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梨花压海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树梨花压海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少女的面颊就像红苹果一样,她就要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洞房了。

“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意思翻译成为现代汉语词汇,就是这样说完了。这样也太不配合你们污污的想法了吧?!

既然大家嘴角的坏笑还停着,先告诉你这种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渊源太深,以至于我思考半天,到底是应该从谁说起。因为他们中的每一个都在历史上浓墨重彩,活了一辈子(还有只活半辈子的),却活了别人的几辈子那么多。对于海棠和梨花来说,没有选择的权利,毕竟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好,先说花,海棠花分春天开和秋天开两种。这里特指的是和梨花同在春天开放的木本植物海棠。而不是秋天开放的草本的秋海棠(有机会再单独说它)。

先看木本海棠开花的样子,花骨朵是渐变的粉红色,开了花则变白了。本文中涉及的调笑都是针对花骨朵。对于嫩=花骨朵没有人会说不能理解吧?

海棠蛱蝶图
宋画里画海棠都是沐浴春风中的样子,花枝具有动感,蝴蝶留恋花间,不止是在画花,像画被撩得羞怯的少女,是何居心?请往下看。

对,跟这肉嘟嘟,画着突兀腮红的唐朝女生很像。这个妆美不美?当时看还行,就像蛇精脸,现在还是有人喜欢的。但是潮流会变。

白居易 黄轩饰

记录唐代的女性出行、妆容和风情的描写,要看白居易,电影《妖猫传》里黄轩扮演白居易,太正义凛然了,想想他是晚年把身边小妾都找个可靠男人嫁掉,好好安置、安抚了的“尽职”“干爹”啊。这是他写的名篇《时世妆》。时世妆意思就是“流行妆容”,随时变动的、流行的造型: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

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

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其中的斜红不晕赭面状(妆),就是类似这种红得厉害的妆,在冷宫中与世隔绝的老宫女都不知道,这样的妆已经过时了。残酷啊,辜负了韶华。

至于杨贵妃是不是画这样的妆,她究竟长什么样子,白居易是通过李白的诗来想象。李白《清平调》三章,没有国人不知道。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其中“两相欢”,颇为露骨,但是两个当事人都喜欢得不得了。

所以,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弄一句更露骨的“限制级”:“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你若问,这不是讲的是牡丹花和杨贵妃比美嘛。跟我们要讲的主题有关吗?

有啊,唐玄宗在当时盛开着梨花的梨园,“命梨园弟子约格调、抚丝竹,促龟年歌,太真妃笑领歌意甚厚。”所以,梨花出现了。

钱选 梨花

古诗里以“梨花院落溶溶月”最有意境,又以“梨花一枝春带雨(梨花带雨)”最有柔情。要说梨花好处,我觉得就是花开得又多又盛,反而画中的梨花都是做了省略的,非要把日后变成梨柄的花梗表现出来,跟真实的梨花盛开有差距。

钱选 八花图

钱选的八花图,画的应该是自己家园林的植物写生。我辨认过从右到左的种类:苹果花(花朵比较大,当时最名贵)、梨花、杏花(红色花托)、柑橘花、海棠花、单瓣栀子花、月季花、水仙花。

这些都闻着香香的花中,唯一只有海棠花不香。就像张爱玲不知哪里听说的人生三大憾事:海棠无香,鲥鱼多骨,红楼无尾。

但是,海棠花色开篇已经说了——够粉嫩、饱满、想摸一把、吃个豆腐。而且有娇憨之态,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这可是不得了,海棠和“睡觉”的关联坐实了。

据说,当时有个景点,就是把宫里才有的海棠花树并排种着。开花的时候,两树的枝干交叠,粉粉的如绣幄,连理枝则如鸳鸯柱,美名“秦树”,赏花的人慕名而来,就是为了求欢好,根本就不忌讳,更别提害不害臊。

正如有人评李白《清平乐》系列是“喉间有寒酸气者读不得”一样,所谓风流韵事,是先有韵事,才算风流,可惜很多男性都止步于风流,只能流流哈喇子。

苏六朋 太白醉酒图,说是李白醉了,让贵妃磨墨,高力士脱靴,因此李白被高力士记恨。

海棠花到了宋代成了普及型的花树,非常流行,有人专门做了《海棠谱》,那时候讲究从成都引海棠佳种,所以又名“西府海棠”,写书的人还埋怨杜甫,住的地方离成都浣花溪的景点那么近,居然没有颂吟过海棠!我心想,这人还真是不懂“亡国恨”啊,杜甫见到海棠肯定会啐口吐沫,这亡国的红颜祸水,害我落魄逃亡,还赞它做甚?!

至于苏轼,四川人,自然对海棠花格外上心,不单因为他浪漫,还有抹不开的“乡愁”啊。赏海棠于初绽,文人骚客惜花之情,苏轼将“趣味”变为“传神”,“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他心里想的是谁?没有美人迟暮的杨贵妃吧!当他要调侃好友张先在八十岁时迎娶十八岁小妾时,他心里冒出来什么来?年龄差34岁的唐玄宗和杨贵妃,张先风流只是托词。

他将梨花和海棠花,就这么自然的放在一起,而你有这么心领神会,坏笑着。

这不过是某一次赏花时,他见到的真实情境,梨花、海棠毗邻开放。就像清朝刘廷玑在《在园杂志》里写道:“过宿迁民家……小园梨花最盛,纷纭如雪,其下海棠一株,红艳绝伦”,此情此景,令他“不禁为之失笑”,那个“压”字,十八禁啊!

高凤翰 玉堂清供图,西府海棠与玉兰花的开花期相重叠,分别取“堂”、“玉”的谐音,配上牡丹的“富贵”,插花呈现的寓意为“玉堂富贵”。

传钱选 海棠双雀图,西府海棠的花瓣粉色并不均匀,所以也让诗人有了美人红腮的联想。

海棠果

海棠除了赏花,还能赏果。到了清代,迷你的海棠盆景成为案头雅玩。园林种海棠主要是引鸟,听音得鸟趣。

沈周 折枝海棠图

沈周太正经了,妆合胭脂作晓妆,富于颜色吝于香。哪像才子唐寅在《题海棠美人》中道: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萧瑟卧听海棠花,泥汙(污)燕支(胭脂)雪。后一句有三个通假字,很多人不明白,现在应该明白苏轼说什么了吧?海棠花未开时带胭脂,花开后变白类似雪,随风飘落在泥中。有没有黛玉葬花的悲情?

本文作者:芷愿
(0)

相关推荐

  • 岁时的轨迹(65)二十四番花信风《6》春分三候花

    岁时的轨迹(65)二十四番花信风<6>春分三候花 二十四番花信风<6>春分三候花 雪岸 无题(咏唱千年犹未尽) 何来廿四花信风.深谢苍天造化功. 咏唱千年犹未尽,词情诗意沐其中 ...

  • 今日所记

    今日所记

  • 垂丝海棠花开,娇艳欲滴,植物园的海棠花开了,一起去看看吧

    图文原创 作者:小鼎无名 不知不觉,已是阳光满地的四月,春天里让人感觉一切都是美好的,花花草草都要参加选美比赛一样,纷纷把自己打扮的那么好看. 离家不远的地方就是一个公园,我们这里是山东,属于北方,竟 ...

  • 海棠红

    前日专门去了趟明城墙遗址公园 虽然明知道梅花的花期已经过了 但季节大好 肯定还有很多可看的 梅花确实没几朵 但看到了万紫千红 尤其是几树海棠 满缀数不清的花 花多而密集 长柄飘飘非常的好看 而且 这海 ...

  • 春来谁不爱海棠

    小时候看到"一树梨花压海棠",以为诗人偏爱梨花多于海棠:也会想到梨花的美,想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盛景. 后来知道了"忽如一夜春风来"不是真 ...

  • 海棠有花骨朵了上什么肥好呢?做好了,花就能开得多!

    [铭心]:铁杆海棠有花骨朵了上什么肥好呢?花多多二号可以不?就开了一朵,剩下的还没开. [沉默是金]:可以的,喷来的快,花多2号,磷酸二氢钾都可以用,就是姑朵冒红了就停止喷了,还没开多的时候喷. [铭 ...

  • 【西南作家七夕专刊】宋曙春/七夕海棠夜雨

    西南作家散文 七夕海棠夜雨 宋曙春(吉林) 七夕之夜星光迷离,牛郎织女在这碧蓝的天幕上,款款地走过鹊桥来相会了. 这凄美的传说,几千年来总是打动人心,若在这夜里,忽有微风吹来一阵小雨,花瓣随风而舞,定 ...

  • 一树梨花压海棠

    一树梨花压海棠 公园的海棠 天,不知不觉长了许多:五点多钟,隐约还能看见一点夕阳的残晕. 回家第一件事,是跑去院子里看花呀.梨花开满了枝头,一朵一朵,多得数不清呢.冰清玉洁的花瓣,趁着花蕊数点嫣红,美 ...

  • 三月花事

    三 月 花 事 文/王明 生机勃勃的三月,最是让人长精神.惊蛰的风雷,春分的雨,就把大地弄得闹热起来.春雷殷殷,万物甦醒.最有趣的是伴随着雷声,风开始温柔起来,风有了颜色,也换了面貌,风也和光紧密地拥 ...

  • 带娃郊游最全“春花图鉴”:认30种花读30首诗,给孩子一整个春天的美!

    (选自<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 小林丰 图/文 蒲蒲兰出品) 图画书里的一片春光烂漫,是否让你心动了? 走起走起,带娃走进比图画书还要浪漫一百倍的大自然吧! 特别感谢<外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