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使命篇》第五十五讲:员工是最重要的资产 2024-07-28 17:31:39 55是时候对前面的内容做一次总结了。其实任何管理阶层在阅读或学习这些方法时,总会点头赞同。不过,真正付诸行动的却少之又少,唯有当工作、团队遇到重大转变威胁到『胡萝卜』与『棍棒』的效力时,管理阶层才愿意开始不再光说不练,比如面对今天的90后,甚至95后时。经理人之所以不愿意面对现实的原因,其一是他们在管理心态上对权威与权力混淆不清。不论是在商店现场的体力劳动者,抑或知识专业人员,他们对工作者责任的需求都被经理人视为是在权威上的退让,经理人认为他们的权威会因此而渐渐受到损害。谷歌的工程师们曾经因此向拉里.佩奇先生抱怨,直到“氧气计划”的出现,谷歌才找到了一种平衡经理人与工程师关系的做法。这并非管理阶层第一次遭遇到因为权威与权力混淆不清,而伤害到自己及组织的苦果。过去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混淆不清,那是关于组织结构的经验。在40和50年代,管理阶层普遍排斥地方分权化,认为会消弱高阶经营者,造成「高阶经营层的让位」。现在,经理人已经了解地方分权其实会加强管理,使它更有成效、更能执行自己的任务,反而带给高阶经营层更大的权威。前面提及的日本的经理人、IBM或更早的蔡司公司,都了解让工作者肩负更多责任、使他们更有成就感,将有助于加强管理阶层的权威。地方分权之所以能使管理阶层更有成效,是因为它让管理阶层能够专注于本身必须执行的任务上,把不应该由管理阶层执行、管理阶层做不好或花费管理阶层太多时间的事,交给更低阶层的来做。在今天的互联网企业,分权而不是授权也已经是一种常态了。过去的高阶管理层之所以排斥地方分权,还有第二个理由,他们担心这会引发对高阶经管层的高度要求。这种忧惧也可用来解释经理排斥对工作者及工作团队肩负责任。责任是非常严厉的监工。只要求别人负责任、自己却不负责任,是非常不负责的行为。除非工作者对公司的认真、责任感及能力有信心,否则,他不会为自己的职务、工作团队及工作社群事务负责任。他必须有信心上司了解自己的职务与工作,认为上司理所当然应该要提供他使工作有生产力所需要的工具,以及自我控管所需要的资讯。没有什么比一个懒散马虎的上司更容易快速熄灭部属热诚。员工期望并要求经理人能够使他们称职并有生产力、有智慧地做好工作。员工的确有权期望与要求一个认真、有能力的上司。如前所述,日本的工业工程师不会抱怨工作者抗拒、不合作、但他们会抱怨工作者对他们要求太高。员工不会期望上司是完美的,他们知道上司也是人;可是,对工作负责任的员工会要求经理人做好自己的工作:计划、设定目标、仔细思考优先要务、思考工作与任务的分配并设定标准。最重要的是,他们期望经理人为自己的工作及绩效负责任。最后,为使工作者有成就感,经理人必须把他们视为资源,而不是问题、成本或需要加以威吓的敌人。经理人必须使人员发挥长处,这代表要彻底的从人资管理转变为对员工的领导。《管理:使命篇》本书浓缩了德鲁克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管理思考,以其简洁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使命、责任和实务。被誉为“管理的圣经”。 彭信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骐骥资本联合创始人、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资深讲师,国家开放大学特聘专家与客座教授,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顾问。长期从事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与教学,培训真诚感人,语言幽默风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 赞 (0) 相关推荐 怎样做上司?怎样做下属? 怎样做上司?怎样做下属? 最好的下属是危险的,最好的上司是理想化,经理人要做怎样的下属,首先得清楚你有怎样的上司? 我应该做怎样的上司?我应该做怎样的下属? 好的上司与好的下属是相辅相成,一个不愿接受 ... 《管理:使命篇》第二十五讲:利润目标 27 在上面的几篇文章中,我们相继谈到了企业的七大目标.事实上,也唯有慎思及设定上述七个重要领域的目标后,企业才能接着处理"我们需要多少利润的问题",因为上述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都包 ... 《管理:使命篇》第十五讲:我们的业务应该是什么? 17 思考"我们的业务将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针对预期的变化做调整,也就是延伸及发展现有业务. 但是,管理阶层还需要思考"我们的业务应该是什么?"有什么机 ... 《管理:实务篇》第五十五讲:六顶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 很多决策的著作都告诉读者:"首先,要找出事实."但是能做出有效决策的经理人了解,很多方案都不是根据事实而来,而是从见解而来,这些见解都是有待证实的假设,也未经事实验证. ... 《管理:责任篇》第五十五讲:起飞的两条“跑道” 起飞的两条"跑道" 成长政策就是企业政策,与其它任何企业政策并无不同.它需要目标.优先次序与策略.更重要的是,它需要合理的.根据企业的客观现实.市场与技术,而非根据财务幻想制定的成 ... 《管理:实务篇》第二十五讲:突破职场瓶颈 突破职场瓶颈 经理人发展注重个人,重点在使个人的能力,优点全数发挥,获致个人的卓越成就.外力无法激发一个人自我发展的动机,动机来自内在.但是上司,公司却可能误导一个充满斗志的人,阻碍他企图自我发展的动 ... 《管理:实务篇》第十五讲:定义工作的内容 组织给经理人的工作并非可独立完成的工作,而只是助理工作. 接着说职位设计的陷阱,第三个:组织给经理人的工作并非可独立完成的工作,而只是助理工作. 话说每当我问及一名管理者的工作内容时,十有八九都告诉我 ... 《管理:责任篇》第二十五讲:移动迷宫 自绝于顾客和市场 还记得电影<移动迷宫>吗?一座迷宫的围墙将世界分成了内外两个,里面的人有的拼命挣扎,希望能够早日突破牢笼,有的则早已麻木并安于现状,甚至已经不再去思考外面是怎样的,因为里 ... 《管理:责任篇》第十五讲:小企业的策略 小企业的策略 即使是规模更小一点的企业,也需要有策略:事实上,它们也有可以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策略. 我们先来看一个经典的案例:美国各大城市四周的郊区,一般是房地产经纪人充斥的地方,其中大多数人只能勉 ... 《管理:使命篇》第二十九讲:重新定义工作 31 您是做什么工作的?您为什么要做现在的工作?您是怎么理解手头的工作的? 这三个很有力量的问题值得每个人去思考,因为工作即可能是带来很高成就感的,也可能是完全乏味.吃力.极度枯燥无聊.这显示工作带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