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豳草:【流年似水】(小说连载之一)

小主,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三秦文学第三届“年味”】全国征文大赛启事

本期编辑:裴 雄 文

  执行主编:鱼儿姐姐

流年似水

文/豳草

谨以此文献给曾经在流年似水的青春岁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劳善良、自信乐观的先辈们!

第一章  担水

自从爷爷因病撒手人寰,告别他热爱的黄土地;告别他为之操劳一生的家,留下六个幼小的子女和孤单无助的奶奶早逝后,我们老孙家这个十分贫寒的家庭立刻犹如大厦将倾,原本紧巴巴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举步维艰。本来身体瘦弱的奶奶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挑起了命运交给的所有重担。坚强的奶奶化悲痛为力量,领着她四个不谙世事的儿子,组成了一道钢铁洪流,誓与困难斗争到底!
(担水沟的土城)
八十年代前穷乡僻壤的农村故乡,乡亲们吃水最为困难。我们老孙家十几口人的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用水再加上牲畜用水量就更大了,仅靠几个大人们去离家很远的深山-——担水沟挑水已经无法维持正常生活。为节约用水,除过做饭、饮用水外其它的用水就只能用村子“老池”里的水替代。母亲、大妈、二娘经常拿着洗衣盆、搓板和脏衣服去“老池"洗衣服,由于纯手工,往往得大半天。池水虽然比较清澈,但还是不干净,池子里青蛙叫声一片,夏季“老池"四周经常蹲满洗衣服的勤劳妇女。也有不少人拉着刚耕完地卸装的牲畜来给这些巨形宝贝饮足水,偶尔会有一些小牛犊会边喝水边撒欢,老牛则会用舌头舔着自己小心肝,尽情放飞心情,“哞……哞……”叫个不停,享受着这属于她们的天伦之乐。夏季牧羊人则会拉着成群的羊到“老池"尾部浅水区洗去羊儿身上的污垢,使其显示出自己的庐山真面目。这些羊儿好像并不情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一边享受着这沐浴带来的凉爽,一边不停地执拗着小脑瓜,一边不停地“咩……咩……咩……"叫个不停,让人听着真烦心,只盼望着他早点给羊群洗完澡。牧羊人则抓着羊儿的两只耳朵,认真地一遍又一遍地清洗着它们身上的脏东西,洗好一只就将它抱上岸放草丛里吃草,又重新拉另一只羊下来接着一遍又一遍地给清洗,直到整个羊群焕然一新。来老池打水的人也络绎不绝、老池的水为乡亲们解决了不少的用水问题。浇菜种瓜、盖房和泥、果树打药、烤烟栽种、烤烟打药、和泥盘锅头、和泥做土炕泥坯子、烤烟楼盘火道……总之农业生产生活样样离不开水,一大池子水全村人可以用一整年。
大伯远在千里之外的新藏公路建筑工地,父亲远在离家几百里的陕西省太白林业局上班,四大远在千里之外的甘肃玉门油田成为一名光荣的石油工人。有诗云: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都要抖三抖。那个年代谁家有参军当兵的或者是石油工人,那可真是全家人都感觉到光荣无比。老孙家唯独二大一人在家种地,照顾一大家人,任务光荣而又十分艰巨。我们老孙家享受着从事交通、农业、林业、石油几大支柱产业带来的辛酸苦楚和无尚荣耀。每逢夏收或春节假期大伯、父亲、四大都返乡和二大共同参与夏收龙口夺食或过春节全家团圆,运气好的时候回来还可以赶上冬季兴修水利,出工挣些“工分”。当然他们干的最多的活就是去我们村里的担水沟担水。我们兄弟姐妹们只要长到十几岁时,便可以堪此大任,大人去担水时,便会叫上大点的两个孩子去抬水。全村几乎家家户户如此,除非自家有口水井的孩子们便不会享有此殊遇。
担水沟顾名思义,就是村里人担水的山沟,我们村里的担水沟离我家比较远,山路崎岖,蜿蜒盘旋。前几次去抬水我们都很开心,遇到过节大家都抢着担第一担水,特别是大年初一如果担到第一担水,就预示着来年会一切顺利,而且可以亲口品尝这大自然的恩赐──农夫山泉,真的甘甜爽口、沁人心脾,这也许是我喝过最甘甜爽口的泉水。圆形泥水池位于临近山沟底部,直径仅有一米见方,深不足一尺深,舀满两桶水后,水就浑浊不堪便只好等十来分钟后再舀下一桶水。每天早上羊肠小道的两边豳草丛里依次由低到高挂满了文明有序、礼让三先、朴实勤劳乡亲们的笑脸。依次舀水,依次离开,时不时帮这个放好桶,帮那个放好水担,遇到粗心走的急的忘了拿勺的还得递上自己的马勺,甚至亲自帮忙如斟酒般地将水桶给他斟满。大伙拉着家常谝着闲传,用此来冲淡焦急等待的心情,担水队伍实在宠大得等大半天的时候还可以欣赏秦腔高手西余哥、二楞爷的唱段,虽然达不到字正腔圆,但总是声音洪亮,有板有眼,唱功了得,引得大家不断喝彩,笑声、欢呼声响彻整个山谷。大伙真正的是累着并快乐着!贫穷艰苦的岁月永远不会压弯勤劳勇敢的乡亲们,再大的困难也阻止不了他们向往美好人生,追求幸福的前进步伐,也改变不了他们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我们小孩子们可趁此间隙跑到离水池不远的土城上面玩。别小看这个土城,她气宇轩昂,地形险峻,南边是断崖山壁,东面和北面都是陡峭山坡,唯独西面仅有一尺见方山路连接,真乃一夫挡关,万夫莫开。土城内便是互相交错的地道,一米六七高,宽六十多公分,人们可以在里面自由出入,曾有小伙伴捡到子弹壳、手榴弹,吓得跑去告诉大人。原来这个土城是当年为防土匪屠村而挖的,遇到紧急情况,全村人就迅速向地道转移,民兵及游击队员们则手握长刀大矛、土枪、手榴弹严阵以待,誓死捍卫乡亲安全。所幸我们村并未遭此厄运,土城早已成为我们村几代人心里的保护神!今天许多在外飘泊的游子回到故乡,一定都会站在沟边欣赏一下土城的芳容,回味着儿时的无穷乐趣,儿时玩伴音容笑貌、一举一动又浮现在脑海里,愈发感到亲切。七八十年代时候村里的乡亲张叔在土城上面种满了果树:杏树、柿子树、枣树、梨树、核桃树、苹果树,这些才是诱惑孩子们去登上土城的动力。虽然这些地和树都承包给了三队的张叔,但是在那个物质极其贫乏的时代,小孩子才不管这些呢!土城每天来访者络绎不绝,张叔动了许多心思去看护,无奈这些小精灵太调皮,“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的方针被他们彻底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且屡试不爽!张叔也无可奈何,即使可以抓到一些捣蛋鬼,无奈不是邻居家的小孩就是自己家族的小孩,不是贤侄就是愚孙,有时还是自己的孩子带着小伙伴来解馋,他怎么忍心下手去打呢?只好在黄纸板上用几个醒目的毛笔字严肃地告诫这帮“害人精",“果树有毒,请勿食用。凡食用者,后果自负。”其实他心里明白只是想吓唬这些小孩子啊!不是心疼这些果子而是担心孩子下沟上树不安全啊!孩子们也明白张叔的良苦用心,各个都是各怀绝技、飞檐走壁的“草上飞",这些大侠们??从未失手。
土城俨然成为孩子们的乐园,每逢星期六下午放学,他们就约上同龄人,最多时可达四五十人在担水沟土城附近里模拟游击战,进行一场实弹演习──胡基战,掠城夺地的喊杀声震耳欲聋、响彻山谷、气吞山河,真是乐趣无穷啊!直到晚上大家才依依不舍回到家中,这让如今生生活在物质条件极其丰富,家人精心呵护下,温棚里成长的孩子们情以何堪?
最令我感到神奇的是我们两个小孩子抬水,走不了几步就得歇会,抬上塬畔了一桶水差不多也就剩下半桶水了。但是许多大人从沟底担两桶水上塬畔几乎滴水不漏,而且一次都不用歇息,更令我想不通的是他们冬季双手插棉袄袖洞洞里,连水担都不用按住,还可以不用双手,只要两个肩膀耸耸就可以进行换肩,将水担一会换在左肩一会换在右肩。看不出半点困倦,一口气担到家里,面不改色。真的是滴水穿石,功到自成!
本文图片部分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豳草,原名:孙卫锋,彬州市人,热爱世间一切美好事业,愿在云端里寻诗,在泥土里生活,用心感悟生活真谛,用笔记录人生征程。将以“豳草"为楷模不断传递人间那份“真、善、美"。
END

往期链接

【三秦文学】豳草:【乡厨】(散文)
【三秦文学】豳草:【娶雨】(小说)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平台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  问:段恭让 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崔启昌   昆 仑 史  波
李    静
策  划:李书忠 
平台讲师:方 天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主  编:鱼儿姐姐
副  主 编:徐萱波   杨洪民  高  涛
编  委:水云天 唐桂英   米兰花   刘马陵
      张巧莉 凤尾竹 吴远红   张小鱼
刘旭平   冯   彪    谭文群   刘军英
王宝群   书 江   梦而诗   张晓强
孙传志   润 隆
秋日私语    秦岭人家  长青山人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