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航运大船订单是“兵不厌诈”还是抄底?
法国时间9月19日,地中海航运首席执行官迭戈·阿本德宣布在韩国大宇造船(DSME)和三星重工一共订造11艘22000TEU船,使其18000+TEU船的在役在建总艘数达33艘,超过马士基航运的31艘而雄踞大船数量第一。
在地中海航运公司看来,自己订造大船有充分的理由——世界最大的六家集运公司中,其他五家公司都通过并购实现了规模扩张:马士基航运收购了汉堡南美,达飞轮船收购了东方海皇,中远与中海合并后又收购了东方海外,赫伯罗特收购了阿拉伯轮船,日本邮船、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合并成ONE公司。
唯独地中海航运秉承祖训从不收购公司。那么,公司成长的唯一途径就是买船,这有错吗?
但是,这份历史上最大的新船订单有几个看点。
首先,宣布时机的选择经过了精心策划。就在几个小时前,达飞轮船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于马赛签约订造9艘22000TEU新船。阿法牛认为,迭戈·阿本德选择在这一天确认订造11艘同等级别新船是用心良苦。早在8月24日,著名媒体“贸易风”(TradeWinds)就曾经独家报道地中海航运将在韩国船厂订造11艘22000TEU船的消息。但是,以劳氏日报(Lloyd’s List)为代表的权威媒体随即著文“辟谣”。劳氏以独家采访的形式报道,阿本德说地中海航运不是造大船,而是对营运中的一部分船舶进行升级扩容改造,而且宣称目前没有新造船计划,并且,“现在不是订造更多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最好时机”。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传闻已久的“谣言”终于成真。但是,阿本德显然希望低调处理,因此刻意选择这一天宣布,让达飞轮船上头条,避免自己成为日后可能出现的大船“军备竞赛”的罪魁祸首。
其次,到底是船队扩张还是更新?阿本德说,未来几年内,地中海航运公司将有一大批13,000 至14,000TEU的租入船舶到期。为了填补缺口,这批新订单正是为了填补一大批退出租约的大船留下的缺口,因此是船队更新而不是新增运力。但是事实上这笔账目前还很难算清。另外,这批船不是拥有,而是与非营运船公司签订长期租约的租赁船舶。
第三,是船厂成功营销还是地中海航运蓄意抄底?据劳氏日报解释,地中海航运最初并不打算订造这批大船,而是打算通过现有船舶改造扩容来提高在役运力,并且一直在竭力抵御船厂低价倾销的诱惑。只是因为船厂不断降价的努力终于冲垮了地中海航运的防线。传闻已久的“谣言”终于成真,“贸易风”背的“造谣”黑锅终获卸下。
达飞轮船的9艘新船,根据传统动力加清洁刷脱硫装置还是LNG双燃料动力方案的不同,每艘船的单价在1.36亿至1.54亿美元之间,具体价格将在两三周内敲定。地中海航运的设计方案和造价则没有公布。但是,据劳氏日报报道,大宇承建的5艘船总价为8.18亿美元,即每艘船的单价在1.636亿美元左右,略高于中国同行的造价。
最后,达飞轮船和地中海航运相继订造22000标箱船,是不是意味着航运巨头争夺市场份额的“军备竞赛”将从此开始?
在最大的六家顶级集运公司中,日本ONE公司的CEO尼克松已明确表态,抨击达飞的大船订单。他说,如果其他承运商跟进订造大船,可能会导致刚刚开始的复苏戛然而止。
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罗尔夫·哈奔·詹森一贯反对造大船,甚至为此不惜顶撞老板库恩,尽管目前订单运力只及在役运力的1%。
马士基航运的首席营运官庹索仁(Søren Toft)最近接受劳氏日报采访时说,由于有一大批船处于闲置状态,所以,尽管目前的新船订单量处于历史最低点,但仍然可以确信,现有的订单船舶运力已经完全超过需求。因此,马士基不会订造新船,只会收购二手船,或者收购一家公司,比如目前正在整合的汉堡南美。
中远海运的订单运力占在役运力的比重是24.2%,居上述六家巨头之首,而且在役和在建的18000标箱以上船达28艘,仅次于MSC的33艘和马士基的31艘,应该不会卷入这场军备竞赛之中。
剩下的,长荣海运、阳明海运、现代商船三家全球承运商在当前这个拼规模的“巨兽时代”,生存不易,应该不太可能再订造大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