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药药性——苍术

苍术

【名称】苍术

【别名】仙术,赤术,马蓟,青术,南苍术,茅苍术,

【归经】温,辛,苦。归脾、胃、肝经。可升可降。

【分类】化湿药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除障明目。

【功效特点】本品芳香燥烈,能散能化,外可解风湿之邪,能化湿浊之邪,为祛风胜湿、健脾燥湿之要药,又可治眼病之 障外障、青盲夜盲,都具良效。

【功效作用】

1.祛风胜湿: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痹者,可与羌活、坊风、桂枝、秦艽等同用;属湿痹者可与黄柏、牛膝等同用,如三妙散、四妙散。

2.健脾止泻:用于湿邪困脾,症见脘腹胀满,大便溏稀者,常与厚朴、陈皮同用,如平胃散。

3.散寒解表:用于外感风寒,症见头痛昏眩,恶寒发热,无汗,舌苔厚腻者,可与荆芥、藁本、白芷等同用,如神术散。

4.除障明目:用于目疾内外翳障、青盲夜盲等证,可与黑芝麻或猪肝等同用。

5.燥湿化痰:用于痰湿咳喘,常与半夏、陈皮、炙百部同用。

【鉴别应用】白术与苍术,一类两种,古时通用,两者均能燥湿健脾,但白术又能补气、止汗、安胎,而苍术燥湿作用较白术强,且可发汗散邪,故脾弱之虚证多用白术,湿盛之实证多用苍术;止汗安胎用白术,发汗散邪用苍术。

【配伍应用】

1.配玄参:苍术燥湿健脾、升阳散邪;玄参滋阴降火、清热解毒。湿邪未尽,而阴液已伤之消渴证,其治疗若单养阴滋阴恐能助湿,而祛湿又存劫阴之弊,两药配用,以玄参之润制苍术之燥,以苍术之燥制玄参之腻,则健脾滋肾、养阴逐邪,两擅其长。

2.配厚朴:苍术苦温辛烈,运脾燥湿;厚朴苦辛温,除湿宽肠,性味从辛、从燥、从苦组成,两药相伍,消食且散痰湿。对有湿、有滞、有积者尤宜。湿除脾运、中阳得振,专解湿邪困肿,运化失司诸证。

3.配防风:本品辛散苦燥,外能解风湿之邪,内能燥湿健脾,炒苍术辛散性弱,偏于燥湿健脾,可配防风祛风燥湿,因“风能胜湿”之故,专治湿盛水泻;生苍术其辛散性强,配防风以祛风发汗,同治风湿痹痛,一能燥湿,一能祛风,合用则既燥又散,风湿两邪俱除。

4.配石膏:苍术燥湿,外散风寒,内化湿浊;生石膏性寒,清泻暑热,两品相配,一温一寒,刚柔相济,燥湿清热不伤脏腑正气,善治湿邪化热,取太阳阳明两经同治之意,用于暑温、湿温、壮热烦渴、身重溺短等证最宜。

5.配黄柏:黄柏苦寒,气味俱厚,性沉而降,以清下焦湿热为长;苍术味辛主散,性温而燥,化湿运脾,通治内外湿邪。二药均具雄壮之气,苍术得黄柏,二苦相合,燥湿之力倍增;黄柏得苍术,以温制寒,清热而不致损阳,二药相使相制,清热燥湿功效显著,常用于下焦湿热之足膝红肿热痛、足痿无力,或湿热带下、湿疮淋漓并见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等病证。

6.配香附:苍术芳香辛温,醒脾燥湿,脾阳健运,则可湿去痰消;香附乃血中之气药,调气疏肝,善解气郁,血行气畅,则胸胁痞闷诸证可解。两药合用,肝脾并治,舒肝理脾,主治肝脾郁结诸证。

7.配黑芝麻:苍术辛烈温燥,燥湿健脾;黑芝麻甘平,能补肝肾且润五脏。两药合用,一燥一润,相辅相成,健脾润燥,善治噎膈脘痞兼脾虚苔薄腻者。

8.配神曲:本品燥湿力强,湿去则脾胃得以健运,神曲消食和胃,两药合用,消食健脾功力增强,可治食积内停、湿阻脾胃,症见胸脘满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水泻,苔白腻等证。

9.配川椒:川椒善散阴寒,温中止痛,暖脾止泻;苍术则长于外祛风湿、内燥脾湿,功偏燥湿运脾。两药相配,温中燥湿使寒湿去、脾胃健运则泻可止,温中止泻力增,能治寒湿较盛之久泻、苔白厚浊等证。

【应用注意事项】气虚汗出者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用法用量】内服6~12克,入煎剂,或入丸散。

【来源产地】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苍术(茅术、南苍术)或北苍术的根茎。前者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南等地,以产于江苏茅山一带者质量最好,故名茅苍术。后者主产于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等地。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以秋季采者为好。挖取根茎后,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水或米泔水润透切片,炒微黄用。

【其它资料】

《本经》:“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生山谷。”

《别录》:“主头痛,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痛,……暖胃清谷嗜食。”

《药性本草》:“主大风痛痹,心腹胀痛,水肿胀满。”

《珍珠囊》:“明目,暖水脏。”

《用药法象》:“除湿发汗,健胃安神,治痿要药。”

《本草纲目》:“治湿痰留饮……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

《本草图解》:“宽中发汗,其功胜于白术;补中除湿,其力不及白术;大抵卑监之士,宜与白术以培之;敦阜之士,宜与苍术以平之。”

《本草崇原》:“白术性优,苍术性劣;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相兼,则相兼而用;如补多运少,则白术多而苍术少,运多补少,则苍术多而白术少。”

【备注】苍术、广藿香、佩兰均为芳香化湿药,具有化湿之力,用于湿阻中焦证。但苍术苦温燥烈,可燥湿健脾,不仅适用于湿阻中焦,亦可用于其它湿邪泛滥之症;而广藿香、佩兰性微温或平,以化湿醒脾为主,多用于湿邪困脾之症。

(0)

相关推荐

  • 苍术配伍与应用

    苍术配伍与应用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 苍术为茅科植物茅苍术.北苍术.关苍术的根茎.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功能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主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胸痞腹胀,食欲不振,呕 ...

  • 苍术与白术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基源与功效]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之功效. 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 ...

  • 【每日一对】——之白术 苍术! ...

    [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治脾气虚弱,脾虚积滞,脾虚饮停,痰饮,肌表不固而汗多以及胎动不安. [苍术] 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主治湿阻中焦证,风湿痹证,风寒挟湿表证, ...

  • 常用中药药性之玄参

    玄参 [名称]玄参 [别名]元参,重参,黑参,乌云参,馥草,黑元参, [归经]微寒,甘,苦,咸.归肺.胃.肾经. [分类]清虚热药 [功效]养阴生津,泻火解毒. [功效特点]本品质润多液,色黑人肾,为 ...

  • 常用中药药性——石斛

    石斛 [名称]石斛 [别名]金钗花,千年润,吊兰花, [归经]微寒,甘.归胃.肾经. [功效]滋阴清热,养胃生津. [功效特点]本品善清阳明虚热,为滋养胃阴之常用药,故为热病后期.津液被伤.余热未清常 ...

  • 常用中药药性——栀子

    常用中药药性--栀子 栀子 [别名]山栀子,林兰,山栀,木丹,卮子,支子,黄栀子,越桃,枝子,山黄栀,山枝子,黑山栀,炒栀子, [归经]寒,苦.归心.肺.胃.三焦经.沉. [分类]儿科常用药 [功能主 ...

  • 134常用中药药性歌括,你要的都在这里了,不要再麻烦去找了!

    常用中药药性歌括 一 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1 麻黄:麻黄温散,解表发汗,利水消肿,宣肺平喘. 2 桂枝:桂枝辛甘,解肌散寒,温经通阳,诸痹可痊. 3 荆芥:荆芥祛风,入肺肝经,透疹利咽,止血炭用 ...

  • 伤寒论96味常用中药药性详解

    伤寒论96味常用中药药性详解

  • 眼科最常用中药药性总结

    心经要药 黄连 味苦,性寒.泻心火.肝胆火,酒炒厚肠胃,亦去肠胃之湿热,止目痛明目. 栀子 味苦,性凉.佐黄连泻心火,亦泻肺火及小肠,清心胃,治火眼,凉心肾,去郁热,明目,炒黑凉肺胃. 黄芩 味苦,性 ...

  • 常用中药药性——鳖甲

    鳖甲 [名称]鳖甲 [别名]上甲,鳖壳,团鱼甲,甲鱼壳,鳖甲胶, [归经]咸寒.归肝.肾经. [功效]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功效特点]本品既能滋阴退热,治疗阴虚劳热.骨蒸盗汗.温热病后期阴 ...

  • 常用中药药性——威灵仙

    威灵仙 <[名称]威灵仙 [别名]铁脚威灵仙,黑须公,葳灵仙,葳苓仙,灵仙,老虎须, [归经]温,辛,咸.归膀胱经.可升可降,阴中之阳. [分类]祛风湿常用药 [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功 ...

  • 常用中药药性——丁公藤

    丁公藤 [名称]丁公藤 [别名]包公藤,麻辣子, [归经]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分类]祛风湿药 [功能主治]解表发汗,疏风祛湿,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