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270):如日中天——释“中”(之三)

朱英贵

(紧承《如日中天——释“中”(之二)》)

五、含有“中”字文化含义的相关词语

“中”字在汉语社会发展的历程中遗存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它在常用成语中的含义大致有如下十种情形:

其一是表示“位于四面八方的正中”的意思,例如:“如日中天”,是说好象太阳正在天的正中,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又如:“逐鹿中原”,“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其二是表示“位于两端的中间”的意思,例如:“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源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又如:“中流砥柱”意思是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源自《晏子春秋·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其三是表示“位于其间、在里面”的意思,例如:“锥处囊中”,意思是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就会露出来,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会长久被埋没,终能显露头角。语本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中冓之言”,“中冓”指内室交媾之所,意谓内室的私房话,也指有伤风化的言语。“中饱私囊”,“中饱”是从中得利的意思,指侵吞经手的钱财使自己得利。“薮中荆曲”,“薮”是生长着很多野草的湖泽,弯曲的野藤(荆)生长在荒野湖泽之中会更加弯曲,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个中滋味”,“个中”是那当中的意思,意谓其中的滋味,指切身体会的甘苦。

其四是表示“合适、适当”的意思,例如:“执两用中”,“两”之两端,表示不同的情况,“执”是掌握的意思,意谓做事情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宜的办法。“言中事隐”,意思是言语虽然委曲却中正不偏,论事虽然放纵却隐藏着精深的道理。语出《易·系辞下》:“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谈言微中”,“微中”的意思是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语见《史记·滑稽列传序》:“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其五是表示“中间、一半”的意思,例如:“中道而废”,“中道”指中途。半路就停止了。而“家道中落”诗说家业中途衰败,境况没有从前富裕。

其六是表示“内心”的意思,例如:“秀外惠中”意思是外表秀丽,内心聪惠。语本出自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外强中干”,“干”是枯竭的意思,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语见《左传·僖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怒火中烧”,意思是怒气像火一样在心中燃烧,形容怀着极大的愤怒。“刚中柔外”,意谓内里刚强,表面柔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其七是表示“射中、攻击”的意思,例如:“一言中的”,“的”是箭靶的中心,代指事物的核心、要害,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造谣中伤”,“中伤”的意思是攻击别人使之受伤,意谓制造谣言,陷害别人。

其八是表示“恰好符合”的意思,例如:“正中下怀”,意思是正符合在下(自己)的心意。语见《水浒传》第六十三回:“蔡福听了,心中暗喜:'如此发放,正中下怀。’”“言必有中”,“中”的意思是刚好对准,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语见《论语·先进》:“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切中时弊”,意思是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

其九是表示“科举考试被录取”的意思,例如:“连中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三元”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之为“三元”,意谓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其十是作为“中国的简称”,例如:“古今中外”,是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其中的“中”指中国。“中西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璧叫“合璧”,借以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六、话说“中国”的“中”

谈到“中”字,让人不禁想到,为什么咱们的国名称之为“中”呢?让我们来追寻一下其来龙去脉。

“中国”这一名号,历史久远,先秦时期即存在。然而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以前,“中国”都只是一个地域概念或文化概念,而并不是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概念。因为从夏商周一直到明清,都有各自的国号,并不称之为“中国”,只是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才简称为“中国”,于是“中国”才真正成了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概念。

那么,历史上的中国又是什么含义呢?它是怎样成为一个跨越古今、囊括全局的通称呢?

《说文·丨部》释“中”为“内”:“中,内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一书中进一步解释为:“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段说甚是。“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两端,就不会有中间;没有四方,就不会有中央。可见“中国”的“中”就应该是中间或者中央的意思。“中”作为地理用语,乃对外而言(中国不是外国),乃别偏而言(中国不是偏远之国)。

“中国”一词,在史料记载上起于何时?这有青铜器铭文(金文)和中国最早的文献典籍《尚书》的记载为证。

1963年,在陕西宝鸡县贾村出土的何尊其铭文云:“唯王初迁宅于成周。……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自之乂民。”这段铭文的意思是:成王初迁居于成周(成周指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先是武王克商后,在庙廷祭告于天说:我将居此中或,自此治理民政。这个“中或”就是“中国”的意思。又《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这里是真真切切地出现了“中国”一词,其中的先王指周武王。可见,青铜器物“何尊”的铭文与《尚书》的记载都指向西周时代,以金文和典籍互相验证,则中国名号已见于公元前11世纪西周开创的武王时期应当是可以肯定的。

“中国”的地域范围究竟有多宽?这又可区分为狭义的“中国”与广义的“中国”。

先说狭义的“中国”。狭义的“中国”又有“京师”或“国中”、“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地处中原的国家”等不同地域范围的含义。

“中国”一词可能是指“京师”(帝王所居之京城),《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以中国和京师互称,正表明其涵义相同,诗经毛《传》解释道:“中国,京师也。四方,诸夏也。”又《史记·五帝本纪》:“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南朝宋裴骃《集解》引东汉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中国”一词也可能是指“国中”(其实还是指国都),《春秋榖梁传·昭公三十年》:“中国不存公”,即季孙不让鲁昭公在中国存身,晋范宁《注》:“中国犹国中也。”古代的国以城圈为限,城圈以内为国中,城圈以外为郊,郊已不属于国的范围;住在城圈里的人称“国人”,故“国中”也就是国都之人,是为中国人。

后来,“中国”一词扩大到可以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诗·大雅·荡》:“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又说:“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这是作者借周文王历数商王罪恶,使“中国”(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以至远方各族怨怒的告诫,来警刺周厉王。又《诗·大雅·桑柔》:“天降丧乱,灭我立王。降此蟊贼,稼穑卒痒。哀恫中国,具赘卒荒。靡有旅力,以念穹苍。”诗中的“中国”也显然是指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只不过春秋时,列国逐渐强大,形势有了变化,东周衰微,周天子的直接统治区即“中国”已比西周大为缩小了。

再后来,“中国”一词扩大到可以指“地处中原的国家”,把吴、越、楚、秦、燕等国排除在外而特指中原诸国,这就是是习惯上的狭义“中国”的最大范围,也就是说不承认中原四周的夷狄戎蛮为“中国”。《礼记·王制》曰:“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由此,中国与四夷的区别,关键还是文化,即夷狄“饮食衣服,不与华同”,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而“戎夷无此”。

再说广义的“中国”。广义的“中国”又有“战国七雄”或“诸夏各国”、“大中华帝国”等不同地域范围的含义。

首先,“中国”一词是指“战国七雄”或“诸夏各国”(包括周以及四方各诸侯国)。

周天子的直接统治区(周国)既可以称为中国,那么分封的诸侯列国(诸夏)也不甘居后,况且诸夏国家日益强大,其利害相对于荒远四夷来说也与周大体一致,于是中国也可用以指称周和诸夏这个总体。据《左传·成公七年》记载:“中国不振旅,蛮夷入伐而莫之或恤,无吊者也夫。”这里的中国,与诸夏之义相当。又《论语·八佾》:“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何晏《集解》:“诸夏,中国也。”到了战国后期,魏、赵、韩、齐、楚、燕等国,事实上就都被视为中国了。把战国七雄都视为中国,是一种相对于荒远四夷的广义的“中国”范围,

其次,“中国”一词进一步可以指低于更加宽广的“大中华帝国”。

当中国的涵义由周的直接统治区扩展到诸夏时,遂为中国发展成诸侯列国全境的称号奠定了基础。诸夏国家相对四夷都统称中国了,然而毕竟位置有远近,文化有高低,因此在习惯上,诸夏国家的内部还是有区分的,那些位置近(黄河中下游两岸以至江淮地区)、文化高的诸夏国家,往往并不承认环列其外围的位置远、文化低的诸夏国家为中国。

秦汉统一后,随着新的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中国的地理内涵大大地扩展了。《史记·秦始皇本纪》叙述秦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也就是说,秦朝的辽阔疆域--北起河套、阴山山脉,东北向至辽河下游流域及朝鲜西北部一隅之地,南至今越南东北一角和两广,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海--均已归入“中国”;而这一“中国”范围使“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也构成了以后历代中原王朝疆域的主体,成为地域概念中国发展的根基。正因为如此,世界上至今还称呼中国为“China”,“China”就是“秦”的音译。

延至清朝,当1759年乾隆帝平定天山南路以后,西达葱岭以西和巴尔喀什湖北岸及其西南,东到库页岛,北抵西伯利亚南部萨彦岭和外兴安岭,南届南沙群岛,“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小雅·北山》),都置于清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辖之内,明清时代,来中国的西方人一般也用“中国”(或中华、中华帝国)来直称中国,而不用明朝或清朝称呼之。到了晚清,中国作为国家的概念已经明确,中国的地域范围即指大清主权所达到的范围,具体地来讲,历史上中国的范围,就是今天的中国加上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以东,蒙古高原和外兴安岭以南,这一范围是中国历史演变成一个统一的、也是最后的封建帝国清朝所达到的稳定的最大疆域。

但清朝的正式国号仍是“大清”。清朝在对外交往或正式条约中之所以乐于接受中国一词,那是一种传统心态在起作用,即沉醉于“中国”这一概念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中心、中央、天下之中的国家。同样一个中国,西方人的理解只是一个国家,即China,并无什么尊崇的意思;而国人却将其当成一种褒称或一种尊号,乃至于中国印制的世界地图都要把被世界上称之为“远东”的中国摆在中心位置,其实只是一种精神慰藉而已。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