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坑柿源庙:裔出西山隐深山
公元1180年,金兵已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南宋政权风雨飘摇,汲汲可危,焦头烂额的宋高宗不得不再次起用被贬在家的辛弃疾(1140-1207),出任隆兴(南昌)知府兼江西安抚使。
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这个时候,辛弃疾已经41岁,已过不惑的年龄。经过多次波折,辛弃疾明白自己“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论盗贼札子》),已产生了归隐之志。因此,到任后就打算在上饶建一座庄园,安置家人定居。次年春,辛弃疾开工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取名“稼轩”,自号“稼轩居士”。后来,带湖庄园毁于火灾,便徙铅山期思之瓜山下,家居瓢泉,继续过着乡居生活。在辟建带湖庄园之后的二十年间,辛弃疾多次起复,又多次遭贬,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这里也成了他埋骨他乡的最后归宿。
辛弃疾画像(百度图片)
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任镇江知府。开禧三年(1207)秋,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但这个时候辛弃疾已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同年九月初十,辛弃疾带着满腔忧愤离开人世,享年68岁。
“了却君王天下事,留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公去世之后,他的长子主恭仍居铅山,幼子主敬,携带家眷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徙居南昌西山。主敬五传至孟礼(字和行,一字节亭),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从西山迁居至蕉坑柿源,成为柿源辛姓开基祖。据说,辛弃疾在担任江西安抚使时,在丰城宝气亭前、濯缨巷口建石埽(用于防洪的物料)二处,以杀激流;又“捐腴田五百余亩于丰城县学”,以兴舍倡学,从此与丰城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才有了孟礼公“历丰城,游柿源,见其山水清秀,遂居焉”的渊源。
炎炎夏日,总是焦躁而漫长。走在悠长的丰乐县上,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倒有质朴宁静的恬淡。进入蕉坑乡境,路上很少看到行人和车辆,杯山顶上的风车慢悠悠地转动着,在路旁高大整齐的杨树缝隙中时隐时现,仿佛送来阵阵清凉山风。罗山遥想当年,辛孟礼拖家带口从南昌西山一路南游,来到柿源庙这个地方,路途艰辛可想而知。
蕉坑乡位于丰城市最南端,距城区有60公里,位于丰城、乐安、崇仁两府三县交界处。柿源庙村与蕉坑集镇毗邻,现在早已和集镇融为一体。柿源庙本名柿源,村前有一条发端于杯山的水溪,一路沿着地势蜿蜒而下,经铁路、荷湖、丽村、荣塘流入赣江,这是丰城的主要水系之一——丰水。早前柿源一带盛产柿树,又处于丰水之源,因此叫柿源。至清代初年,村民在村后小山南面建立社坛,村名因而改作柿源庙前,简称庙前。居民主要为辛姓,至今已蕃衍至一千多人,皆是稼轩居士之遗脉。
由于集镇的改造,庙前村早已改造成规划整齐的街道,街道两旁都是高耸林立的楼房。穿过楼房间的巷道,在柿源庙小学前停下车,寻访清嘉庆二十四年(1820)辛氏合族兴建的戏台,遍寻而不遇。村民说,戏台早已倒塌拆掉了。在老戏台的位置旁边,一棵歪倒横跨于小沟之上的香樟树却还茂盛着,默默守护在古老的基址旁,任岁月沧桑初心不改。村西头的辛氏宗祠还好,经过数次修复,依然可见初建时的遗韵。
徙居柿源庙后,辛氏族裔完全把自己融入在这片偏远的大山深处,安于现状,与世无争,就像他们的先祖辛弃疾在《清平乐·村居》中描述的那样:“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派田园山水景象。但老天实在不公平,即使是像柿源这样的偏远山村,也无法逃避世事的纠葛,人间的纷扰。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波及柿源庙,村民一时惊惶失措,“各隐僻村落,丁口幸获安全”,但遭此劫难后,“家资罄竭,十室九空”。1933年,工农红军独立第5师由乐安县至蕉坑墟与国民党军交战,红军撤退后,当地劣绅与保安团进行清乡,残杀民众多人,对柿源庙影响甚大。
受到外部势力的纷扰,一向靠天吃饭的柿源庙人不得不团结族人,以图自保,先后创立了“桥会”(设立修桥的募捐委员会)、“积谷会”(设立义仓,募集粮食以度荒年)、“启蒙会”(为义塾募集钱粮)、“祭田会”(调整各家各户的田亩)等公益机构,全都是由族中德高望重的耆老发起组织,经过村民代表民主讨论后付诸施行。辛氏家规中亦有“蒙养当豫”、“义举当劝”、“守望当严”等条规,告诫族人要让子孙读书、多行善举、相互帮衬。种种做法,既完善了村里的公益设施,又凝聚了族众之心,使辛氏族裔在这里站稳脚跟,经历种种劫难后能够迅速恢复元气。
族中耆老中,有一位叫辛性的,在倡导各种义举中起到重要作用。辛性(1827-1894),字德征,名静山,是修义仓、设启蒙会的重要倡导者。辛性“少颖悟,过目成诵。既长,工诗,善文章。”看出得从小就是一位聪明过人的人。辛性十几岁就考上了秀才,很想有一番功名,但一直都不怎么顺利,直到53岁才考取光绪己卯科(1879)第六十一名举人。本想再进一步,不巧他的母亲正好去世,只得丁母忧在家。三年以后“春宫再赴,又不遇”,考进士没考上。辛性知道自己年纪不小了,家境又不怎么宽裕,便放下了功名之心,给自己的书房取名“退省斋”,悉心研究性理文学。辛性对《太极图说》、《西铭正蒙》等书有独到见解,写了许多剖析精辟的论文、译注,同时在家乡设立书屋,“经术课徒”,“两郡三县之士争出其门”。辛性倡导和发起村里的多项重大公益事业,都得到了族人的积极响应。辛性一生写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章,著有《退省斋语录》一书,时任丰城县令汤鼎烜(萧山人)为之序,今已失传。
从炙热的阳光下走入阴凉的巷道中,凉热两重天。街道空旷而寂寥,很难看到行人。年轻一代不甘于山乡的寂寞,背井离乡远赴城市,去开创新的生活。留守在家里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山里人热情而不设防的秉性,见到生人,便递上满满一碗清香微咸的擂茶,用纯朴的乡音,娓娓讲述村庄的往事,感慨创业守成的不易。
(资料来源:《柿源辛氏族谱》及《蕉坑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