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评论》| 2021年第4期目录
专题
组织社会学
项目制替代单位制了吗?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苗大雷(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
王修晓(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内容提要:本文从辨析围绕项目制的一些争议入手,探讨了它与相关国家治理体制的关系。项目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兴起的国家治理体制,它与发端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单位制形成对应。单位制不等同于科层制,它是国家权力向社会渗透、实行国家治理的组织体制。当前项目制并没有替代单位制,而是和单位制交织嵌套,形成“单位为体,项目为用”治理格局,单位制构成基础性组织体制,项目制起辅助作用。随着项目制泛化出现的“单位吸纳项目”现象,使项目制一定程度上被纳入单位制的运行轨道,形成单位制的再生产。未来对国家治理的研究需充分重视二者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项目制;单位制;国家治理
权力代表性、地位竞争性与关系排他性
——影响组织社会资本形成的因素
朱 妍(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林 盼(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内容提要:既有对组织间关系的研究疏于探讨组织合作的微观基础,缺乏对个体与组织两个层次的勾连,也未能揭示影响组织社会资本形成的条件与要素。本研究采用时人书信、文集、年谱、日记和报刊等资料,对晚清两个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和中外日报馆之间的合作与人际关系网络做了探索性分析,呈现阻碍个体社会资本“组织化”的三个因素,即个体权力对于组织的代表性、个体地位在组织中面临的竞争性,以及个体间关系的排他性。具体来说,个体对组织的代表性越强,个体社会资本就越可能转变为组织社会资本;个体在组织内陆位面临的竞争越强,其独占社会关系的动机也越强,个体资本也就越难转化成组织社会资本;当个体间社会关系是约束性的强关系,或是附着于核心技能岗位时,此类人际关系的排他性会比较强,较难外溢,也就难以形成组织间连带。本研究回应了行动者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拓新了组织间关系和社会资本理论。
关键词:组织社会资本;权力代表性;地位竞争性;关系排他性
村民小组的历史变迁及其基本逻辑
吴理财(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内容提要:村民小组是我国乡村治理的基本组织,它在乡村治理乃至整个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村民小组经历了从人民公社体制到改革开放以后乡政村治体制、乡村治理体制的变革,从农村集体生产共同体渐次演变为农民生活共同体和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
关键词:村民小组;乡村治理;历史变迁
专题
教育社会学
华侨华人二代的反向教育流动与社会适应
张 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张晓风(华沙大学移民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留学目的地,但是针对华侨华人二代作为留学生的教育移民经历以及反向文化冲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选取了成功入读国内顶尖大学的华裔留学生个案来讨论,与学业上的成功相比,这些学生的早期教育流动与社会和文化适应问题对她们回到中国的再社会化有长期的负面影响。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出发,本文分析了冲突性教育原则、两代移民价值导向的差别、家庭分离经历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等因素对于这一群体反向教育流动与社会适应的影响。与以往强调文化认同和社会融入的研究不同,本文从二代的自身经历出发,认为反向教育流动容易产生易被忽视的社会适应问题,“以学业为先”的教育原则也为二代移民的跨文化适应制造了不同程度的障碍。
关键词:华侨华人二代;华裔留学生;教育人类学;教育流动;社会适应
高职教育能否助力贫困生?
——基于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案例研究
王 欣(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卢春天(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内容提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得到了有效提升,高职能否助力他们实现社会流动引起了社会关注。本文通过对 16 名高职贫困生的追踪访谈和实地观察,总结了影响他们选择高职的四大因素:前期教育的积累、低成本的空间流动、次优选择的妥协和朋辈的慰藉。高职教育对个体和群体都有积极作用,对个体而言,提升了其空间融入感、拓展了其社会网络资源、完善了其身份建构与重构、助其采取了“错位竞争”的策略,激活了个体能动性;对整个贫困生群体来说,高职教育虽然保证他们实现了水平流动,但其想要实现跨阶层相对流动依然困难。高职教育要对贫困生实现有效支持应重点关注三方面:一是加快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畅通“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二是加快职业院校多元化发展,避免专业同质化倾向;三是提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水平,增强高职院校吸引力。
关键词:贫困生;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流动
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的逻辑:
基于时间属性的分析
汤秋芬(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 斌(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新型城市化迫使失地农民加速市民化。然而,失地农民受“自然主义、当下取向”的传统时间观影响较深,而现代时间观则是“规划主义、未来取向”的。传统时间观会形塑失地农民在教育子女时倾向于“看造化”“不强求”的教育理念,使之产生“时间无意识”的教养行为,其在家庭文化再生产过程中又会内化为子代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期待,而这会抑制子代的教育成就,进而影响其日后的向上社会流动。时间观上的差异已经成为新时期城市教育过程中的一种隐形的文化结构。由此产生的差异会严重影响新型城市化的质量。
关键词:失地农民;子女教育;时间属性;新型城市化;阶层再生产
论文
历史图景的过程事件分析
严 飞(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内容提要:历史社会学有两种研究取向,分别是强调社会结构性条件的结构分析和强调历史关键时期行动者能动性的过程事件分析。两种方法各有侧重点,其解释效力适用于不同的历史情境。本文重点考察过程事件分析,以厘清这一研究方法的要素和内核。本文指出,过程事件分析重在关注事件的时间性、事件的濡染和扩散效应、历史情境的风险和模糊性,以及行动者的回应性选择和互动。要深刻理解历史迭变的动力机制,就需甄别关键事件的转捩点,并将深嵌历史风暴眼中的行动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在复杂变动的历史情境下,大众行动者倾向于通过不同方式策略性地回应外部信号的不确定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事件节奏。选择引向行动,行动又塑造出新的身份认同,并外溢出历史发展的非期然性后果。
关键词:历史社会学;社会结构;动态过程;行动者;政治选择
“新人”的塑造:社会表征与个体认同
——以青年学生舒文秉的日记
(1951—1955)为例
王余意(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内容提要:1949年后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和价值重塑,一直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为人关注的主题之一。本文以上海青年学生舒文秉的日记为例,使用社会表征理论和认同过程理论,通过对图景描摹、国庆仪式和交谊舞三大事例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年知识分子精神重塑的内外动因:首先,通过锚定与具体化两大机制,党和国家将社会主义的表征嵌入青年的意识之中,使得这一伟大图景被构想和复述。其次,借助国庆仪式这一强有力的爱国主义操演方式,从觉知、理解、接受、吸收和突显五个层面将社会主义及其“新人”的表征诉诸青年知识分子的认知与情感。再次,辅之以对包括舞会在内的日常生活及休闲方式的改造和身体规训,有效地激发了青年的自尊、连续性、特殊性和自我效能感。研究指出,以往的相关讨论过多地关注了由自上而下的国家力量尤其是疾风暴雨式的政治运动对个体施予的形塑力量,却忽视了被塑造的个人主体上的能动性和过程性。
关键词:新人;人的塑造;社会表征;个体认同;能动性
战争、精英与国家兴衰的分流
——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的比较分析
杨端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秦汉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内容提要:在“战争制造国家”的理论基础上,立足北朝末年内战与国家建构的历史背景,本文从结构/能动的角度讨论了战争压力下的统治者与精英互动的结果对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影响。通过自然实验设计将国际局势、自然资源、暴君昏君、民族矛盾以及军事地理等变量的影响加以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机制:在长期的战争压力下,面对碎片化的权力结构,东魏-北齐的统治者试图通过排他性改革来实现政治整合,结果造成了精英之间的分裂和政争。相反,西魏-北周的统治者则在包容性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政治整合,这种累积性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双方兴衰的逆转。
关键词:战争;精英;东魏-北齐;西魏-北周;排他性改革;包容性改革;国家兴衰
跨国劳工非法就业的产生机制与实践路径
——基于中国赴日劳工的案例分析
刘兴花(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 勇(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内容提要:本研究基于赴日劳工案例,以“跨国生产政治”分析框架探讨跨国流动中合同劳工非法就业的产生机制,并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非法就业的实践路径。研究发现,劳动力短缺、非法用工的灵活、弹性等特征形成了非法就业的市场需求;拆分型劳动力再生产模式使多数劳工将挣钱视为出国的主要目的,但既有工作的高强度、低工资无法满足这一目的,继而成为推动劳工非法就业的主要原因;流入国外劳制度、资方的集体宿舍安排和准军事化管理使劳工呈原子化、半原子化状态,社会网路的缺失增大了他们在异国工作生活适应的难度,推动了他们的非法就业。以亲缘、友缘和业缘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渠道成为劳工非法就业的首要选择,而社会网络的缺失使以非法就业经纪人为核心的正式渠道也成为一些劳工不得已的选择,这遵循了亲缘、友缘、业缘和扩大化地缘的次序,实质上是“差序格局”的实践。
关键词:跨国劳工;非法就业;跨国生产政治;社会网络;非法就业经纪人
势:一种理解现代公益的本土视角
——从公益情势中民间行善的重塑说起
李荣荣(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张劼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内容提要:本文从“势”的视角切入,通过叙述某民间公益组织成立与重塑的过程,来呈现传统行善经验与国家力量的具体相遇;并借由分析各种情势共同塑造复杂公益情势的故事,探讨将“势”作为一种理解与思考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及变迁的分析视角的可能性。作为分析视角的“势”一方面超越了“静-动”“状态-生成”“情况-演变”的对立,另一方面突破了“宏观-微观”“总体-个体”的对立;从而既可为“国家-社会”框架引入关注不同领域之间因应变化之动力与过程的思考起点,又可为“国家-社会”框架引入关注“人”及其能动性的维度。作为一种具有本土意涵的概念与分析视角,“势”之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值得继续探讨。
关键词:势;国家-社会;公益;民情;道德
技术机会获取与控制权交换过程
——对网约车平台技术的互构视角分析
张樹沁(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户雅琦(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内容提要:本文基于技术与社会互构的视角,以滴滴网约车平台中司机与平台的关系为主要线索,考察了一类获取平台技术机会的途径及多方控制权交换的技术实践特征。文章发现,平台技术以赋予不同类型机会的方式吸纳个体行动者进入平台,创生了一种新的社会情境,规避了过去技术需要与组织适配的局面。围绕平台算法,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司机需要让渡自身控制权以服从技术的安排,平台掌握着由算法形成的剩余控制权,获得了远高于平台内其他行动者的权力。不过,应用于服务行业的算法也使得平台不得不保持在多方互动的前台,持续性地接受来自社会的监督,这构成了约束平台技术作恶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机制。
关键词:技术机会获取;控制权;算法;技术-社会互构视角
“时间投入”和“关系深度”
——“关系强度”概念的二维视角及其意义
董书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陈心想(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张 磊(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社会学系)
内容提要:强、弱关系理论的研究起点应是澄清“关系强度”概念的具体内涵。基于对三种关系强度操作化模式的梳理和讨论,本文指出,“关系强度”包含了“时间投入”和“关系深度”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而当前对“关系强度”的操作化,往往只反映了“关系深度”维度。本研究的实证部分发现,“时间投入”和“关系深度”两维度皆会影响关系所起到的作用,对“时间投入”维度的忽视,可能会阻碍当前关系网络结构性机制议程的推进。本研究表明,关系强度的二维操作化对中国“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关系强度;时间投入;关系深度
编辑: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