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师教您鉴定康熙青花瓷器的重要小技巧!
康熙时期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康熙青花的发色也很有特点,世称“色有五彩”。由于康熙青花除了早期的浙料外,多使用云南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炼精纯,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所以康熙青花有五个层次的色阶,即“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康熙青花瓷的工艺水平高,影响力较大,所以后仿的较多,一般有清仿和现代仿两种,清仿多为清晚期光绪时期的青花产品伪书康熙时期的年款,另一种则是当代为谋利而仿制的清康熙时期的产品。
青花瓷器自元代以来一直作为彩瓷的主要品种,发展迅速,到清康熙朝达到顶峰。康熙青花用云南珠明料烧制出翠毛蓝色调,其绘画采用分水皴技法,直接绘在瓷坯上,画面具有浓淡深浅的层次感,犹如水墨画一般。
康熙青花彩绘突出的创举就是将中国纯粹的书法艺术搬上了瓷器装饰的舞台,如在康熙时期的笔海上用青花料全文书写长篇的诗文赋词是这一时期的特有的现象。例如《赤壁赋》、《出师表》等被全文抄用。并且以当时盛行的馆阁体小楷写。每篇诗文的末尾均落有釉里红的印章,一件瓷器集书法、印章、诗词、制瓷工艺为一体,是多种古典艺术相结合的产品。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
康熙晚期,青花山水瓷画艺术更加精进,吸收了西洋画的技法,借鉴光线的强弱体现阴阳面,引进的西画技法如焦点透视之法、光影层次处理、色彩渲染处理等。
康熙民窑瓷器以青花瓷为主,与官窑瓷器相比,虽然总体质量逊于官窑,但在艺术表现上,它不受形式上的约束,且勇于探索,大胆创造将实用与观赏融为一体,绽放着旺盛的生命力。
由于清初“匠籍”制度的废除和“官搭民烧”制度的继续实施,使得优 秀艺人得到培养、优质原料可以官民通用,大大刺激了民窑工匠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力的促进了民窑青花的飞速发展,从而为官窑、民窑两相生辉奠定了基础。传世的康熙青花器中,民窑青花瓷不仅所占比例很大,更不乏有大量的精美之作。康熙民窑青花瓷器,发色娇翠清丽,图案题材丰富,堪称佳器,值得一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