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和:离开生活,艺术则无从谈起!

蒋兆和 《纪念刘和珍君》

126×82cm 1956 年

根据我自己的经历,我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生活的痛苦,我就想用画笔真实地表现穷苦人民的生活。我并不是站在人民之外的一个同情者或者人道主义者。对我来讲,离开了人民群众,离开了生活,艺术则无从谈起。

蒋兆和 《耍猴》

186×104cm 1942 年

知我者不多,爱我者尤少,识吾画者皆天下之穷人,惟我所同情者,乃道旁之饿殍。嗟夫,处于荒灾混乱之际,穷乡僻壤之区,兼之家无馀荫,幼失教养,既无严父,又无慈母:幼而不学,长亦无能,至今百事不会,惟性喜美术,时时涂抹,渐渐成技,于今十余年来,靠此糊口,东驰西奔,遍列江湖,见闻虽寡,而吃苦可当;茫茫的前途,走不尽的沙漠,给予我漂泊的生活中,借此一枝秃笔描写我心灵中一点感慨;不管它是怎样,事实与环境均能告诉我些真实的情感,则喜,则悲,听其自然,观其形色,体其衷曲,从不掩饰,盖吾之所以为作画而作画也。

蒋兆和 《日出而作》

173×80cm 1949 年

不摹古人,不学时尚,师我者万物之形体,惠我者世间之人情,感于中,形于外,笔尖毫底自然成技,独立一格,不类中西,且画之旨,在乎有画画的情趣,中西一理,本无区别,所别之为工具之不同,民族个性之各异,当然在其作品之表现上,有性质与意趣之相差,倘吾人研画,苟拘成见,重中而轻西,或崇西而忽中,皆为抹杀画之本旨,且中西绘画各有特长,中画之重六法,讲气韵,有超然之精神,怡然的情绪,西画之重形色,感光暗,奕奕如生,夺造化之功能,此皆工具之不同,养成在技巧上不同的发展,所以我对中西绘画,略知其所以长,且察其所以短,盖西画少气韵,如中画之用笔用墨,中画乏真实精神,如西画之油画色彩与质地等,二者之间,深有研求之必要,且中国画经历代之变迁,渐渐向于意趣而忽视形体,不重客观之同情,任其自己之逸兴,富于幻想,近于抽象,超于自然物象之精神以外,所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实则因诗而作画,非为作画而吟诗也。

蒋兆和 《倒骑驴》

203×138cm 1948 年

素性孤高,亦乃自惭,因为明白天高地厚,既无可登天之路,又无入地之能,生而不慧,学亦不敏,无将相之オ,无英雄之概,无鸿鹄之志,无君子之风,庸庸碌碌,渺渺小小,有我不多,无我不少、只得混迹于茫茫的沙漠之中,看看慢慢奔走的骆驼,听听人生交响的音乐,当炎威烈日的时候,好像不可忍受的残酷如苦蝉之哀哀的情调,又当月白风清的时候,又是怎样的一个悠扬婉转的歌曲,狂风暴雨的时候,又如怒潮一样的节奏,这些都是人生的音乐,更是万物中心弦所发出来的情调,于是我知道有些人是需要一杯人生的美酒,而有些人是需要一苦茶来减渴。

蒋兆和 《母亲的希望》

104×88cm 1954 年

各种人物的形神状态,虽然千变万化,但从生理上的解剖关系,以及内心活动反映在形体上的复杂变化,仍是有其规律可寻的。因为,一个人的神和态都是构成于一个形体之中,形体运动中的神态,是内心的思想活动的具体反映。我们只要从内心的和外形的两个方面联系起来分析,则不难理解形神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一体。

蒋兆和 《大负小》

108×61cm 1948 年

形与神的关系,虽然说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但不是孤立地去看哪一个方面。形是客观所存在的物体,神是内在思想所反映在形体上的生命。没有神而形则死,无以形而神不现,神是寓于形体之中,形是可供视觉的客观对象,这两者之间是辩证的统一。一切造型艺术的艺术观点和美学观点,都是应该从这里出发的。

蒋兆和 《流浪的小子》

117×82cm 1939 年

艺途坎坷,诚非虚语,数十年来,余之每一幅创作,均如在石缝中挣扎出来的一根小草,或在奔流中遗留在小道上的一块坚硬的石头。所经所历,无非是风吹雨打中度过艰难困苦的岁月。故凡观余之拙作者,皆可感到具有真情实感,呕心直言,而深得共鸣,因此不必一一赘述也。

蒋兆和1941-1943年创作的《流民图》(局部)画卷高2米,长约26米,全图共有100多人

(0)

相关推荐

  • 赵梅阳:蒋兆和——中西融合(2021年6月21日)

    赵梅阳:蒋兆和--中西融合(2021年6月21日) <赵梅阳:蒋兆和--中西融合>此文收录于赵梅阳<路遥知马力--开启感悟之门>总文集-第九十九子文集<登高壮观天地间&g ...

  • 【艺术长廊】张健荐:艺道和人道的结合

    蒋兆和(1904~1986年) 生于四川泸州.被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顾问等职.出版有<蒋兆和画集& ...

  • 蒋兆和:离开了生活,艺术则无从谈起

    文/蒋兆和(著名美术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根据我自己的经历,我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生活的痛苦,我就想用画笔真实地表现穷苦人民的生活.我并不是站在人民之外的一个同情者或者人道主义者.对我来讲,离开了人 ...

  • 这样的农贸市场设计风格才别具一格,是环境与生活艺术的结合!

    设计灵感究竟从何而来呢?农贸市场这个烟火味十足的场所,一般都给人"脏乱差"的刻板映像.要把农贸市场设计成为一件艺术品,需要怎样的思维和设计思路呢?设计灵感又都是从何处得来的呢?什么 ...

  • 禅的心灵境界,“空”的生活艺术

    禅是一种心灵境界,它是指导我们工作.生活.精神情绪的一种行为理念.同时也是一门使人放空身心,生活精简的行为艺术. 它是生活之禅.工作之禅.精神之禅的综合体现. 生活之禅,过惯了安逸日子,不妨让自动起来 ...

  • 似乱非乱,乱中有序#画 #传承文化 #原创 #手艺人 #古风 #写字是一种生活 #艺术 #手绘 #山...

    似乱非乱,乱中有序#画 #传承文化 #原创 #手艺人 #古风 #写字是一种生活 #艺术 #手绘 #山...

  • 世尚·悦 | 美学生活 艺术人生

    美,不是一种奢侈品,不需要华贵来赋予.不是镶金嵌钻,不是流连于声色权贵,也不是辗转于展会中.美,是能够给自己一个静下心来自我反省与感受的空间,是拥有对一切事物的美好的感知能力. 简洁 Concise ...

  • 林语堂 | 中国人的生活艺术

    ▲ 音乐与美文的跨界混搭,你有调,我有谱. 中国人的生活艺术 ◈ | 林语堂 01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 ...

  • 惨遭整容的课本涂鸦,原来是你不懂的生活艺术

    经常有网友调侃 "不怕学霸有文化 就怕学渣会画画" 还别说 每个上课开小差的学生 似乎都有灵魂画手的潜质 他们大开脑洞 给历史人物添上奇怪的"配件" 或换个奇葩 ...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惊石先生:《生活·艺术》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惊石先生在福建师范大学许书典大楼303教室进行了名为<生活·艺术>的专题讲座. 潘惊石先生首先从灵感的来源与由灵感而发的创作等方面着手,为学员们详细地解析了他的作品由灵感 ...

  • [生活艺术]人类不幸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们许多人心中:现在永远也不是我们的目的:过去和现在都是我们的手段,唯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 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在生活着,我们只是在希望着生活. 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着能够幸福,所以我们永远都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