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可以作为中国书法史的开端,你知道为什么吗?
甲骨文是目前可以见到的最早的成熟的中国文字体系,其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是距今约三千四百年前的商代遗物,学术界普遍认为商代甲骨文可以看作中国书法史的开端。
甲骨文在线条、笔法、结字、章法乃至总体风格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具有着稳定的空间结构,郭沫若在《殷契萃编·自序》中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技欲其精,则练之须熟,今世用笔墨者犹然,何况用刀骨耶?”他认为“足知存世契文,实为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据董作宾先生《殷人之书与契》和《安阳侯家庄出土之甲骨文字》两文所载,在甲骨文笔画刻漏处,可以发现商人刻画甲骨文,是先书后刻,从书法角度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后世书法的用笔、章法、结字诸要素。从用笔角度来看,殷商时期刻工运刀如用笔,表现出某些书法的用笔特征,同时,在甲骨文中又发现了用墨或朱砂书写的文字,这表明这个时期已有类似毛笔的书写工具。这些朱、墨书迹的用笔,起止均显锋芒,有轻重粗细变化两端尖、中间粗,可视为书法最初的用笔形式,也反映书写工具的柔韧性和表现力。章法上,甲骨文多为纵成行,横则有列与无列并存,疏密错落,变化丰富。结字上,既有对称美,又有一字多种结构的变化美,复杂的组合而呈现多样统一性,方圆结合,开合有度,表现出原始的书法艺术形式美。李泽厚说:“汉字书法的美也确乎建立在从象形基础上演化出来的线条章法和形体结构之上,即在它们的曲直适宜,纵横合度,结体自如,布局完满。甲骨文开始了这个美的历程。”启功先生谈到殷墟出土的甲骨和玉器上的文字“笔划的力量的控制,结构疏密的安排,都显示出写者具有精湛的锻炼和丰富的经验。可见当时书法已经绝不仅仅是记事的简单号码,而是有美化的要求的。”文字在甲骨文时代虽然还没有进入纯粹的艺术品阶段,但已经自发地显露了贞人的审美意识。
审美视觉中的刀味和笔味、金石气在甲骨文中等均有体现,在实践中,如何用毛笔去表现金石气成为当下的重中之重,以及如何将甲骨文中的行气灵活地运用进行草书也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商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史的源头,甲骨卜辞际合天人,其吉金铭文又贯通于书画天际心象,浑融一气,开拓出中国书法恢弘高旷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