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的母亲话母亲
我母亲姓蔺,名昌慧,这个听起来有些文绉绉的名字,其实是我父亲起的。我母亲在上村里的扫盲班前并没有正式的名字,只有小名“四女”,也就是排行老四的意思。我的父亲是扫盲班的老师,登记报名时就给我母亲起了这个名字,寓意聪明智慧。没想到几年后两人竟成了亲,生儿育女,相伴一生。
母亲出生在河北张北坝上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叫“和尚庄房子”,也就二三十户人家,祖辈都是贫苦农民,姥爷和姥姥在母亲九岁和十一岁的时候就相继过世,母亲和五姨姊妹俩就成了没有父母的孤儿,姊妹俩那时天天哭,以至于后来眼睛都不好。好在我已成年的舅舅一家收留了母亲姊妹俩。
两姐妹都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只能在家里帮着舅舅和舅母拉扯孩子、干家务。舅舅家有六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家里的活非常的多。母亲从小就很能干,会做各种针线活,如纳鞋底、做鞋、做棉衣服、刺绣,还有做坝上庄户人家日常的各种莜面和土豆组合的饭菜,如山药鱼子、莜面拿糕,锅饼子等等。
纳鞋底
刺绣
山药鱼子,内蒙古中部、河北北部的地方性食品。马铃薯煮熟去皮,然后辅以莜面和面,在大铁锅中用力搓成鱼的形状,以劲道、糯实的口感为佳。同时,羊肉、内蒙口蘑或酸菜切丁,装海碗,加盐、葱花、酱油与山药鱼子同时上屉蒸熟,蘸食。
莜面拿糕,是一种传统特色糕点,从菜园子里拨几根水萝卜,揪几根香菜,细细一切,浇上醋和酱油,放上水和盐,点上几滴炸了花椒的麻油,做好菜汤即可食用。
锅饼子,是一种好吃的面食,用以小黄花、米酒主料,葱姜蒜辅料而成的一道美食。
17岁那年,母亲去我姨姥姥家走亲戚,村里的妇联主任见我母亲又听话又能干,就给张罗着找对象,当时我父亲正好是村里的扫盲教员,因为家中贫苦,尚未成亲,这桩婚事就被撮合而成了。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是生产队里的妇女队长,记性好、会盘算、乐于助人、有威望,队里每年的种植生产计划都是队长去我家和我母亲商量的。我至今记得母亲总是一边搓莜面一边和队长在盘算队里的事情。
母亲就是“铁姑娘”式的人物,参加村里的集体劳动,从不休工,挣工分总是最多的一个,和男社员不相上下。每年评选劳模时,她总会拿回一个写有“五好社员”的喝水铁缸子、铁锹头和劳模之类字样的奖状,那时几乎每年都能得一些奖品。
有一年母亲去出席乡里的劳动模范大会,我听了以后很是高兴,因为开会可以吃上白面大馒头,碰巧那一年我正在上高中,也在城里,放了学之后我便去找母亲,她正和一伙人在剥大豆瓣的皮,听她们说是要吃“肉炒大豆瓣”和蒸馒头。而物质贫乏的年代里,我在学校的伙食每天只有玉米面和荞麦窝头,那时候,我可想吃一个馒头了,听见“吃肉”就流口水,但是母亲并没有留我吃饭就让我回去了,她说那是开会的饭。我当时心里委屈,但也不敢多言半句,现在想来,她既有威望,又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
母亲从来没有过过生日,因为父母去世得早,她也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生日,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是我父亲估摸着给报上去的。
母亲一生节俭,吃苦耐劳,也和家里的妯娌婶子大娘们相处融洽,乡里乡亲的都说她人好。她也从没有和谁拌过嘴、吵过架。她的好人缘得到回报,我的三个哥哥长大后,村里人争相给说媒,嫂子有两个是本村的娘家,村民大多是看到我家的厚道和仁义了。这和母亲的朴素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
母亲这一辈子最钟爱土豆,最爱吃的是土豆,最爱种的也是土豆。81岁那年,她想要在房子前面的一小块地上种土豆。我二哥是搞土豆研究的,给拿来很多好品种,三哥则从村里拉来羊粪,大哥和父亲正准备帮着母亲一起大干一场,结果母亲忽然头晕,不省人事。经医院诊断抢救后确诊为脑出血,动了手术,命保住了,但生活不能自理了,然而她现在还是对各种陈年旧事记得非常清楚,嘴上也经常念叨着过往的事。
每次我去看望她,她总不忘在我临走时喊住我,叫我拿几个好吃的土豆回去。每次听到这话,我心里总是发酸,母亲啊,我们家里的土豆已经总也吃不完了!
今年的母亲节,我二哥给母亲买了个大奶油蛋糕,算是给她补上了这么多年来空缺的生日和节日。我十分感谢我的母亲,她将我抚养长大,教育我做人正直、善良。她也遗传给我一个不差的基因,让我从小学习还算优秀,能在八十年代初考上大学,当年的大学生,可是凤毛麟角啊。母亲的教导让我们一家人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她那种聪明、勤劳、上进的好品质,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女儿,也就是她的外孙女。2008年,我的女儿夺得了河北省的状元,考上了清华大学。我十分感谢我的母亲,我想,这大概就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对一整个家庭甚至一整个家族的影响。
(作者女儿为08年河北省理科状元)
弘原特约作者:天高云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