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之砂铫

图丨芥子工房

比之风炉,兴许水铫的角色更吃重。晚清满族名家瓜尔佳震钧在《天咫偶闻·卷八·煎茶说》中:“器之要者,以铫居首,然最难得佳者。古人用石铫,今不可得且亦不适用。盖铫以薄为贵,所以速其沸也,石铫必不能薄。今人用铜铫,腥涩难耐。盖铫以洁为主,所以全其味也。铜铫必不能洁;瓷铫又不禁火,而砂铫尚焉。今粤东白泥铫,小口瓮腹极佳……然不可过巨,以烧炭足供一铫之用者,为合宜。”他的论据,通幽古今工夫茶法,且铫担当煮水大任,尚薄胎,尚泥质,尚微气孔通透,尚一滚汤沏一壶茶,说穿了,都不过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持水质嫩软。以岭南文坛领袖陈恭尹一首咏潮州茶具的诗中提到的“白灶青铛子,潮州来者精”为例,他也与震钧先生的意见一致,同样把美称“青铛子”或“玉书煨”的潮汕砂铫奉为泡茶圭臬。关于这一点,笔者个人是部分赞成的。

图丨河边小屋_大明

我们都晓得,砂铫在潮汕有三矿两色之别:一者枫溪红泥,深层田土制;二者潮阳白泥,高岭土制;三者诸色山矿,石土制。而此三者最大的共同之处便是多种矿石混生,内壁不甚绵密,所谓“水挂砂则甜、水过石则甘”,它是经科学论证的。一泡茶的发挥,是几乎取决于茶叶在沸水中能有多少位置去释放内涵物质。其中水含的钙、镁溶离子量,即决定茶叶水浸出物(茶氨酸、多酚、咖啡因等)比例的要因。是以类似潮汕砂铫般的烧水器具,它的多气孔和丰富成分组合,大有能力吸附钙、镁等化合物,达到净化水质,给茶叶创造挥发空间的奇效。又及,铫的工艺制式和选料一样非常重要,参考潮州陶艺大师吴大林及黄树藩的经验心得,一品好的砂铫必定会符合几个特点:

图丨吴旖霓

(一)盖得做得扁身轻薄,如此水滚时,铫盖才会腾发出响声警醒用户。

(二)盖钮做成片状,上部弧度偏一侧、如此不仅可让用户以单指挑盖,且还能避开通气孔所释放的蒸汽。

(三)侧把整体的须捏成中空,由衔接部到末端手持部分须呈圆锥状,或尾部需呈圈型隆起状,这样是为了防止导热烫手。

图丨淡水間

(四)砂铫底部需呈内陷弧形面,以利热能穿透,增加水煮滚保嫩的效率。

(五)铫嘴无论制成直流、弯流还是歪流,衔接部一律开阔,以助控水顺逐。

(六)造的倘带烟囱,能让火苗往上蹿并加大受火面积的穿心铫,“活火烧活水”会是唯一目的。

图丨白鳥与山

图丨老古竹斋

图丨文人空间

此外,除了潮汕白、红、山矿泥制砂铫,按很多出水、出土、传世、新制的横把铫器看,其材料实堪称多元。屈指一算,笔者曾接触过的就有银铜、紫砂、日本各地矿土、火山泥、上釉陶、不锈钢等不同质地造出的水铫。若照汤感优劣计,潮汕白泥铫的保温与柔水效能,银铫的杀菌、抗气压性、迅猛升温与煮水涓细效能,紫砂铫的双气孔结构与长效掌控开水嫩度功能都极为突出。就专司乌龙茶的工夫泡来论,上述三项,或都具压倒其他铫器的优势。但话说回头,泡工夫茶最重要的依旧是心态,还记得笔者儿时,常见南洋潮籍父老将煤油灯权当风炉用,他们把薄铜片制成的小铫置于灯上,说是金属不透气,“火水”(煤油)味沾染不了水质,然大家是否知晓,那却是物资紧缺下,任凭历史洪流所逼出来的生活智慧?寻常民间遇难解难的精神总归最动人,小缺陷,大自在,管他什么铜臭铁锈困境下,天下茶道不都这般堆砌出来的吗?无疑都是。

丨文:姚斌奕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