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鸟谐趣】这种人海捕蝉方式 ,会不会带来次生的生态灾难?
深穴十载苦修炼,
趁夜羽化欲飞仙。
螳螂未及偷出手,
早被凡夫捉卖钱。
——《蝉若虫遭石首村民大量捕捉售卖》 水箱里不是小龙虾,是蝉若虫!就是在“阴巢地府”修炼了八九年,刚出土上树准备羽化成仙的“知了”!
这个树林里正在发生一场持续多日的浩劫,许多村民手持长竿网兜,不约而同各自为阵,趁着月黑风高,用照妖镜沿着每棵树的根部开始照射向上搜寻,直到目光不能企及之处,才把目标转移到另一棵树上,像篦子一样对整片树林进行地毯式的排查,成千上万的蝉若虫不断从地里涌现,还能来得及抖落身上的尘土,就被一把揪住扔进了有水的塑料箱中,享受着小龙虾一样的待遇,虽沐浴,不更衣,继而待价而沽。据当地村民反映,收购价60、70元每斤,然后集中运往北方或大城市,已知部分贩子收购了多大数千斤的蝉若虫,再由“总贩子”以吨位计运走。
蝉若虫是害虫,对树木有直接危害,但这种被以美食食材被消灭的方式恐怕是蝉若虫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刚出土的蝉若虫没有产卵繁殖能力,也就意味着这一批蝉若虫直接绝后了,在地下生活长达八九年的蝉若虫,如果经过八九年为一个周期的每年一次洗劫,是不是就完全灭绝了呢?害虫也是自然界食物链的一环,如果将蝉也吃成了珍稀物种,会不会带来次生的生态灾难呢?有没有专家出来走两步解释一下?总之这种灭绝式的捕蝉方式,看了还是令人感到不安的。
脱壳新蝉无意飞,
全身钢甲吓唬谁。
不待螳螂黄雀捕,
伯劳拈来尽兴归。
——2021.7.12《伯劳捕蝉》
深穴反思许多年,
趁夜复出仍如前。
枝头长鸣说知了,
无一忍耐到冬天。
——2020.9.2《蝉》
离开土地住高楼,
黄雀螳螂紧随后。
且歌一曲秋风远,
浑然不知夏去忧。
——2020.7.20《蝉》
几只刁蝉耐不住,
黄梅雨中倾巢出。
此刻天晴方觉吵,
才知今日已入伏。
——2020.7.16《入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