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学
说到“北大”,相信很多人眼前就会浮现出北京大学那座风格古朴、庄严典雅的西校门,以及校门上悬挂的那块由毛主席手书的匾额。鲜为人知的是,70多年前在山西长治城北现潞州区高家庄一带也有一所“北大”,即1946年1月5日在河北邢台成立,11月中旬搬迁至此的北方大学。将北方大学简称“北大”,并非我的创造,而是由来已久。
— 证章中的“北大”—
众所周知,北京大学的校徽是1917年8月由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请鲁迅先生设计的,标志中心的“北大”二字由三个人形图案组成,象征着学校乃育人之所。与北京大学的校徽不同,三晋红色收藏家杨宏伟先生藏有一枚北方大学的银质毕业纪念章,纪念章为长方形,一枚红五星将纪念章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北大”两个隶体字大方醒目,下方从右至左横排“毕业纪念”四字。
另外,杨宏伟先生还藏有一本1947年“解放煤矿”(即现石圪节煤矿)的会计凭证,其中有一份该矿到北方大学美术工厂购买颜料和毛主席像等物品的报销单,非常珍贵的是,这张单据上盖有北方大学美术工厂的印章,“美术工厂”四字从右至左横排,“北大”两字居中,并且做了美术处理,与北京大学的“三人”造型不同,而是将“北”字非常巧妙的嵌入到了“大”字之中。
《人民日报》报道截图
— 报刊上的“北大” —
1948年3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上刊登有一则题为《北大农学院元宵宣传春耕》的消息,消息开头用方括号标明“长治消息”。从《人民日报》的历史沿革中,我们可知此时的《人民日报》尚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的机关报。因此,报道中的“北大农学院”毫无疑问是北方大学农学院。值得一提的是,北方大学农学院1947年3月在长治内东华门长治农场(现长治文化艺术学校)成立,是北方大学迁址长治后成立的两所学院之一(另一所为艺术学院),同时也是北方大学七所学院当中在长治办学时间最久,影响也最为深远的学院。农学院实行科研、教育、生产三结合的教育方针,极大地推动了晋冀鲁豫边区农业、林业、糖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这从消息的内容“元宵宣传春耕”中亦可见一斑。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除上面提到的这篇外,尚有《北大财院停课三天,每天助耕八小时》《北大农学院家畜防疫队出发》等等。
北方大学旧址,范文澜曾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 回忆里的“北大” —
在北方大学师生的回忆中,他们也将北方大学简称为“北大”。比如,1946年底同光未然一同到北方大学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贵州省委副秘书长的汪行远在《我到解放区后在北方大学工作情况的“交代”》一文中回忆说:“范文澜谈安排工作时,开始他说打算扩大北大文工团,由张光年负责,要我协助……,1947年3月中旬,北方大学校部通知我说另有任务,要我立即回北大校部。”1989年4月,陈寰、韩辛茹等13名昔日曾就读于北方大学的学员到高家庄等地故地重游。文教学院学员陈寰在《忆太行 访太行》一文中说:“当年我和白鸿、周耀眉是坐牛车进村的。这次,我们十三名年逾花甲的北大校友却是乘旅行车来到的……,我们在北大校长范文澜工作和生活的楼前照了不少像。”学员王培德在《从中原军区到北方大学》一文中也说:“之后的十多年中,我再也没有见过北大的同学,大家天各一方,音讯断绝。但北大这段难忘的生活和那些令我时刻思念的同学却时刻浮现在我的脑际。”
这座教堂,曾是北方大学的大礼堂
— “北大”的影响力 —
由此可见,说“北大”曾在长治潞州区并非虚言,只不过此“北大”非彼“北大”而已。
北京大学如今是全国最好的高校,但北方大学当年也非同一般,她是中共在解放区建立的第一所规模较大、较为正规的综合大学。说她是“大学”,不仅仅体现在她的名字上,更在于她汇集了范文澜、尚钺、刘大年等一大批享誉中外的社会名流,学员籍贯几乎涵盖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甚至东南亚国家的许多华侨也慕名而来;说她“综合”,是因为她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不但设置有行政、文教、财经、工、农、医、艺术等学院,而且还有专门的研究室,成立有剧团,建有兽医院、糖厂、染料厂等实习工厂;说她较为正规,是因为她与之前抗大、陕公等校不同,不仅学制明显延长,而且缩小了政治教育在诸多课程中比例;说她规模较大,是因为她在校学生有1400余人,校部和各学院不得不分处高家庄、张庄、马厂、安阳、安昌、市区等几地办学。难怪著名历史学家刘大年在谈到北方大学的历史地位时会给出这样评价:“北方大学在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史上是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值得记上一笔。”
1948年9月,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从此,诞生于抗战胜利之初的北方大学在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后,再也不复独立存在,但是她的影响却没有随着校名的消失而中断,从她那里繁衍而生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歌剧院、中国舞剧院、华北医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至今依然在我国发挥着重要作用,产生着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