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们和方剂们给大家拜年啦
中药们给大家拜年啦!
方剂们给大家拜年啦!
三味普通解表药,区分清楚才能用得好
荆芥
荆芥,辛,温。入肺、肝经。 祛风解表有专长,《神农本草经》(以后简称《本经》)云其“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其气轻扬,专走肌肤,不似防风袪风能深入骨肉。我认为荆芥具有解毒、止痒、利咽喉三大作用。
解毒:本品辛温,发散风寒。辛而不烈,温而不燥。无论风寒、风热,都可使用。凡一切感冒,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咳嗽,鼻塞等症,均选用之。以其能解表邪,解病毒也。观《摄生众妙方》之荆芥败毒散,治疮肿初起,便是解毒先例,不过彼用于外科,我用于内科而已。
止痒:《医宗金鉴》消风散,治皮肤病痒,首列荆芥散风止痒。荆芥内服或煎汤洗浴,对皮肤痒症皆有显效,既能止外痒,当然能止内痒。感冒咳嗽,患者多先觉喉痒。同时才迸发咳嗽。荆芥擅长止痒散邪,服用后,咽喉痒除,咳嗽也随之缓减。是借鉴成方,由外及内的思路。
利咽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荆芥汤,治咽喉肿痛,声不出,咽之痛甚。组成荆芥汤的荆芥、桔梗、甘草三味药,《医学心悟》止嗽散全都收入,我又推而广之,用治喑症。凡外感咳嗽,伴有声哑或失音,或发声困难者,认为是风邪结而不散,属于“金实不鸣”,必用荆芥汤祛风散结利咽喉,屡用多验。
防风
防风,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擅长祛风胜湿。《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痛。”本品解表散寒,兼能除湿,多用于风湿痹痛,不宜用于风热各证。
疗风寒外感、湿痰内泛之咳嗽:我的经验方为防风平胃二陈汤。以防风泻肺中实邪,苍术燥湿健脾,厚朴除满宽胸,亦降气逆,茯苓、半夏、陈皮、甘草的综合功效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无一味直接止咳药而咳可止。
治胸痒:咳嗽喉痒者用荆芥,咳嗽胸痒者用防风。胸中作痒而咳。是肺之气管中有风,非荆芥可散。我用防风深入托出而散之,非常有效。如属上焦津液亏乏或阴虚火炎而致胸痒干咳者,当忌防风之辛散。
解流行感冒病毒:凡属流行感冒所致的咳嗽、头痛、肢体酸痛等症。服用防风后,周身出汗。病毒解散,咳嗽因而减轻。防风也治咽喉不利,喉间有痰水上泛而咳。但不宜于咽喉干燥的患者。
紫苏
紫苏叶,辛,温。入肺、脾经。发表散寒,宽中行气。《本草正义》:“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紫苏之苏,有舒散之义,故凡气弱表虚而无风寒外感者以及出血证,均应慎用。
治咳血:《洄溪医案·痰喘》记载松江王孝贤夫人,素有咳血症,又感冒风寒,竟成痰喘,不能平卧,日夜俯几而坐。徐大椿诊断为“小青龙证”,迳投麻黄、细辛、桂枝、干姜等品而效,谓“急则治标”。咳血症又因风寒痰喘、不避辛温发散而效,并未动血,对我启迪较大。在临证中遇到外感风寒咳嗽,痰中带血者,试用苏叶5~6g,蘸醋以后,炒干,入煎剂既散风寒,亦止痰血,取效较捷。是取苏叶“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以代麻、辛、桂、姜,取醋之酸收,以代小青龙汤中之五味子也。如率投阴柔药止血,则留邪,病必纠缠。
治喘嗽:《和剂局方》苏子降气汤。以苏子降气平喘为主药,治疗痰涎壅盛,咳喘短气。胸膈满闷。咽喉不利之证。据临证观察。斯证多因外感风寒所诱发。所以我喜用苏叶,不用苏子,取其散寒、宽中行气,用桂枝不用肉桂,取其走肌表而无须温肾纳气。对于“风寒咳嗽痰涎喘”,疗效益佳。乃变原方之降为散矣。
按
荆芥、防风、紫苏叶、均属辛温表散之品。惟同中亦有异。荆芥轻扬走肌肤,止咽喉痒;防风祛风胜湿,入肌肉,治胸中痒;苏叶味辛入肺,色紫入血,外散皮毛,内舒胸膈,解郁利气。三味俱能解毒,然亦各有侧重。荆芥长于解疮痒之毒;防风长于解流感之毒;苏叶善治鱼蟹之毒。用药时应加区别,不宜混同。
救脑汤治疗偏头痛举隅 “救脑汤”一方,出自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辨证录》头痛篇中,谓可治头痛连脑、双目赤红、如破如裂之“真头痛”。该方由当归、川芎、细辛、蔓荆子、辛夷花五味组成,其中当归、川芎重用至30克。
偏头痛一证,疼痛或左或右,目胀似脱,用药一般不外养血祛风、潜阳定惊、祛痰开窍一类,往往收效甚微。因头为诸阳之会,居诸脏之上,多由血虚有风,上扰巅顶,内入脑海而发。高巅之上,非风难入。
陈氏救脑汤一方,大凡诸药不效而以血虚生风为其因者,虽兼有它证,而以此方加减,投之辄效。
其中奥妙之处乃当归、川芎各用30克,取其养血祛风之强效,为主药;辅以细辛、蔓荆子、辛夷花治头痛之专药,载药上行,诸药相配,相得益彰。兹摘录数例,窥其一斑。
例1
血虚生风头痛 卢某,女,28岁,工人。
初诊:1982年2月2日。 偏头痛十年余,产后六年来发作益甚,或左或右,发则头痛如裂,目胀似脱,甚则抱头大哭,痛不欲生,每每持续数日不解,每月发5-6次,月经前后痛必加剧,非止痛药数粒不解。舌尖红、苔薄白,脉细。十年来服药六百余剂,观其方药,多为化痰祛风定惊养血之剂,但收效甚微。
盖女子以肝为先天,而血藏于肝,肝血不足,虚风内生,上扰清空之府,发为巅顶之疾,所谓:“头痛巅疾,下虚上实。”下虚者,精血不足也,上实者,风阳扰于上也。故养血以实其下,祛风以泄其上,仿救脑汤意加味。
处方:当归30克,川芎30克,细辛5克,蔓荆子10克,白芷10克,辛夷花10克,生甘草5克,钩藤15克,潼白蒺藜各15克,地龙10克,川牛膝15克。
服药二剂,适逢经行,头痛未作,唯觉头昏重胀,但未服止痛片,续服原方出入廿余剂,疼痛已除。停药观察至今,未再发作。
按
内伤头痛,或因于风,或因于痰,或因于精少。血虚生风,上扰巅顶,可致头痛,头为清旷之区,最忌阴浊之邪,脾虚气弱,运化乏权,痰湿内生,上泛巅顶,肾虚精少,脑海失养,均可致痛。而偏头痛一证,因于风者居多。患者偏头痛十余年,几经图治,未见起色,前医用药,亦曾用归、芎之类,然其用量均在5-10克之间,岂知病久日深,非轻剂可解;巅顶之上非平剂可达。今仿陈氏救脑汤加减,用当归、川芎各30克获效。
例2
血虚夹湿头痛 张某,女,50岁,干部。
初诊日期:1982年3月11日。 头痛8年余,逐渐加重,以致每日痛不休,服止痛药不断。每月平均有两次大发作,甚则头痛如劈,目胀似脱,恶心呕吐,饮食不进,大便溏泄,面色少华,神萎不振,舌质黯红,苔薄白腻,脉细。证属血虚生风,上扰巅顶;脾虚生湿,胃失和降。宜养血祛风,化湿健脾为治。
处方:当归30g,川芎30g,辛夷花10g,蔓荆子10g,细辛5g,白芷10g,苍术10g,荷叶顶10g,升麻10g,木香10g,苏梗10g,生甘草5g。
上方续服廿余剂后,头痛虽未大作,但有时仍有小痛不舒,需间服止痛片,后改当归40g、川芎40g,又服9剂,疼痛方除。
按
患者年已半百,且病程日久,气血本虚,然夹痰湿,故养血祛风治其本,化湿健脾治其标,辅以清震汤加味,升清降浊。服药廿余剂,大痛未作,小痛稍有,证治相合,然病久日深,正虚邪实,非轻剂易解,故改当归40克、川芎40克,加大其量,重可去实。再服九剂,头痛已除,至今未作。如遇病久恙深顽固反复者,归、芎可再加重其量,确能收药到病除之功。
例3
瘀血头痛 孙某,女,48岁,工人。初诊日期:1982年5月21日。 患者旧有偏头痛之疾,经治已愈,1月前跌倒,左侧着地,头、面脉络受伤,血溢脉外,故左侧头面青紫肿痛,气血阻滞,痛如针刺,脉细,苔薄白,质黯红。细谛其因,乃瘀血为病耳,当以活血为治,加上患者面色少华,此乃气血不足之象也。故于活血祛瘀法中加入养血祛风之味,冀其新血渐生,瘀血得去。
处方:当归30g,川芎30g,细辛5g,地龙10g,川牛膝15g,自然铜15g,白芍10g,酸枣仁15g,莪术10g,僵蚕10g,生甘草5g,生山楂15g。
共三诊,计服药八剂,诸症悉除。
按
患者旧有偏头痛之疾,经医治头痛虽除,然血虚之根未杜,外伤后,头面脉络受伤,血液外溢,阻于肌表,瘀血停滞,脑海失养,头痛又作。故取川芎活血之功,当归养血之效,辅以地龙、川牛膝、自然铜、莪术、僵蚕、山楂活血化瘀之品,白芍、枣仁柔肝养血以安神,服之面部青紫退,头痛除,寐转佳,纳食增。
平消瘢痕疙瘩汤
【组成】白花蛇舌草30g,牡蛎30g,夏枯草20g,象贝20g,玄参20g,威灵仙20g,天花粉20g,半枝莲20g,三棱10g,桃仁10g,红花10,赤芍10g,炒谷芽10g,甘草5g。
【功效】活血散瘀,软坚消结
【主治】瘢痕疙瘩,属气血凝滞不散者。症见由于皮肤外伤、烧伤及皮肤感染化脓治愈后或手术后受损部形成高出皮面,触之坚实,颜色嫩红或深红的瘢痕疙瘩,表面可见毛细血管像树枝一样分布,有的向外伸出如蟹足状分布,局部微痒或奇痒、刺痛,阴雨天加重。
【用法】水煎两次,分2-3次温服,每日1剂。夏秋季可取头汁适量浸透纱布外敷局部,1日2-3次,每次20分钟左右。
【方解】方中红花、赤芍、三棱、桃仁通经活血,散瘀止痛,破血行气,兼疏肤腠之瘀;夏枯草、象贝清郁热、消痞结;牡蛎、玄参软坚散结化瘀,其中玄参直走血分而通血瘀,亦能外行于经隧而消散热结;威灵仙、天花粉通经达络,消肿解毒;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消瘤,消炎止痛;佐以甘草、谷芽补虚解毒,健脾和中,以防祛邪伤正之弊。
【加减】根据瘢痕疙瘩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加入相应的引经药。如头面部加白蒺藜6g;肩、上肢加桑枝20g;胸胁部加青皮6g,柴胡6g;腹部加香附或乌药10g。
【点评】本病为大量结缔组织增生物,属皮肤肿瘤之类,类似中医文献中的“肉龟疮”,是临床上较顽固的疑难病症。本方具攻补兼施,祛邪扶正等特点,依据中医外病内治原理,运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作用的中草药治疗,使气血畅行,血瘀得化,壅聚之物消散。同时,可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使异常增生的瘢痕疙瘩逐渐软化、缩小,甚至消失。
【验案】刘某,女,36岁,1991年12月15日初诊。于1983年3月,因胸部(相当于膻中穴)皮肤表面有一如指甲大小红色疙瘩,微痒疼痛。曾在南京某医院手术,术后照光6次。约40天又长如手术切口大的疙瘩约5cm。
1983年底至1991年1月先后在多家医院肿瘤科诊治无效,于1991年12月来诊时,胸部瘢痕疙瘩已有约6cmx7cm大小,局部灼热作痒,阵发刺痛,伴心烦失眠,溲黄便干,舌胖苔淡黄腻,脉细弦略数。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用平消瘢痕疙瘩汤加青皮6g,柴胡6g,水煎服,每日1剂。服10剂后瘢痕表面皮肤变软,范围逐渐缩小,全身及局部症状缓解,继服10余剂告愈,于1992年5月10日,因胰腺炎来诊时,胸部瘢痕已平。随访至今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