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热的日子来了,最需要注意这11件事
科普中国
中国科协科普工作官方微平台13小时前
昨天正式入伏,
一年中最热的日子来了!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40天“超长待机”
好多人希望夏天赶快过去
然而研究发现
夏天越来越长
也越来越热了
2021年2月19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发表在《地球物理学通讯》上的研究显示,从1952年到2011年这59年间,夏天变长了17天。
若气候变化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到2100年,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夏天将长达6个月,而冬天则会缩短至少于2个月。
研究还发现,2015年至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年,全球的平均温度增加了1.2℃,也就是说,我们的夏天越来越长、也越来越热了。
“入伏”后持续高温,空气湿度增大,各种疾病极易“扎堆”,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
入伏后要警惕哪些疾病?
1、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
2020年12月2日,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的年度报告指出,暴露于高温和热浪环境中,热应激以及中暑将加剧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清华大学等发表的首份《中国报告》指出,2019年中国的热浪相关死亡人数高达26800人,增长趋势相当显著,其中死亡率最高的前三个省份分别是山东省、河南省和安徽省。
2、使人倦怠
高温时,人体出汗多,体内的钙、钾、钠等微量元素流失增加;另外,暑热会使食欲减退,肠胃消化功能减弱,使机体摄入的营养减少,疲劳、易怒。
入伏后要注意什么?
1、心平气和
夏季酷暑,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平稳。
2、午后小憩
建议11点~13点睡个午觉,但是睡前不宜吃得过饱,午睡时间不宜过长,醒后不要立刻运动。
3、补充水分
每日补充足够的水分,约1500ml~2500毫升,出汗多则多喝,也不能喝得过多。还可以多喝蔬菜汤、绿豆汤等,多吃含水分较多的食物,例如蔬菜瓜果以及各种叶菜等。
4、冷食不宜多
食用太多冷饮或者冰镇西瓜,可能会刺激肠道黏膜,使胃肠道供血减少以及消化液分泌减少,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诱发腹痛或者腹泻等。
5、谨慎食用凉菜
盛夏时节,人们喜食凉菜,但若不注意清洁卫生,菜品中残留的细菌,在高温下迅速繁殖,可能会导致腹泻。
自制凉菜,尤其是凉拌木耳或者银耳,切记不要食用隔天泡制的。因为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长期泡发的木耳或者银耳,极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米酵菌酸中毒。
6、少食油腻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摄入过量的高糖高热量食物,不容易消化,增加肠道负担。
7、食物存放有技巧
吃不完的饭菜,要趁热(>60℃)放进冰箱,不要放凉再放,因为食物放凉的过程也容易滋生细菌。
8、科学运动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是,夏季温度高、体能消耗也大,过量运动可导致身体脱水或者其他损伤。应该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
一般推荐选择散步、骑车或者游泳等,还要避免在中午或者下午的烈日下运动,建议在室内或者气温不高的早晨和傍晚运动。
9、疫情防控
目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大家要积极接种疫苗,坚持“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
天气炎热也要科学佩戴口罩,切勿为了说话方便,将口罩拉至下颌、脖颈等位置,也不要把口罩挂在手臂上,因为这样会污染口罩内层。
10、防晒
利用太阳伞、防晒衣、防晒霜等做好户外防暑。
11、避暑
出门前,可以服用仁丹、十滴水以及藿香正气水或胶囊等防暑药品。
万一中暑应怎么办?
人体的体温波动范围很窄,人体细胞在37℃左右可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超过42℃,就会发生蛋白变性、功能失活,甚至细胞坏死。
人体处在高热、高湿环境时,散热障碍,体温升高,进而发生中暑。
轻者可表现为头晕、无力、恶心以及呕吐,重者可出现痉挛、晕厥、衰竭以及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高温中暑重在预防。
积极改善高温高湿的作业环境,完善隔热、通风以及遮阳等降温措施。户外出行时注意防晒,多喝一些含盐清凉饮料。
万一中暑了,治疗的核心是快速降温。
应立即脱离高温、高湿或者日晒的环境,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静卧,去掉衣物,帮助散热。轻症者,可予以含盐清凉饮料等,重者需要及时送至医院就诊。
本文专家:段洪刚,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