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鉴赏】古陶瓷《痕迹鉴定学》之元沥粉炝金高足杯赏析
中国的沥粉贴金工艺源远流长,沥粉工艺是传统工艺制做的一个花色品种。沥是指液体的点滴,粉是指用粉调制成液体,将其一滴一滴的滴落在物面上,有时用特制的工具把沥的点滴加长,形成一种有规律的,人为的线,这种方法术语称之为:“沥粉”。
元 沥粉炝金高足杯
沥粉工艺的特殊之处在于高出物面,并在它的上面贴金、银箔、上色等。具有厚度、硬度及华贵的感觉,同时可增加立体感。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彩绘木棺上有着类似沥粉效果的纹样凸起细线,上面绘有各种颜色,有着低浮雕的效果。沥粉工艺的运用,盛唐时期就广泛被采用,如:敦煌的菩提树,人物身上运用了沥粉、贴金工艺,形成了丰富的装饰艺术效果。
元 沥粉炝金高足杯
元代瓷器的沥粉描金的工艺的运用当前文博主流人物认为是源自西域大食国(阿拉伯)的铜质珐琅器的影响。有资料表明:珐琅器主要有两种,一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约在蒙元时期传至中国,明代开始大量烧制,并于景泰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世称其为“景泰蓝”。此后,景泰蓝就成了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称。另一种是来自欧洲的画珐琅工艺,它在清康熙年间始传人中国。
从我国的考古汉代马王堆出土的有着类似沥粉效果凸起细线的彩绘棺木,盛唐时期壁画沥粉工艺的广泛采用,“宋代沥粉堆金墨字题记。元代壁画更是使用了大量的沥粉帖金,我们有理由推断出,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器工匠借鉴了壁画的沥粉工艺,突出器物表面的彩线简练圆浑的线条、然后用金箔装饰,这些工艺无不是我国古老沥粉工 艺的再现。
元代沥粉瓷器就是沿用了“沥粉”这种传统的工艺,在瓷器胎釉上,采用矿物原料作为“粉”剂,以线描成各种图案经烧造呈色而形成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元沥粉瓷器。
先来看看本件器物的釉下微观吧
釉下高清100倍微观图:
元 沥粉炝金高足杯釉下微观
釉面老化痕迹为大家呈上
折射光釉面高清100倍老化痕迹图:
折射光釉面老化痕迹图
卵白釉沥粉帖金瓷器,它们最突出的特点是用借用古老的壁画沥粉帖金技法,直接用彩料堆出纹饰或纹饰轮廓线,线内贴金,在烧好的白釉瓷器上用特制的带管的彩料袋勾勒出凸起的花纹,线内填彩或帖金,具有立体感、华贵、富丽堂皇。
元沥粉描金瓷器由于它是分二次或三次入窑烧造,由沥粉帖金与胎釉烧结的温度不一,故现今发现出土的和民间收藏的器件均见不同层度的描线开裂和剥落,出土器物上更见描线呈中间鼓泡破裂和土沁表像,描金部分由于经历了数百的氧化作用,金的呈色显得暗淡。这些现像往往是鉴别元沥分描金瓷器的关键所在。
总之这种用沥粉堆花技法制作的五彩瓷器,是景德镇匠师们根据传统工艺而创造的一种独特产品。耿老说:“它的被发现将景德镇烧成五彩瓷的历史提前了约半个世纪之多,并首开珐琅彩之先河。”
德视宝便携式折射光显微镜
我们尊重原创!
德视宝所推送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
德视宝
置顶我们
---------------------------------------------
德视宝编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