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临床经验方摘录

单味苜蓿(mù xu)能治肾结石

昨天你走之后,我才想起10年前曾治1例双侧肾结石病人,服药3月,既未见排出,复查时却都消失了。药只一味苜蓿,干品每日一两,煎水服。

苜蓿能溶解尿酸结石,见于叶橘泉的《本草推陈续编》,《国药提要》也作为治疗尿结石的验方介绍,但它是用鲜品捣汁蒸后服,每次1小杯,每日3次。

苜蓿是一种喂马的饲料,到处都有,有的地方还当作野蔬食用,我估计绩溪也会有的。如无人认得,那就只好找上海群力草药店了。此药我在临床用过,疗效可靠,因此,今天补写这信给你。(1985年6月14日寄侄书)

  • 治肾炎单方

最近有人告诉我一个治肾炎的单方,有1例肾炎病人,在安徽某医院内科治疗4年无效,服这个单方,1个月就好了,尿蛋白、红细胞完全消失,观察2年未复发。这个单方只三味药:

二两重的鲫鱼两尾,土大黄、生地榆各五钱,煎汁服,连服1个月。如你那里肾炎病人多,不妨观察一下看。(1981年4月17日寄侄书)

  • 五味子和垂盆草

五味子降酶是有效的,但有两个缺点:一是用量需较大,容易引起胃酸増多,有胃病的人受不了;二是有反跳现象,停药之后,即又升高。所以我不大用它。

用垂盆草治疗慢性肝炎,是医学科学院流行病研究所介绍的。他们治疗40例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降至正常的近80%,总有效率为90%,对消除恶心、腹胀,促进食欲,清利小便,效果较好;对麝浊度、锌浊度异常,亦有一定疗效。但对胁痛和肝、脾肿大无明显效果。作为一味配伍药,我也常用它。(1978年6月4日答侄书)

  • 银花与连翘作用并不完全一致

银花与连翘虽同为清热药,但除了清热这一点相同外,作用并不完全一致。例如,从降酶来说,银花就不如连翘显著,另外,连翘还有止呕作用,只是这些未为本草所录载就是了。(据家书)

01、组成

柴胡9g,茵陈20g,丹参20g,获术12,党参15g,炒白术20g,炙黄芪20g,淫羊藿20g,醋鳖甲30g,五味子15g,大腹皮20g,猪苓、茯苓各20g,泽泻20g,白茅根20g。

02、功效

培补脾肾,祛瘀化癥,利水消肿。

03、主治

肝硬化代偿失调所出现的水肿鼓胀、肝脾肿大。

04、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早、中、晚分3次服。

05、方解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表现出“虚、瘀”交错的病理特点。

一由脾肾阳虚,水不化津而致水液潴留,此因虚;一由气血瘀滞,血不循经,津液外渗,“血不利则为水”,而致腹腔积液,此因瘀,故方中重用补益脾肾之淫羊藿、参、术、芪和活血祛瘀之丹参、莪术等,以达到温阳化津和祛瘀以利水之目的。

同时,活血散瘀之品亦能改善肝微循环和解除循环障碍,而有消瘀散结、回缩肝脾肿大之功效。在此基础上,再用理气利水之大腹皮、猪苓、茯苓、泽泻、白茅根等,更有利于消除鼓胀腹水。方中更用柴胡、茵陈以调达肝气,清利湿毒;鳖甲以软坚消散;五味子以补益肝肾、酸收降酶。如此标本兼顾,各种药效有机结合,共奏消癥利水、恢复肝脏功能之功效。

06、加减

肝病虚损严重,肝功障碍,絮浊试验、血清蛋白电泳试验异常,可加培补脾肾之品,白术可增至40g,另加仙茅20g,女贞子20g,鹿角胶9g(烊化)。

经验证明,重用扶正培本、补益脾肾之品,证候和肝功化验、免疫指标都能得到相应改善,说明扶正补虚是降絮浊和提高血清蛋白的关键。

当然,虚与瘀是互为因果的,肝病虚损严重、抵抗力低下、微循环障碍又能因虚致瘀,导致肝脾肿大,形成癥积肿块;故在扶正补虚的同时尚须重用活血祛瘀之品。对此我一般是轻重药并用,加重丹参、赤芍、莪术药之分量。补虚与祛瘀多综合运用,只是有所侧重罢了。

07、按语

根据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和体征,我在临床上一般将其分为湿热未尽、肝郁脾虚、气阴两虚、虚瘀癥积4型。肝硬化代偿失调,肝脾肿大,腹水潴留,属于虚瘀癥积型,突出表现出虚瘀交错、虚实夹杂之病理特点。因此,在治疗上,多补虚、祛瘀综合运用,再辅以利水消肿。

西医认为,腹水的形成是由于血浆白蛋白减少,且伴有门脉压力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使血管中的水分外渗,形成腹腔积液。这与中医的道理有共同之处。

此外,鳖甲在治疗肝硬化腹水方中使用率颇高,值得研究。考《本经》谓其“主心腹癥瘕坚积,寒热,去痞疾息肉”。《别录》谓其“疗湿病,血瘕腰痛,小儿胁下坚”。甄权谓其主“宿食瘾块,痃癖冷底,劳瘦……下瘀血”。《大明本草》谓其“去血气,破癥结,恶血”。李时珍谓:“鳖甲乃厥阴肝经血分之药,肝主血也……鳖色青入肝,故所主者,疾劳寒热,痃瘕惊痫……皆厥阴血分之病也。”日华子云:“去血气,破癥结恶血”。

如此等等,可见本品入肝经,补阴血,去瘀血,消癥瘕;水陆两栖,又能利水,故本品与肝硬化腹水“虚、瘀、癥、水”的病理特点相适应。现代研究表明,鳖甲含有动物胶、角蛋白、维生素D及碘等,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起到软化肝、脾的作用,并能提升血浆白蛋白,故对肝硬化腹水有治疗作用。

通治一切头痛(正、偏头痛)。

当归5克酒制,川穹5,白芷5,羌活5,防风5,杭菊花2.5,蔓荆子5,麦冬5,独活5,黄芩5克酒制,细辛5,甘草2.5,

加减法:左边痛,加:红花3.5,柴胡5,龙胆草3.5,生地5,

右边痛,加:黄芪5,葛根5,

正额上眉棱骨痛甚者,加:天麻2.5,半夏5,山楂5,枳实5,

头顶痛者,加:蒿苯5,酒大黄5;

脑髓痛者,加:麦冬5,苍耳子5,木瓜2.5,荆芥2.5,

气血两虚,常有自汗者,加:黄芪7.5,高丽参5,白芍5,生地5.

生姜为引,水煎服。

病例:1,王某,42岁。几年间左边头痛,时好时犯,犯则初觉隐隐作痛,后愈痛愈重。严重的时候,

觉头部如裂,不能忍受。经用本方治疗,一剂觉轻快,二剂大轻,三剂即告痊愈,多年过去,没有再犯。

2, 王某,40岁,患头痛。眼珠发红,脉象弦紧,服用本方一剂即愈。

本方是从《寿世保元》、《针灸大全》参考研究所得,多年来收治很多头痛病患者,运用本方

(临床按症加减)均治疗成功。故而,特把我学到验证到的经验秘方与详细用法、验案献出来,希望能为更多患者造福。

痹证——桂枝芍药知母汤合活络效灵丹/三痹汤加味

赵守真医案

康某,经商外地,善于理财,凡利所在,不问寒暑,冒风露以行,是以所积日富。1946年冬经商于零陵,中选突发风湿关节病,不利于行而返归,询治于余。翁身沉重,手足拘急,关节痛处微肿,走注疼痛,如虎啮,如针刺,夜间增剧,刻不可忍,有时发寒热,但无汗,脉沉紧,舌苔白润,气短难续。此即《内经》所云“风寒湿痹”之候。

稽诸古人叙述痹证最详者,莫如秦景明氏,其谓:“风痹之证,走注疼痛,上下走注,名曰行痹;寒痹之证,疼痛苦楚,手足拘紧,得热稍减,得冷愈甚,名曰痛痹;湿痹之证,或一处麻木不仁,或四肢不举……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又《金匮要略》更详叙其方证:“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按翁病虽与秦说三证相符,而尤切《金匮要略》之所说,自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适应。但其夜病加剧,则又兼及血分,宜与张锡纯氏活络效灵丹配用,庶能统治诸侯而免偏颇。且风湿蕴积日久,寒邪深入筋骨,等闲小剂殊难胜疏筋活络,逐寒祛湿之重任,故大剂猛攻以作犁庭捣穴之计,始可一鼓而奏肤功:

桂枝45g,芍药45g,麻黄18g,附子24g,知母12g,防风30g,当归30g,丹参30g,乳香15g,没药15g,苍术18g,白术18g。每日1剂,酒水各半煎,分早、中、晚3次服。

夜间汗出通身,痛楚略减。又续进5剂,兼吞小活络丹,每次4.5g。夜间均有微汗,痛遂减轻,脉见缓和,手足能屈伸,关节肿消,尚不能起床。然以其人思虑多,气血虚,乃师“攻衰其半”之旨,改拟攻补兼施之三痹汤,并加防己、蚕砂、海风藤、银花藤等疏络活血药,1日2剂,时历兼旬,遂得步履如常。再用十全大补汤加龟、鹿、虎三胶轮服,逐次复元。

点评:风寒湿痹初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活络效灵丹逐寒祛湿,舒筋活络,攻邪为主;继以三痹汤加味攻补兼施,终用十全大补汤加龟、鹿、虎三胶交替轮服,则系补虚为主了,用药初、中、末层次分明,逐步移形换法,堪称范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