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式中山装与孙中山式标准中山装有什么不同?
毛式中山装与孙中山式标准中山装有什么不同?
有奖励写回答共4个回答
女郎亦是女狼
TA获得超过8715个赞
聊聊关注成为第322位粉丝
1、起源不同
孙中山式中山装其中一种说法起源是: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时,有一次,他将一套已经穿过的日本陆军服拿到亨利服装店请裁缝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后仍有点像英国军制服。
但在便服中,它既非“唐装”,更非“西装”,店员便为之起名为中山装。当时的中山装背面有缝,后背中腰有带,前门襟钉9个纽扣,上下口袋都有“胖裥”。
为毛泽东设计服装的田阿桐看到毛主席身材高大魁梧,一般的中山装,难以很好地展示伟人毛泽东的风采,必须作适当的改良。传统的中山装领子比较窄,根据毛主席的体型、神态和身为中国人民领袖的风采,大胆改进了原来的中山装,起名“毛式中山装”。
2、款式设计上不同
中山装的样式其基本形制是:立翻领、四个有笔架形袋盖的贴袋、袋盖上有纽扣, 前门襟有七粒纽扣、袖口有三粒扣、背部有腰带和开衩。
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山装虽然在款式上有个别的变动,但总体变动不大,主要的改动就是把七粒扣改为五粒扣;后背取消腰带、开衩;上口袋有褶裥式的贴袋改为平贴袋。
为毛泽东设计服装的田阿桐,根据毛泽东的体型把中山装上面两个衣袋的兜盖改为弯而尖,垫肩稍微上翘,两肩更加平整服帖。领子变化最大,领口加宽,翻领变得大而尖,完全改变紧扣喉部的格式。
衣服的前阔、后背做得略宽一些,中腰稍微收敛,衣服后片比前片加长一些,袖简稍稍提起,更显伟岸。
扩展资料:
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立翻领(最早是立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1、衣服前脸四个兜各代表礼、仪、廉、耻。
2、门襟五粒纽扣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试权,检察权,这就是五权分立。
3、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
4、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5、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山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