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网

网站简介中国散文网始建于2006年,是北方联合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推出的公益性散文文学交流平台。网站在公司以商养文的经营模式下,依托公司多个产业强有力的支撑,已逐渐成长为国内第一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原创散文门户网。经过三年多的发展,网站现有注册会员100多万人,收录的原创文章累计逾100亿字,更创造出日浏览量高达50万人次的记录。

网站名称中国散文网

上线时间2006年

主办单位北方联合传媒有限公司

网站类型文学艺术

经典散文

散文吧重要栏目经典散文集合了本站最优秀的经典散文内容,所以如果您是一个散文爱好者,一定不要错过我们的“经典散文”频道。

诗歌

诗歌,散文吧诗歌频道是本站的主推栏目,里面的诗歌散文每一篇都是经过了编辑精心的编排,喜欢经典诗歌,现代诗歌,古体诗歌等诗歌的朋友不要错过哦。

杂文评论

杂文评论栏目是本站比较老的一个栏目,里面有不少的经典杂文,批评之类的文章。时事评论,书评,读后感等应有尽有。

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也叫做小小说,微型小说,本站虽然是一个散文网站,但是也包含大量的短篇小说,小小说等短篇文章。爱看短篇小说的朋友不要错过。

散文欣赏

五一要到了,想用手中的笔给我所敬重的两个人留下一些文字。这两个人没有任何的关联,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卑微的为人忽视的劳动者。

首先要说的是我村里一位普通但不平凡的老人。我们这一辈的人都唤他天宝爷。他多大年纪,我不清楚,只知我爷爷都管他叫哥。我爷爷今年六十八。

天宝爷一家两张嘴,除了他还有一个十二岁的孙子等饭吃。孩子的爸爸以前是个建筑工人,一次高空作业时失足摔死了。孩子的妈妈抛下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改了嫁。那都是八年以前的旧事了。如今,爷孙俩相依为命,在岁月的河流里一步一步艰难地趟过来。

天宝爷是个很普通的老人,没特长也没手艺。要养活两张嘴,只有靠那五亩薄田,其中四亩田还是借种别人的,每年要把四担谷子挑到主人家去。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真的很难相信一个位古稀老人能把那五亩水田侍弄得好。每年早春,总能见到瘦骨嶙峋的他赶着牛,背着犁耙,赤着脚步履蹒跚地走向田野。洗完田,撒种,施肥,薅草,然后把孙子也赶下田去插秧。挨到烈日炎炎的农忙时候,天宝爷喝下几两烧酒便下田收割,艰难地弯腰,艰难地起身,汗液像蚯蚓一样爬满全身,头上花白的头发拌着禾屑黏在一起。每次见到这样的场景,我总是被深深地打动,真想放下手上的事帮他一把。

一年四季,他都像牛一样卖力地耕耘,用自己日渐衰竭的精力去换取老天的馈赠。你不必因为他是出于生活所迫而去怀疑他勤劳的本性。如果是一个懒汉,就算生活把他逼上绝境,他也未必会自食其力。他的骨子里贮存着农民吃苦耐劳的精髓,这种精髓不仅不会因为岁月的增长而消耗掉,反而会支撑其日渐衰弱的身躯顽强不息。

天宝爷,一位普通但不平凡的老人,一位我所敬重的劳动者。

另一位要写的是一位脑力劳动者,我初一是的英语老师。她叫张晓娟,我们称她晓娟老师。她教了我们整整一年,也是短短的一年。可就是这一年的记忆就已经把她的形象深深地刻进我的脑海。

除了和其他老师一样,勤勤恳恳,诲人不倦以外,最令人难忘的是她的多愁善感。那是不同于杞人忧天病态的敏感也不同于林黛玉忧花怜草的卑微情感。她忧虑的不是自己的生活处境,而是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未来和发展。这是一种博大的情操。

有同学生病了没来上课,她把忧愁刻上额头,课后亲自打电话去慰问;有同学对学习失去信心了,她把忧愁锁在眉宇,主动去问明原因并想方设法去激发他的兴趣。

我那时很调皮,上课就爱捣蛋。间英语老师是一弱女子,更是无所顾忌。老师念a,我用汉语发音喊a;老师问我“what’s you name?”我答”malili”。终于有一天,晓娟老师把我叫出去了。我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

“英语很难学吗?”她亲切地问。我咬着唇点点头。“你语文数学这么好,怎么会学不好英语呢?”她蹙着眉说,“我不想英语拖了你的后腿。你有困难来找我,好吗?我也会多给你补补课的。”我望着老师关爱中略带着忧郁的眼睛,有点受宠若惊,暗地里已经下定决心把英语拿下。我被老师的眼神降服了,彻底地。

教完我们这一届,努力的晓娟老师考上了师大的研究生。这一别已经六年了。我不知道她现在在哪个学校,但我相信她一定还是那么负责,那么辛勤,眼里还是闪着“先学生之忧而忧”的光。

就是这么两位很普通的人,没有显赫的身份,没有重要的职务,但是他们坚守着岗位,坚守着原则,坚守着信念,于平淡中赋予内涵,于微小中孕育博大。

写着写着,我眼前突然出现一片落日的余辉,一位肩扛锄头的枯瘦老人背对着我踽踽独行;然后便见一位女老师在对着一个孩子温和地说着什么,眼里饱含怜爱。接下来,还有很多的图景像幻灯片一样在我大脑里一幅幅地放映。我看到政府领导在埋首审理文件,科研人员忘我地实验,工人裸着健硕的胳膊搬着沉重的货物。。。。。。

很难得,今天我的想象力生产出来的全是美好的事物,心里像是涌动着一股暖流,把身体里每一个角落熨贴了一番。毕竟,劳动的人们是最让人感到亲切自然的。难怪人们皆呼劳动光荣。

谨以此文向所有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人致敬![1]

参考资料

  • [1]我眼中的两位劳动者
  • [2]中国散文阅读网

(0)

相关推荐

  • 书画家严思深作品欣赏

    严思深(艺术简介) 严思深,学名:沈杰 笔名:沉浮,浙江绍兴安昌人. 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安徒生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安徒生文化艺术学院院士. 七十多岁的严老师语言幽默.思维敏捷,不仅善长绘画,他 ...

  • 吴文玺/一棵老栗树的投胎密码(诗歌)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一棵老栗树 的投胎密码 吴文玺 我躲在黑暗里和一棵老栗树相拥而哭 哭泣那些月光从不照耀的一秋草木 眼泪从左手流出,右手抬起来假装安抚 声音穿过胸 ...

  • 「读译截句」| 截句翻译大赛公告

    "文坛鬼才"蒋一谈老师邀你翻译啦! "遇见鹅毛大雪,我便回到故乡",想不想品读蒋老师这简洁又戳心窝的文字?想不想亲身感受截句--更具现代精神和开放姿态,更贴近人 ...

  • 现代文学作者及代表作

    九.现代文学作者及代表作 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两篇文章为标志, 1.新月派 (1)胡适<尝试集>,是我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一部新诗集. (2)闻一多<红烛 ...

  • 作家和谷的散文《司马祠》入选2009北京高考语文试卷/中国作家网

    作家和谷的散文<司马祠>入选2009北京高考语文试卷 来源:中国作家网 今年高考语文科目无论是全国试卷还是北京试卷,考题中所选用的阅读材料全都署上了"作者名",这体现了 ...

  • 网上研学 | 免费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

    今天闽图君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全球最大的学术论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适合高校或社会研究机构科研人员.大学生群体使用.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又叫"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网 ...

  •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 现代诗歌 - 中国诗歌网

    [小诗]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复制链接]且行且品且悟 电梯直达 楼主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文:且行且品悟最珍贵的,埋在荒芜大地之子,从坑底爬出看母亲的乳房瘪下去仅二百米,就足以使飞船摆脱地球,或地 ...

  • 如何写好论文摘要(摘自中国知网)

    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 ...

  • 中国连珠网改名那V连珠网

    中国连珠网磕磕绊绊.风风雨雨22年,在那威的主导及经济支承下,在广大五子棋爱好者支持下,一直致力于(连珠)五子棋的推广与宣传.根据工信部要求,现将"中国连珠网"改为"那V ...

  • 真理-现代诗-中国诗歌网

    真理 作者: MA 2018年02月03日11:07 浏览:107 登上珠峰顶,说征服了世界之巅 恰如蚂蚁爬到大象头顶,说征服了 一样可笑 冰山一角的阳光,再如何发亮 独角鲸的生物学如何发亮 巨轮的物 ...

  • 可可托海3号矿坑的前世今生 - 中国矿业网

    可可托海3号矿坑的前世今生 2016-11-30 17:10:57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景泽被 可可托海位于阿尔泰山中部富蕴县城北东直线距离32千米,公路里程51千米.可可托海蒙语意为" ...

  • 婴戏纹:多子多福寓器中 | 中国国家地理网

    任何一种图案都不会凭空诞生,随意变化,婴戏纹是儒释道三家的"宠儿",还是繁衍子孙的理想寄语. 婴戏枕上 图是一只藏于南越王墓博物馆的北宋定窑瓷枕,以珍珠地.卷草纹衬托娇嫩的婴儿,显 ...

  • 中国知青网

    知青时期的一点事--魏少广2019年12月10日                                1974年初冬,我和杜宏,黄秀平等一行十七人,来到北京怀柔黄坎花木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