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阳陵博物馆
有着三千年多历史的陕西,从西周开始至唐都在陕西建都,这段历史给陕西带来了无上的光荣和自豪,有个笑话,如果去陕西田野中去撒泡尿,冲出来的都可能是文物,虽然是笑话,但是也不是没有道理,我曾经就去荒原上方便,结果顺手就从地里扣下半拉汉朝瓦当,前几年我在店子村以北三环外石材城上班,晚上一村子挖沙,结果地里就到处挖到汉朝文物,铜钱,铁器,铜器,相当多,象瓦盆,水罐什么的多的拿车拉,其中少量瓷器(应该是后朝物件)被拿走以外,几乎没有人要。我还捡了几个完整的瓦盆和罐子,又不敢拿回家,怕老婆骂,只能扔掉。最近几年去五陵塬多了,如果刚好去方便,又没有带手纸,也就学当地村民,顺手捡起快汉瓦檫屁股了,虽然不怎么好用,但是也是几千年前的物件,估计象我这样拿文物擦屁股的,中国该没有几个人吧,就是目前最有钱的土豪又有几个用的起这样昂贵的材料擦屁股。
自唐以后陕西逐步沦为二线城市,至今在也不见有所作为,一千多年过去了。今天的陕西也只能活在祖宗的辉煌之下,忽悠着全国人民来陕西旅游,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几经战乱,朝代替换,到的今日的陕西,基本在没有什么地面建筑能够引以为豪了,唯一留下的就是那一座座高大的土丘,对,那就是皇帝的陵墓,而我们自己又不认可,中华民族历来就对死人有所顾忌,但是对坟墓的金银财宝却又是爱不择手,以至挖墓在陕西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
汉阳陵就是其中之一,小的时候,应该还是70年前后,在汉阳陵就有大量文物出土,不过当时陶俑并不算什么稀罕货,我们平时去玩的时候,常能在盗洞边捡拾陶俑残片,当时挖地,最多的一次挖的裸体俑多的用拖拉机才能拉完,当时这些都是没有人管的,政府也鼓励村民挖地种庄家,到我懂事的时候,也就是80年以后,这里的陶俑刚从地里挖出,一个能买30-100不等,当然在那个年代30块已经不是个小数目了。几乎是一个人一月的工资,不过大多是被顺手扔到地头,必定陶片对庄家不是什么好东西。
最近几年,阳陵博物馆在机场高速以南种植了一大片银杏树,若的西安人秋天都跑去那里看黄叶了。今年好。阳陵博物馆因地制宜,用铁丝网把树围了起来,收费才能看。是平时就少的可怜的阳陵博物馆以后估计更是人少了。平时西安人也是不来这里看的,必定是看死人的坟墓,但是这里在世界上却是鼎鼎有名,基本平时来的多以外地人和外国朋友为主,不过今年我也在深秋的一天总算是以专门观看汉阳陵博物馆来了一次,
我家住的离汉阳陵不远,也就十多公里的路程,平时去这里在西安图书馆有直达旅游车,我大多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摩托前往,走张家堡向北直行,过渭河大桥,桥北就有去电厂的道路,下桥就向西去,道路不是太好,常年电厂拉煤的车对道路的破坏是最严重的,行一里多路就到咸阳地界,在行看见后沟村的牌楼就是上塬的路了。从这里上去爬过一道坡就是阳陵,四周用围墙围着,有门可以随便进入,门卫却只挡小车收取停车费,游人并不过问。
进得大门,就能远远的看见好大一个阙门,当然这是为了保护里面的阙台遗址夯土而复制的仿古建筑,新修的阙门高大威武,显然是放大了的作品,继续向前穿过机场高速路涵洞就直接来到南阙门下,新修的南阙门大门平时都对游客开放,拾阶而上进门就是好大一个展览大厅,原来复修的南阙门里面却是空的,旷阔的大厅两边是两个大土堆,这就是早期汉景帝刘启陵墓的南阙门遗址了。在陕西一共埋葬着11座汉朝皇帝的陵墓,唯有这里的南阙门保护最好,夯土最大,站在夯土之下向上观望目前也足有七八米高,给人压抑的感觉,不难想象早期的规模有多么宏大,
阙门到底是什么,肯定多数人是搞不明白的,说通俗点就是现在大门的门墩柱,当然皇家的是以庄严威武而设的装饰性建筑,具体样子现在已经没有办法考察了。但是在全国各地考古挖出来的画像砖却多有记载,多为双柱双亭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建筑,在当时能修的起这样的工程也只能是皇家才有的经济实力了。
穿过南阙门就见好大一座到梯形封土,这就是汉景帝的陵墓。目前我们陕西还没有一座皇帝级别的陵墓对外开放,所以大家去的阳陵地宫不过就是一个陪葬坑而已,和秦始皇兵马俑一样,都是陪葬坑,穿过南阙门神道,前方就是好几方历代碑刻,最中间的是清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石碑为最,以石碑为基准,围绕着陵墓修有参观的木制便道,直到东阙门,目前的阳陵主要景点也就在南阙门至东阙门一带。
东阙门依然裸露在外面。并无保护,管理也不尽然,多有小孩大人爬将上去,更有甚者,都不知道自己爬的是什么,到是多集中在东阙门外的广场上买票,从阙门北首地道进入地宫,当然目前汉阳陵博物馆的精华也就大多集中在这里了,整个陵东陪葬坑下面几乎被全部掏空,依然保存着原来考古挖掘的样子,上面以及四周铺上玻璃加以固定,让人能够真实的参观原貌,为了保护文物,灯光相当昏暗。大多文物也不能看的清楚,很多时候观看陶俑是要跪趴在脚下玻璃上才能看清。照相就更加困难,许多细部不能拍下,更有部分快门都难按下,这里好处是容许照相的,比陕西历史博物馆开放许多。
汉阳陵博物馆目前也就以地宫为最,文物展示之多,都是别的博物馆所不能相提并论,最重要的是里面的文物大都还是按原样放置,有的只清理出一部分,这样就给出游客最原始的样貌。能够更好的了解当时陪葬坑的样子,在地宫是把大大小小很多陪葬吭连接到了一起,面积足有半个足球场大小,不难看出里面放置了多少文物,具体陪葬吭我这里就不在描述,如果真的喜欢可以去找些专业书籍观看。我这里写的必定是游记,太专业的就不在啰嗦。
出地宫的位置依然是进地宫边上侧门,久在地宫呆的让人头闷,突然见到阳光,心里也就亮堂起来。阳陵现在的四门中西阙门依然保存玩好,多少还有两个土堆,但是北阙门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被刨平了,现在正在搞基建,也说不准以后在去就会修个新的北阙门也未可知,在阳陵东北方向就是汉景帝刘启的皇后王皇后的陵墓,原来是没有人管的,去年还让游客随便攀爬,今年就不让上了。当然从边上饶过去也依然能够上去,在王皇后陵南是赐进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陕西巡抚毕沅立的“汉惠帝安陵”五个隶书大字石碑。字体端庄大气,确实是好字,不过为什么立错了地方,就不得而知了。
王皇后陵南对面过高速桥涵洞就是汉阳陵博物馆考古陈列室,里面都是摆放着从阳陵四周陪葬吭里挖出的文物,在这里光线明亮,环境优雅,所有玻璃柜里都放置着阳陵里面的精品陶器,玉器,武器,生活用品以及劳动工具,最重要的是地宫里的陶俑这里都大量有所摆放,是人能够更好的近距离欣赏观看,阳陵所有人俑都是裸体,男女,以及阉人也都是有所展出,也从这里能够折射出其他陵墓的一些情况,对陕西别的陵墓生出向往,在所有展品下角也都配有文字说明,让人更好的了解汉朝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阳陵博物馆考古陈列室西边就是陵庙的所在地,陵庙也是下宫,是皇帝祭奠祖先的地方,修的当然是更加排场,从现在保存玩好的排水设施以及大殿地基来看当时都是相当宏伟的建筑,阳陵地处五陵塬最东首的一条黄土梁上,南北比较窄,相较山下河边的地要贫乏很多,自然就破坏的很少了。要不然怕是很难还会剩下今天这么大的规模。
在陵庙大殿地基中央的地方摆放坐一块向农村磨盘那么大的石头,厚度要大于磨盘,也成圆形,中间刻一十字线,叫罗经石,据记载是当时修建阳陵的时候用来测量水平的,当然也有很多学者持不同意见,在中国古代对风水方向是很讲究的,我到认为是修阳陵的时候指示方向的用具,目前在全国也就仅此一块,到底是什么用处也就不大好说了,但是作为汉朝的石刻,除了在茂陵陪葬墓霍去病墓上有所发现以外,以皇帝陵墓来说还真没有,所以也是很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了,现在整个罗经石用玻璃罩罩着保护,只能看不能摸了。相比霍去病墓上的石刻马蹋匈奴更显珍贵了。
参观完阳陵博物馆从北阙门依然开有大门,是贯穿五陵塬南北两边村民通过的道路,阳陵博物馆北门外现在依然可以见到几个土堆,我几年前就问过当地村民,都说那是阳陵的陪葬墓,埋着汉景帝几位公主,当然能埋这里,身份地位就肯定相当尊贵了,在下去就是原来阳陵的陵邑(行政级别比县大的县级城市),据说当地村民多有挖出“值钱”的东西来,不过现在都盖满了房子,恐怕有也不多了,加之汉阳陵博物馆的修建,是整个陵园彻底的翻了一遍,估计也就只能这样了,现在如果还想在从阳陵这片土地上尿出哪怕是一片汉瓦陶片那都是不可能的了。希望西安其他还有几座汉墓能够继续这样原滋原味的保存下去,别在去开发,多少给后人留下一些这样原始的记忆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