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做好全方位监测血糖的三个''秘诀''!
监测方法是利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糖尿病人习惯于测量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然而这种测量血糖的方法只能代表一个时间点,对用药具有指导意义,但是不能全面反映血糖的变化。不过这是最切合实际也是最经济的常用方法。还有优点是:操作方便、创伤性小、用血量少、出结果快。
由于快速血糖仪容易受温度、采血方法、采血量等因素的影响家中自测结果通常比医院抽静脉血的检测结果低10%~15%。
不过,糖友用自己的血糖仪测定血糖,血糖仪是固定的,所反映出的血糖高低很能说明问题,即便测定结果与医院抽血检查结果有点差别,但这种差别对于血糖监测没有明显妨碍。糖友到医院就诊检查血糖时,可同时用血糖仪测定一下,了解这种差别约有多大即可。
检测方法:糖尿病人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可以选择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点,包括餐前、餐后(一般为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还需监测夜间血糖(一般为凌晨2~3点)。
未使用胰岛素治疗者,有2种监测方案:①强化血糖监测方案,每周1~2天,每天监测5~7次,主要在药物调整期间使用;②低强度血糖监测方案,每1~2周选择1天进行监测,每天测2次(最好采取同日测定不同时间的方法,如第一周1天测定空腹和早餐后;第二周1天测定空腹和午餐后)。
已达标且病情稳定者,一旦发现血糖升高,必须尽快找出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如进餐过多、药物漏服、运动量减少等,并请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不但要注意到时间点的血糖变化,更要重视血糖波动的动态变化。一般以测量血糖谱或者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来观测血糖的动态变化,从而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起到全面控制血糖的作用。
能帮助医生发现许多平时不易发现的问题,如夜间低血糖、苏木杰现象、黎明现象、一过性高血糖等。动态血糖仪类似于临床上常用的动态心电图,一般需连续做三天。
检测方法测量时,医生将连接主机的探头埋置于患者腹部皮下(对身体无损伤),电流大小可反映不同时间的血糖水平,并通过屏幕显示血糖的波动,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血糖水平并保存数据,计算机处理系统将患者24小时内共288次血糖值绘成曲线图。
通过曲线,医生能详细了解患者一天内的血糖变化情况,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现在糖友不用去医院,自己在家就能用动态血糖监测仪来观察血糖的变化。
为了使血糖长期达标,就必须观察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一般以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判断依据。糖化血红蛋白反映化验前两到三个月的血糖平均控制情况,也能间接反映氧化应激对实质脏器的损害情况。但应按国际统一的方法测定。
检测方法
①糖化血红蛋白(HbAlc)
糖化血红蛋白是长期血糖控制最重要的评估指标,也是临床决定是否要更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因为临床上检测到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客观反映了患者最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且不受一时血糖波动的影响,也不受饮食、运动等因素的干扰,对糖尿病人血糖控制情况的评估和并发症风险的预测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3%~6%,这个数值越高,表明血糖控制得越不理想。糖尿病人血糖控制的目标是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小于或等于6.5%。在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检查一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查一次。
当然,糖化血红蛋白自身也有局限性:如果糖友患有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往往不可靠;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过去2~3个月的综合血糖水平,因此对近期的血糖变化不敏感;糖化血红蛋白不能精确反映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也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点。
②糖化白蛋白(GA)
糖化白蛋白是血清中葡萄糖与白蛋白发生非酶促反应的产物,对短期内血糖变化比较敏感,可反映糖尿病人检测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参考值为11%~17%。
尤其是短期住院治疗或近期治疗方案调整的糖友,糖化白蛋白是很好的疗效评价指标。
此外,糖化白蛋白可用于辅助鉴别应激性高血糖,是对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有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