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爸爸妈妈从自己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都会怀着一个美好的憧憬,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智慧、优雅、多才多艺,将来能有一个丰盛的人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父母都希望孩子从小能够多学一些本领,才能在未来更有优势。
于是成千上万的孩子们学习钢琴、小提琴、古筝、吉他、芭蕾舞、拉丁舞、民族舞、书法、国学、武术、跆拳道、柔道、空手道、唱歌、游泳、主持人、小记者……
这是一张写不完的清单,这是一段没有尽头的长征,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希望这样的时间和金钱的付出能够让孩子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不是智商,更不是才艺,而是是“情商”和“逆商”,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讨人喜欢的能力和失败后快速恢复的能力。
让我们翻看一下前面那个长长的清单,好像没有这一条啊?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阶段,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变化的节奏越来越快。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人的能力再出色,都无法成为孤胆英雄,都不能独自克服所有的困难,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要和其他人一起合作,才能达成目标,这就是我们的孩子要面对的挑战。无数的理论和数据证明,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特别是从重大打击中恢复的能力(逆商),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有效构建和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一环。所谓社会支持系统,是指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朋友圈子,取决于他能给自己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圈子,取决于他能从朋友圈子得到什么样的帮助。这个能力比学历、财力、体力、美丽重要的多,这就是人格魅力。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建立友情的能力,并不是要让孩子认识几个富二代或官二代,长大后能够给自己提供某种资源。这时候建立的友情基本上不可能维持到那么长远,但这种友情可以让孩子的童年更快乐、更健康,更重要的是,这种从小养成的建立友情的能力,能帮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获得更多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天赋和潜能。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就像生理特征会遗传一样,父母的性格特征也会遗传。孩子的生理特征来源于父母的DNA,性格特征则来源于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要想孩子爱交朋友、会交朋友,父母先要爱热闹。在《我有友情要出租》这本书中,第一页就是小女孩咪咪的父母与同事一起到森林中考察,看起来条件很艰苦,设施很简陋,但是大家一起搬东西、搭帐篷、聊天,神态轻松而自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一群乐观随和的人,咪咪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自然学会了交朋友的能力。《深蓝的艾莉》中,深蓝色的艾莉嫁给了金黄国王,他们的深蓝色女儿嫁给了红霞王子,绿色儿子娶了金色公主,爸爸妈妈把喜欢新奇变化的性格特点传给了子女,也把追求幸福快乐的能力传给了他们。爸爸妈妈和孩子在家里要经常互相开玩笑,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找到快乐的因子。不要在家里过度强调秩序和规则,太乖的孩子不容易交到朋友。父母要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朋友的聚会,最好是三五知己轻松愉悦的聚会或游玩,大家在一起聊天、开玩笑,搞一些无伤大雅的恶作剧,甚至小小地捉弄一下孩子,让孩子习惯热闹的场景。父母要鼓励孩子在家里开“party”招待同学和朋友,人数越多越好,年龄小的孩子父母要全程做好招待工作,年龄大的孩子父母完成准备工作后要主动回避,把空间全部交给孩子们。如果孩子们的活动把家里搞得一片狼藉,父母也要开心地接受,不要责怪孩子。孩子们其实根本不在乎谁家的房子大小,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他们要的只是一个轻松自在的狂欢空间。哪个孩子的父母最开放、最热情、最幽默,他(或她)就更容易受到小朋友的欢迎,人缘自然就好,投桃报李,其他人搞活动的时候就会第一个想到他(或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父母会经常提醒自己的孩子:“那个小胖子爱打人,离他远一点!”“那个穿名牌的孩子是住别墅的,很傲慢,不要和她玩!”“那个小孩身上很脏,不要让他把你的衣服搞脏了!”等等等等,其实这样是好心帮了倒忙,成年人喜欢用自己的判断标准去为孩子预先设置一些框架,其实在孩子的眼里,这些东西都看得很淡,我们说的“童真”,就是这个意思。不为孩子交友设置太多的框架,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多元化价值观。在绘本《深蓝的艾莉》中,艾莉最喜欢深蓝色,深蓝色也非常漂亮,可是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深蓝色,那该是多么的寡淡无味啊,生活在深蓝色的世界里的艾莉,很少有人和她聊天,这让艾莉非常无聊,因为艾莉是一个爱聊天的女孩。当艾莉的世界有了金黄色的国王,才充满了活力,深蓝色与金黄色的撞击,迸发出惊艳的美丽,而他们的孩子更是组合出了绚烂的七色彩虹。没有差异就没有美丽的世界,可是这些差异并不妨碍艾莉依然深爱着深蓝色。在绘本《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中,小绿鼠开始一心想和老鼠交朋友,可是别的老鼠都是灰色的,不愿意和绿色的老鼠交朋友,小绿鼠只好去找绿色的动物交朋友,可是别的绿色动物又认为和它不是同类,不愿和它交朋友。好不容易和一只绿色的大象成了朋友,大象却是因为害怕暂时变成了绿色,现在又恢复成了灰色。可是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大家是朋友,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有的孩子只喜欢和固定的几个“死党”一起活动,也许他们有共同的爱好、成长环境或价值观,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过于封闭的小团体时间长了容易和其他人疏远。家长要引导孩子扩大交友范围,鼓励孩子和不熟悉的同龄人交流,包容不同特点的朋友,孩子的眼界才能更开阔。在绘本《芭蕾舞女孩和王子》中,九个女孩每天一起跳芭蕾舞,她们很熟悉,也很快乐,当丽娜老师为她们带来一个男孩子一起跳舞时,她们从美好的憧憬到现实的失落,对小男孩产生了排斥,在丽娜老师的坚持下,她们接受了他,欣赏他的不同之处,和他快活相处,直至最后演出成功。框架太僵硬,边界太清晰还会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难以主动和他人交往。在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中寂寞的大猩猩身边一直都有小老鼠、猎豹、狮子、斑马、鸵鸟、犀牛、兔子、大象在活动,可是它只看到小女孩咪咪,因为只有咪咪是主动找它玩的,如果大猩猩能主动去找别的动物玩,他就不会那么寂寞了。打破框架最好的方法就是模仿别人,因为模仿是对另一个人最大的恭维。只要是善意的模仿,被模仿的人都会很开心,模仿意味着认同,我们都愿意和喜欢模仿自己的人交朋友,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和乐趣。一个喜欢模仿别人的人一定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人。《我和你》中小猪和小兔子互相模仿画画、装扮、游戏,开心得不得了。不要把孩子搞得太整洁。有的家长,特别是妈妈,喜欢把孩子打扮的非常干净漂亮,头发一丝不乱,衣服一尘不染,孩子的书桌、床铺也要求收拾得整整齐齐,认为这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实孩子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年纪,不是追求整洁的时候,要求孩子保持衣服干净,会导致孩子不能全身心地参与游戏,也会影响和他人的交往,就像没有人喜欢和穿着长衣长裤的人一起游泳一样。太整齐的书桌和床铺会阻碍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影响孩子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保持整洁的习惯随时都可以学会,而创造力和想象力却只能在特定的时期培养,过时不候。干净和邋遢怎样才是合适的程度呢?看看《两只小猫》中的小干净和小邋遢就知道了。学习不太好的孩子不一定就没有长处,爱吃零食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娇生惯养,孩子口中的“脏话”也许是他们的时髦用语,喜欢动拳头的孩子也许有一副侠义心肠,不要用父母的标准为孩子的朋友“贴标签”。比如:“你们班那个不太爱说话的孩子画画真好!”“那个爱出汗的小胖子踢球特别有天赋。”“那个坐在第一排的小姑娘虽然个子不高,可是唱歌特别好听!”一个能够随时发现他人优点,并且毫不吝啬地主动表达出来的人,一定是一个特别受欢迎的人。一个能随时发现他人优点的人,一定是一个能随时发现自己优点的人,也一定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比如有的男孩子周围都是女孩子,为了和小女孩交朋友,模仿小女孩的装扮,玩一些小女孩的游戏。这时家长要注意把握分寸,既要引导小男孩保持男儿本色,不被潜移默化造成性别认同出差错;又不能因为害怕小男孩女性化而刻意回避与小朋友的交往。对整洁的要求可以随着孩子的不同年龄调整,不能过早地用成人的标准来约束孩子。孩子就像一棵小树,如果过早地修剪枝叶,会妨碍他的生长。孩子们的交往,绝对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晴空万里,就一定会伴随着暴风骤雨,风雨过后,又会出现更美的彩虹。正如绘本《真正的朋友》中,两个孩子突然就扭打在一起,被老师拉开后依然没完没了,互相指责,乱翻旧账,谁都不愿在气势上输给对方。如果是两个成年人,这段友谊可能会就此终结,甚至一生都会老死不相往来,但是两个孩子的冲突就像三伏天的暴雨,来得疾,去得也快,转眼雨过天晴,两人又相约踢球去了。这是让我们成年人抓狂而又艳羡的友谊,我们都曾经拥有,却又被岁月夺去了。面对这样的场景,家长最好的选择就是退避三舍,视而不见,只要不发生大的危险就不要参与,连旁观都不要。一旦有一方或双方的家长在场,就会形成心理学上所谓的“参照物效应”,冲突双方孩子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就会有冲突之外的因素掺杂进来,妨碍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反而把事情搞复杂了。曾经有一个真实例子,某幼儿园放学时间,两个孩子不知为什么扭打在一起,恰好两个孩子的爸爸都来接孩子,见状互相指责进而扭打在一起,鼻青脸肿难分难解,旁人好不容易拉开,两人气咻咻地各自找孩子,却发现两个肇事者正勾肩搭背坐在椅子上品评谁的老爸更厉害,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家长不要怕孩子在交朋友时吃亏,一个总是占便宜的孩子会被群体孤立,就像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中的大老虎,不能总是扮演占便宜、欺负人的角色,要想长时间地维持友谊,就要形成相对的平衡。一个乐于吃点亏的孩子,往往是最受群体欢迎的。一个吃亏而自己又不觉得是吃了亏的孩子,小时候大家都喜欢和他(或她)一起玩,长大了大家都喜欢和他(或她)一起共事、一起合作,这种人格特征一定会帮助他(或她)获得巨大的成就。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上大学的时候每天主动打扫宿舍,同学很奇怪:“没有轮到你值日,为什么总是你打扫?”俞敏洪说:“我妈告诉我不要怕吃亏,吃亏是福。”后来他创办新东方的时候,去美国邀请当年的同学回国一起创业,同学立刻放弃了美国稳定的工作毫不犹豫地回国,原因就是对他当年每天主动打扫宿舍印象非常深刻,知道他是个愿意吃亏的人,每个人都喜欢和愿意吃亏的人一起共事。假如没有俞敏洪当年的“吃亏”,就没有后来新东方的成功。遇到孩子有矛盾和冲突时,家长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去帮忙,不要去评判,不要去指责,更不要升级到双方家长的矛盾,要鼓励孩子自己解决。如果孩子们闹冷战,家长要主动制造话题和机会促使双方和好。自己的孩子如果吃了亏或受了委屈,家长即使再心疼、再生气,只要对方孩子不是恶意的,家长就要淡化问题,重新解释和转换冲突的意义,鼓励孩子积极面对,用自己的智慧和判断主动去解决问题,把每次事件都看作孩子提高冲突处理能力的机会。孩子与同学或朋友一起外出活动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小额零用钱,鼓励孩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请同学喝水、吃零食、玩游戏等,心理学把这种行为称为“亲社会支出”,是提高孩子积极心态的好办法。孩子们的交友活动充斥着各种游戏,凡是游戏就一定会有规则,孩子们对游戏规则的认真态度有时会让成年人吃惊。有时为了一张纸片、一颗石子、一秒钟的时间争得面红耳赤,吵得不亦乐乎,甚至割袍断义,负气而去。这个时候,家长偷笑旁观即可,不要贸然介入,有的家长会指责对方孩子小气,有的会批评自家孩子较真,有得还暗中撮合恢复友情,这些都是不合适的做法。孩子们对游戏规则的尊重和理解,对他们的人生观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犹太人从小教育孩子要遵守法律,但不要墨守成规,所以犹太商人从来不违反法律,但他们非常擅长寻找法律的空隙获取商业利益。孩子们通过对游戏规则的制定、解读、执行、变通、妥协来学习彼此相处的方式,了解彼此的底线和边界。虽然孩子们对规则很认真,但是他们也知道,规则是为人服务的,只会一味死守规则的人,会越来越不被人喜欢。既会利用规则取得胜利,又不拘泥于规则而能包容对手的人,才是最受人拥戴的。在友情面前,规则是第二位的,在友情面前,规则也是有弹性的。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中,咪咪开始对游戏规则很熟,所以总是赢大猩猩,而且赢了后很用力踩大猩猩的脚,大猩猩被踩得很痛,又不熟悉规则,很是狼狈,但为了信守出租友情的承诺,只好咬牙坚持。后来大猩猩学会了规则,赢了咪咪,轮到它踩咪咪脚的时候,看到咪咪害怕的表情,却把脚重重地抬起来,轻轻地踩下去,因为它知道规则虽然很重要,但是友情永远是第一位的。老人在抚养孙辈的时候会比较娇宠一些,对孩子的行为比较容让。这些孩子在与刚开始与同龄人玩游戏时爱耍赖,当自己处于不利状况时,就不愿意遵守游戏规则,认为其他人也应该像爷爷奶奶一样让着自己,一旦不能得逞,就会发脾气或哭闹。很多老人这时会劝说一起玩的孩子让着自己的孩子:“你是哥哥(姐姐),应该让着弟弟妹妹一点。”或者主动帮忙,比如指责对方违规,偷偷告知其他小朋友躲藏的地点等,以为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孙子(或孙女)获得一些胜利,少发一些脾气。这种做法是在帮倒忙,与同龄人的交往和游戏,是弥补隔代抚养孩子身上不足之处的最好的方法。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受一些委屈,因为没有人会像爷爷奶奶一样处处让着他,但孩子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他完全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很快适应游戏规则,这对孩子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和提高。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同龄人中各方面都是最优秀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把孩子当作为自己增光添彩的道具。孩子们在一起游戏时,一定会有高低胜负之分。这个时候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表现不够优秀,自己面子上下不来,于是批评、指责孩子,把孩子和其他人比较,以为这样可以激励孩子,其实孩子最讨厌父母说的话就是:“你看人家孩子……,你看你……”。还有的家长会让孩子回避自己不擅长的游戏项目,只玩自己拿手的游戏,这些都是不妥当的。家长要清醒地认识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质和天赋,也蕴含着不同的潜能。比如剖腹产的孩子,由于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身体的某些机能与顺产的孩子相比会逊色一些。以平衡能力为例,大部分剖腹产的孩子在跳绳、溜冰、玩滑板等需要平衡能力的项目上会比较弱,这不是孩子不好,也不是家长的基因不好。孩子在这方面弱,在其他方面就会强一些,就像有的孩子记忆力特别好,有的孩子空间想象力强,有的孩子耐力好,有的孩子爆发力出众,等等。家长应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己成长,在游戏中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欣赏别人的优点,接受自己的不足,包容他人的弱项。这些都对他们未来的人生有重要的意义。让我们的孩子在友情的陪伴下,学会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更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