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孤独,叫没有社交需求。
01.
形单影只,独来独往,没有社交需求,也没有表达欲,甚至觉得说话好累,从不更新朋友圈,也不点赞留言。
有些人觉得你可怜,却不知你乐在其中;有些人觉得你这样的状态蛮好,自给自足,殊不知你偶尔也会有几分落寞。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或者说,你就是这样的人?
有一段时间,我也很厌倦社交,觉得没人和我聊得来,更不想花费时间应对新朋友,于是推掉了所有的聚会邀约,休息日都宅在家里,睡到自然醒,买菜做饭、看书刷剧、写稿子。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充实,但持续了一俩个月,我就开始觉得有些孤独。
是在哪一刻产生了孤独的感受呢?
那天上菜市场,看到做生意的阿姨们正在说说笑笑聊家常,那一瞬间我心里痒痒的,就像很久没吃碳水一样,恨不得端个小板凳加入她们。
「如果现在能找人叙叙旧,该有多幸福呢?」这个想法冒出来后,突然意识到我已经很久没和人谈心了,惆怅和孤独就溢了出来。
回避社交,也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副作用,好几次和别人沟通拍摄事宜,竟出现了失语,也就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却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
那种感觉就像,本来是一群人在赶路,你觉得累了便停下来歇息一会儿,后来一抬头,却发现周围一片静悄悄。
所以今天的文章,就想和大家来聊聊,没有社交需求时,我们该怎么找到情绪平衡。
02.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很多人害怕公开发言,他们在害怕发生什么?
公开发言是在一大群人面前表述自己的观点,可怕之处就在于,它会使所有可能反对你、拒绝你的人数大大增加。
引申而来,人为什么会害怕社交,或者无社交需求,很可能是,找不到与自己同频共振的人,较少从社交中获得期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当一段时间内,人总密集地从周围人中听到异己的声音,或者听不到认同的声音,都会让Ta想要逃离社交。
但事实是,我们不可能绝对无社交,所有人的「无社交需求」都只是暂时的。
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修·利伯曼的《社交天性》一书中,讲到他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和实验,得出了「人是有社交天性的」这个结论,也就是「与人产生连接」早已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强需求。
而大脑之所以要你和别人发生连接,一方面是出于生存需求,一方面是为了获得快乐。
就比如说,婴儿刚出生时十分孱弱,大脑都没发育完全,必须依靠照料才能活下去,所以为了生存下去,婴儿就必须靠哭喊,和他人产生连接。
为了趋利避害,我们就出现了「与人连接会给我们带来快乐,而被排斥、被拒绝,会让我们感觉痛苦」的知觉感受。
直到今天,人的社交需求依旧有增无减,想要跟上社会进步的节奏、想要得到群体的拥护,我们就必须有所连接,也做不到完全的离群索居。
也许你目前的节奏乱了,朋友淡了,也依旧是有连接的,只是说连接比较弱而已,但与你有强连接的人,依旧处处都在,比如你的父母、比如你喜欢的人……
即使你偶尔想要钻进自己的树洞,不去社交,也只是片刻的清净而已,社会总会将你再虹吸进群体中。
03.
如果你正处于低社交欲望期,也不必太过焦虑,更不要硬着头皮去融入,否则会适得其反。
有些人长期处于无社交需求产生了孤独的感受后,强迫自己去参与各种社交活动,结果演变成没有达到期望值,还加剧了自己孤独的感受,甚至开始还以自己是不是真的被群体抛弃了。
如果你一时没有表达欲,不想参与社交,可以告诉自己没关系,那就一个人静静,随便做点能让自己开心的事都行;如果你开始产生孤独的感受了,想回到群体和别人产生连接,可以先从私密的社交行为开始,也就是现场只有几个熟悉的朋友,聊聊天谈谈心,一点点脱敏。
当你真正开始有了想和大家打成一片的心态时,再去参加有陌生人的社交活动,那时候的你会更自在些。
我也建议你可以多去做「有目的的社交」,比如为了认识有趣的人、为了周末爬爬山、想去某家餐厅试试菜……才拉伙见面。
至于朋友喊的局,你不想去就拒绝,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无用社交只会让你更孤独,对低社交欲望的你来说,无用社交耗神又费力,与其被动与周围人达成协调,将自我意识与群体意识进行融合,倒不如独处来得更自在。
总之就是,不亏待任何一份热情,也不讨好每一份冷漠。
04.
最后我想把我独处时的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别轻易给自己打上「孤独」的标签。
当下的网络环境有个扭曲的点,就是把孤独视为一种优越感,比如前阵子大家热议的「网抑云」,个别为了体现孤独优越感的评论。
如果你总说自己孤独,慢慢你也就孤独了。
其次是,别过于沉溺在往事中。
你可以回顾往事,但不能盯太久,因为你在回顾时用的是上帝视角,可以让你更理性的回看过往并做出总结,而盯太久则会让你又回到当事人的身份,只会得到懊恼和后悔。
最后,不要把一时的独处视为关上了与世界交流的门,比如你看书是在和作者进行交流,刷剧是在和演员进行交流,听歌是在跟歌手进行交流……只是完成这些事的时候,你暂时孤身一人而已。
很多人总误把社交当作一日三餐,其实,把社交当作零食就够了,吃得太饱,反而不好消化。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