有理想的皇帝,希望能够把天下治理得更好。
史学家马植杰先生说:拿曹丕与其他封建帝王相比,尚属中等偏上者。
看来,做皇帝,曹丕也做得尽心尽责,还不赖。
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发现曹丕在自己的人生里,也在努力绽放。
曹丕离世已有1700多年,在传说中,曹丕总是活曹植的阴影之下,文才不如他,际遇不如他,自己爱的女人还爱他。
可是,在现实中,曹丕坚持自我,努力活出了另一番风采,当我们回头看时,这风采并不比别人差。
人生于世,不要畏惧别人的阴影,而是更要在阴影中,努力活出自己的一片天。
也许短时间内,别人会误解你,时间长了,世人终会看到你的光芒。
后记:可能有人会说,诗词君是在为曹丕翻案。只是有记忆以来,曹丕一直是一个刻薄兄弟、嫉贤妒能的人,《世说新语》中关于他的故事,多是负面的。
当诗词君看了《三国志》之后,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一个人的固有印象并非都是正确的。这件事也教会诗词君:不要轻易对一个人下结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参考资料:《三国志》,钱穆《中国文学史》。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作者魏无忌,新媒体人,文化公司创始人,畅销书作者,主业创业,业余写文、出书、玩收藏,交流诗书与收藏,加他微信yike6099。诗词世界出品、魏无忌主创图书《笑死了!刷了1400年的大唐诗人朋友圈》全网热销中,欢迎购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