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记忆之麦秸积

 华州记忆之麦秸积

作者:吉建军

华州产麦,麦秸成为麦子收割之后的副产品,对于农民们来说,麦秸是非常重要的生活资料而绝对不忍丢弃的。

往往在麦收之后,华州的农人们便把这些麦秸集中起来,堆积成小山包一样的形状,一座一座的,远远看去,甚是壮观。

当年的联合收割机还未曾涉足华州的时候,各个村里都有场面,脱粒碾麦完成之后,这些被基本榨干的麦秸,被就地堆在场面上,之后就陆续有人来收,那是一个懒洋洋的赶着驴车或者骡子车的农民,戴着蛤蟆镜,叼着猴娃烟,一副高高在上而看不上任何人的模样,他们从农民手中收下麦秸,转手运到造纸厂,赚取差价和运费。也有人把麦秸拉回家中,重新堆在前门口,作为引火之用。也有长久不拉走也不卖的,就这样堆在场里,甚至能留到落雪的时候。

麦秸积绝对是农村娃娃们的游乐场,爬上松软的麦秸积,在上面跳着蹦着,藏猫猫……非常惬意,当然也偶尔有从上面跌落下来,或者用火不慎点燃麦秸积的危险情况发生。

在麦秸积集中的场里学骑自行车是最合适不过了。场面宽阔,而且撞上松软的麦秸积,也不会有任何危险,所以娃娃们骑着自行车在麦秸积之间穿梭,半下午就学会骑车了。一个个半大小子,骑着比自己还高的二八大杠自行车,飞驰电掣,那份得意,比现在开着豪车兜风还要满足。

我们还喜欢在麦秸积里面藏一些东西:偷来的西瓜、杏还有不知从哪儿摘来的柿子。其中以柿子最为常见,当时的柿子只有鹌鹑蛋大小,我们便摘下来,藏在麦秸积里面,等上三五日,这柿子就“暖”熟了,吃起来就没有了绑嘴的涩味,也并不香甜,面面的口感。

有时候,这些偷来的东西放在麦秸积里就放忘了,直到好长时间才想起来,再去找的时候,要么果子已经腐烂了,酸酸的一股醋味,要么连麦秸积都被人拉走了。

在麦秸积中间藏猫猫是孩提时期最为有趣的活动了。当时看过电影《平原游击队》,里面双枪李向阳的老母亲去给游击队报信,就藏在了一个麦秸积挖成的洞里面。我们也学着电影里面藏猫猫,但是大家都知道这种隐藏方式,所以也很快就找到了。

而在麦秸积中间打洞也颇为有趣,这是属于我们的“地道”,一个麦秸积,从底部开始掏洞,最终能在底部形成纵横两条交叉的地洞,四个方向四个入口和出口,中间两条通道相交的地方比较宽敞,躲在里面打牌最惬意不过了。

麦秸属于软柴,家家户户都将其作为引火的材料,一根火柴就可以点燃,然后在上面放上硬柴,炊烟就升腾起来了。

现如今,随着联合收割机的普及,麦秸基本上都还田了,在广大华州农村,很少能看见麦秸积了。尽管这让我们很失望,但是从防火安全的角度考虑,绝大部分人还是支持麦秸还田的。

麦秸积已经退出农村的历史舞台,这个存在了不知几千年的事物,曾经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极大的快乐。

文章来源丨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丨吉建军

图片来源丨网络

整理编辑丨华州之家 好先生

(0)

相关推荐

  • 华州记忆:麦秸堆里打列子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麦秸堆里打列子 作者 鱼儿伞 小的时候,我家住在那所著名的曾经很辉煌.现在已经改头换面的 ...

  • 张书省:上世纪华县县委的​劳动•生活•娱乐

    邮箱:3125136050@qq.com 共和国成立十五年前后的华县县委机关 作者 张书省 20世纪60年代初的1961年到1965年,是共和国成立后的第十二年至十六年,刚初中毕业的十五岁的我,这个时 ...

  • 【东方诗苑】王刚‖家门前的小路——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

    我离开家乡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给我记忆最深的是门前的那条小路.是这条小路见证了我的童年,陪伴了我的成长,镶嵌了我对家乡的记忆. 刚记事的的时候,这条小路弯弯曲曲,大概有一米宽,高低不平,沟壑交错,盘延在 ...

  • 百姓看华州:坚守的华县农村习俗——少华山石门人家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石 门 人 家 作者  关中牛爷谢天祥 山中二日,老牛一直有探访石门人家的愿望.一大早, ...

  • 华州遇仙河畔的那片柿子林

    邮箱:3125136050@qq.com 故乡的那片柿子林 作者 一杯清茶       八十年代初,华州西南塬区遇仙河畔,柿树成林,红柿满枝,田间村巷,嫣红一片.遇仙河畔那片记忆中柿子林,红红的柿子却 ...

  • 华州大明镇:马场的记忆

    邮箱:3125136050@qq.com 马场的记忆 作者:何小勇 我在这里说的马场,位于华州塬上,是过去的华县大明公社马场大队,在桥峪水库下方约三.四里处.很早以前,马场到处都是乱石滩,久而久之,在 ...

  • 华州记忆:生产队在麦场房内挖出了一陶罐碎银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家的打麦场 作者 郝庆年 我家(莲花寺水峪村)的打麦场在村南城外,七.八分地,东边一小半是我家的,西边一大半是堂叔父家的.一年大多时间都种庄稼:秋季种玉米兼 ...

  • 华州记忆:挖知了

    挖知了 作者:吉建军 知了是最能代表时光进入仲夏的昆虫了.这是广大关中农村最常见的夏虫,也是最没有杀伤力的夏虫.而我们的仲夏,就是从知了开始的.进入阳历的六月末,知了就渐渐开始爬树了. 我们这些娃娃们 ...

  • 华州记忆:撵黄鼠的少年

    撵黄鼠的少年 作者:吉建军 华州人幽默豁达的天性,在言谈中就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遇到家里念书不好的娃娃,就半开玩笑半愠怒地说:"你念啥书哩?撵黄鼠去把你叫上!"念书和" ...

  • 华州记忆:村里的老槐树

    村里的老槐树 作者:吉建军 关中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一棵供人们乘凉.歇息.闲谝,集会的老槐树,在夏日黄昏饭后,老槐树底下聚集着一群"吃了饭,没事干"的农人们.他们抽着呛人的纸烟或者旱烟 ...

  • 华州记忆之村遛子

    华州记忆之村遛子 作者:吉建军 村遛子者,游走于乡村的各类人也.在我有限的孩童时期的记忆中,村遛子的印象并不十分深刻,但有幸也遇到过几个,成为这种游走于乡村的特殊人群的弥足珍贵的记忆资料. 我记忆中的 ...

  • 华州记忆:村里娃的早餐

    村里娃的早餐 作者:吉建军 我上小学的时候,农村包产到户刚刚落实,种粮人经历了长期哄不饱肚子的艰难日月之后,总算能够松一口气了,一年到头都吃上饱饭了!这是几千年来从来没有过.且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虽然 ...

  • 华州记忆:村里的小卖部

    网友粉丝福利 村里的小卖部 作者丨吉建军 现在村子里的商店,大都是超市的形式.在至少二十年前,超市在乡村是绝迹的,唯一能够买到日常用品的地方,是每个村都有的小商店. 这些小商店很好认,一般都是临街村民 ...

  • 华州记忆:我的太平峪情怀

    邮箱:3125136050@qq.com 我的太平峪情怀 作者 张发虎       华州五龙山东侧的太平峪,离我家五公里,是秦岭离我家最近的峪口.我和太平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地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