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老子对《易经》的继承、超越和升华
不通“易”无以解“老”,下面进一步分析老子对《易经》继承和超越,并进一步升华为“道”的可能性。
简单来说,《道德经》是对《易经》最高境界的解读,这个结论现在只能说是民间学者的“感性结论”,而不是“科学论证”,做个比喻:《易经》是智慧的海洋,而《道德经》则是在《易经》海洋里孕育出来的超级完美的“巨珠”。
老子不但对《易经》进行了继承,更对《易经》进行超越。老子对《易经》的超越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万象归一,大道无极。老子对《易经》进行了整体的、形而上的总结和升华,从阴阳太极的繁杂中归纳总结出了万物的终始点:混沌无极之道,道生万物、无中生有,有中化无。
众所周知,《易经》的基本原则是上天垂象,从天地抽象出基本八卦衍生万象。就像一个无私的母亲,把天地万物的规律打开给老子看,老子汲取《易经》的营养,实现了一次伟大超越。老子把天地万象合而为一,抽象出一个总象,叫作“道”,将道的性状表述为“混沌无极”。
《易经》里没有“道”这个字,目前甲骨文里也没有发现,虽然不能完全确定这个字是老子的发明,但至少从老子开始,“道”开始变得无比重要。
道法自然
“道”这个字有多伟大?从太极八卦来看,《易经》和《道德经》的内容都契合太极阴阳的思想体系,一方面《道德经》是对《易经》太极八卦的深刻解读应用,而老子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从阴阳太极到混沌无极,把人的思维从阴阳太极的低维角度超脱出来,立于混沌无极的更高维度,重构了万物终始点的秩序体系: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是对天地宇宙的一次伟大超越,天地宇宙不再是终极真实,而是道的彰显。中华文明拥有了无限和永恒。这次超越之伟大,无论怎样赞叹都不为过。
奇妙的是,老子重构的体系秩序仍然符合《易经》,符合太极八卦。
孔子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老子说:“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老子和孔子合在一起,就是我们很熟悉的那句话:“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如果说太极是宇宙万物演化的总法则、总规律,那么无极就是绝对终极的“真实”,太极还有宇宙时空,还可以模拟抽象出一个太极图,而无极没有宇宙时空的概念,是演化太极的演化之源、演化之母,无形无相又无所不在:“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这是对人类思维的绝对超越,因为《易经》是重要源头,所以可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又因为“道”的绝对超越,所以《道德经》可称为“万经之王”。在我看来,只有理解了“道”的绝对超越性,我们才能掌握解开《道德经》奥秘的第二把钥匙。
而如此不可思议的超越,老子开宗明义时仅仅说了12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举重若轻,何其优雅、何其洒脱、何其逍遥!
逍遥当如老庄
老子在《道德经》中也有对道德层次的四分法,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四个层次,其最高一层(也是基本意义)的 “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宇宙万物的灵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其主要作用是“生生”;第二层次为“天道”,表示宇宙运行的规律以及运行的原则,“一阴一阳之谓道”,为道在宇宙运行中体现的功能和特性,“阳主生,阴主杀”,如白天万物生长,夜晚休息为了下一天更好地生长,其主要作用为“顺生”,所谓“顺则生,逆则亡”;第三层次为“大道”或称为“地道”,用以指“道”在人类的社会运行的规律和原则,五行相生相克,以生为主,生生不息,其主要作用是“共生”,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第四层次是“人道”,即人性中所具有的“道”的属性,“人之道”的差别最大,有上、中、下之分,有善、恶之别,人道六亲相生相克,繁衍生息,其主要作用是“新生”,家和万事兴,代代皆新生。总之,道主生,道生万物,万物亦主生,天道、大道、人道皆循道而生,人类万物皆循道而行。
天人合一路线图
因此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天人合一”整体架构过程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人为万物之灵,人统万物以法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万物皆循道而生,循道而行并最终回归到自然之道的原点,继而再进行新一轮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以至于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形成一个整体统一的“道法自然”闭环路线图。
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老子和孔子都对《易经》做了深刻解读,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做了读书笔记,只不过是相对《易经》的学术思想而言,老子进行了“形而上”的归纳总结,孔子进行了“形而下”的诠释解读。孔子有“韦编三绝”的史实依据,老子做过周王室图书馆馆长之职,又聪慧好学,喜欢博览群书,再加之《易经》在当时学术界及官方的重要地位,老子深刻解读并精通《易经》是完全有这种历史机遇和可能性的,甚至可能还利用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之便,精研了当时均不再公开流通的连山易、归藏易以及其他的礼仪、制度方面的书籍,进而博采众长,感悟总结出了相对于当今《周易》而言,更加“形而上”的《道德经》。因此,一些口口声声说老子不懂易,《道德经》和《易经》没有相同之处,没有通用之字的人,完全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典型代表,说白了就是不实事求是、哗众取宠的一派胡言。
但实事求是的讲,《道德经》是对《易经》最高境界的解读这个发现,目前还只能是理性与感性的综合结论,甚至是感性多于理性的综合结论,很难全部用文字进行系统的表述,因为要表述、要证明,需要耗费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这是一个庞大的课题,需要一个较大的团队分工合作,科研费需要几个亿,才可能在这辈子完成。现在体制内的学者太幸福了,研究课题可以申请经费,民间学者只能望洋兴叹,得出的学术结论需要科学论证,这往往力不从心,既要做学问,又要会赚钱,这对民间学者来说,几乎是难以做到的事情。
但就目前所知的史实资料来看,这是比较趋于合理的一种推理猜测,这种推理猜测是不是事实真相,考古界也许能给出最终的解答,因为也许随着科学考古的进一步深入,有幸使连山易、归藏易及其他相关古典书籍重见天日,就能对连山易、归藏易及其他相关古典书籍的内容和核心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进而比对其与《周易》和老子《道德经》的区别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