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墓出土,碑文填补了她的一段人生,学者:难怪正史不记载

710年,唐中宗李显去世,韦后准备效仿武则天。在这一严峻形势之下,临淄王李隆基在太平公主的帮助下,突然起兵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韦后一党,其中就包括上官婉儿,《旧唐书》中记载是“婉儿亦斩于旗下”。

传统史学界认为,上官婉儿尽管和太平公主有较好的关系,但却与韦后是一伙人,《旧唐书》记载的是“时昭容上官氏常劝(韦)后行(武)则天故事”,所以李隆基杀上官婉儿亦可以理解。

然而上官婉儿坟墓的出土,碑文却颠覆了历史,尤其是填补了她的一段人生经历,以至于有学者研究之后感慨:怪不得李隆基要杀她,因为这既是一个政治大敌,也和一个人极为相似。

2013年9月,在西安咸阳机场附近,考古专家意外发现了一座唐墓,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最终确定墓主人就是上官婉儿。尤为珍贵的是,在上官婉儿的墓志铭上,更有很多惊人的发现,足以颠覆过去的史书。

《新唐书》、《旧唐书》都记载上官婉儿和韦后关系密切,是武韦集团的成员(武是武三思),上官婉儿和武三思关系淫乱,所以李隆基才在政变中除掉她。然而,通过上官婉儿的墓志铭可以看到,上官婉儿和韦后一党的关系,可以用“势同水火”来说明!

在韦后的默许之下,李裹儿(韦后最宠爱的女儿,号称大唐第一美女)向唐中宗李显索要“皇太女”一位。所谓皇太女,就相当于皇太子,说到底李裹儿想要帝国的未来继承权。

如果上官婉儿和韦后关系密切,那么就应该推波助澜此事才对。但墓志铭上记载,上官婉儿四次上书反对,先是检举揭发,其次辞官不做,再度削发为尼,最后甚至“请饮鸩而死,几至颠坠”,以死相谏,差点就真死了,才破坏掉李裹儿的图谋。

上之,请擿伏(指揭露隐秘的坏事)而理,言且莫从;中之,请辞位而退,制未之许;次之,请落发而出,卒刀挫衅;下之,请饮鸩而死,几至颠坠。

显然,从这一记载中,清楚了可以看到,上官婉儿和韦后不仅不是一党,而且关系非常差!由于太平公主是韦后的政敌,所以上官婉儿应该是太平公主一伙的。

既然如此,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主要就是诛杀韦后一党,为何要杀上官婉儿呢?上官婉儿墓志铭的出土,揭开了真相!

《景龙文馆记》中记载,“( 婉儿)年十四,聪达敏识,才华无比。”上官婉儿是因为自己的才华,所以被武则天发掘出来,头婚是嫁给了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史料上记载,在嫁给李显之后,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等人私通,私生活非常混乱。

然而,上官婉儿是不是私通大臣,这个很难确定真伪,但上官婉儿的经历却真有被隐瞒的地方。根据墓志铭中记载,可以看到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的经历非常相似!

年十三为才人,该通备于龙蛇,应卒逾于星火。先皇拨乱返正,除旧布新,救人疾苦,绍天明命。神龙元年,册为昭容。

也就是说,上官婉儿在13岁时,被册封为唐高宗李治的才人,是武则天的“情敌”,这一段史书上没有记载,42岁时被册封为唐中宗的昭容,先后嫁给了唐高宗和唐中宗这两个父子皇帝。唐太宗册封武则天为才人,后来唐高宗起初册封武则天为昭仪,所以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的经历非常像!

相似于武则天的经历,而且上官婉儿的政治能力、地位和影响力能左右局势,说明上官婉儿即便成不了武则天第二,也会成为一股可怕的政治势力。所以,有学者感慨的认为,难怪李隆基要杀她,因为杀上官婉儿,既是防备出现武则天第二,消除了隐患,也除掉太平公主的一条膀臂。

让人疑惑的是,李隆基在杀上官婉儿时,为何太平公主没有阻止?其实很简单,太平公主估计不在身边,而且杀上官婉儿也不在政变计划之内,只是李隆基的临时决定,抓到就杀,一点也不怜香惜玉,根本就不给太平公主反应的时间。

上官婉儿是唐高宗才人的经历,按理说属于重要的历史,应该被郑重的记载于正史之中,为何正史中却没有这一段经历呢?其实很简单,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尽可能的削弱上官婉儿影响力,为此甚至“抹黑”她,而且如果正史记载此事,不免让人对比武则天,由此推测李隆基是有意杀她,这会影响李隆基的形象!

有趣的是,还有史学家认为,当时李隆基发动的是一场性别之战,除掉韦后、李裹儿、上官婉儿之后,很快就和太平公主火拼,得胜之后扶持宫中太监,同时压制女性,所以之前杀上官婉儿也是性别之战的一部分!客观的说,从武则天崛起开始,到太平公主被赐死,唐朝总体来说是“女人掌权”,说李隆基发动性别之战也未必没有道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