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我们努力的?
关于周老师的第一个问题。努力有没有用?上次我认为有了目标、方向和一定的专业素养,努力是可以让我们离成功更近一些的。
但是通过上次的课程周老师诠释之后,我又觉得,我们人在出生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多很大的差异。好像和是否努力,没有任何的关系。对于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说,好像是那句话,感觉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1993年夺得NBA总冠军后,已拥有3枚冠军戒指的乔丹开始觉得篮球生涯变得平淡,“没有什么可以挑战的了”。乔丹对于篮球的热情开始减退。
乔丹和父亲的关系很独特。他们既像父子,又像兄弟,他们会一起打高尔夫,聊天泡吧,甚至偶尔一起去小赌一把。
在父亲去世前一年,他们曾经讨论过关于打棒球的事情。他父亲对他说:“别再打篮球了,为什么不试试看,给棒球一个机会呢?”那正是他父亲教他的第一项运动。
父亲的离开推动了乔丹想要做些什么的念头。他的选择是在一片唏嘘中退役,半年后,他开始了棒球手的职业生涯。
乔丹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把对待篮球的认真和努力加倍带到了棒球场:他是棒球场上最努力的人。
这样努力的乔丹,是不是如某些大师所说,人生无极限,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很可惜,真的不是。1994年4月8日,乔丹首次参加职业棒球比赛。但一个赛季下来,他在参加的127场比赛中,击打成功率仅有20.2%;30次盗垒,114次被三振出局。在436次击球中只打出3个本垒打,50个有效击球。成绩徘徊在棒球运动传说中的挫败底线“门多托线”附近。
那两年的乔丹,那个在篮球场上宛若上帝亲临,却在棒球场内四处碰壁、灰头土脸的乔丹,他的手指上,没有戴着自己心中的冠军戒指?
我也曾经想过,假如人生可以再来一次,我会不会走同样的路?做同样的选择?答案是肯定的,对于当时的条件下,也就是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来说,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所以,重来其实也是一样的。
我们总是后悔一些事情,会说假如我当时怎样怎样,其实我们都是事后诸葛亮,就算再回到当时,我们依然会做同样的选择,依然还是当时的眼光和思维。所以,好像努力真的是没有用的。
乔丹几乎集中了所有人觉得可以成功的理由:为父亲出征的意志,对于胜利的渴望,无人怀疑的强大自制力,比别人都努力的投入,以及优秀的运动员天赋。但是这样也无法让他超越个人极限,成为棒球好手。一个人一辈子,也许只能在一个领域成为绝顶高手。
第二个问题,是谁让我们努力的?
第一反应是自己。老师说是天。
如果第一个问题成立,努力没有用,那么第二个问题呢?我们直接就什么也不干就好了。可是为什么我没有停不下来呢?之前我认为第一,我们要生存,吃饭,穿衣,有地方住。
第二,如果天天什么都不做,好像也没有什么意思。在接触心理学之后,认为人是个有灵性的生命,他从出生开始就是要不断的成长,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样。所以,人都是积极的,向阳光的,他要向上生长,去走向生命的圆满,同时还要追寻生命的价值,动物中只有人类需要价值,其它不需要。所以我们自己本身就具有这样的大脑程序,是出生就有的。
公牛队的主教练杰克逊所说:“我想打棒球的经验是让他重新回到篮球场上的原因,他理解他被赋予的天分,在(篮球)这项运动中,他如此与众不同。”你敢说,这不是一次伟大的成功?
问题三,你的生活是有谁造成的?
这个问题好像也不能简单地回答为自己。我觉得除了自己的选择之外,还有一些外界的条件推动。好像我们的人生很多时候都是个巧合。就像“事故”一样,当事故发生之后,来分析它,无论哪个环节断开,事故都不能发生,可是它还是发生了,每个环节还都不是同一个人,所以太巧了。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无论是“故事”还是“事故”,不也是很巧吗?在生命中出现的人,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就在那一刻出现,我觉得也只能用“天意”来解释。所以觉得老师的这三个问题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