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5) 老子与道家哲学思想精华
道家一开始是一些隐者,他们并不是普通的隐者,并没有因为避世而“欲洁其身”,还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赋予他们意义,这其中最早的人就是杨朱,其年份不详,但是他是在墨子和孟子之间的一代人,因为在墨子时从未提及他,但是在孟子时他已经声名显赫。
杨朱的基本观念是:为我、轻物重生。这与墨子的主张兼爱的理论显然相反。《列子·杨朱》还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我们不能相信这些话真是杨朱说的,但是这些话把杨朱学说的两个方面,把早期道家的政治哲学,总结得很好。
道家的三个阶段
先秦道家的哲学发展,一共有三个阶段,杨朱思想代表第一阶段,老子思想代表第二阶段,而庄子的思想代表第三个阶段。道家的哲学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也就是普通隐者的方法,他们逃避人世,隐居山林,心理想要避开险恶的人世。
在《老子》的大部分思想中,还有一个企图,就是想揭示宇宙变化的规律,如果一个人懂得了这些规律,就可以遵循这些规律来调节自己的行动。
《庄子》在此基础上加了自己的想法,产生了“齐生死、一物我”的理论。意思就是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生死,看物我。
老子,原名李名耳,楚国人,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提出的“无名”。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万物在“有”之前都是“无”。道家思想认为,既然有万物,必有万物之所从生者,这个“者”,就是“道”,因此得名“道家”。意思是在万物的有是从“无”而来的,也就是从无生有。《老子》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所说的“一”是指“有”。说“道生一”等于说“有”生于“无”。
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这不是老子的原话,而是中国的成语,它的思想无疑是来自老子。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意思是,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为它的反面。所以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家处世哲学
老子的主要观念是“太一”、“有”、“无”、“常”。“太一”就是“道”。道生一,所以道本身是“太一”,“常”就是不变。虽然万物都永远可变,在变,可是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本身不变。所以老子警告说:不知常、妄作,凶。意思是凡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做到顺势而为。谨慎地活着的人,必须柔弱、谦虚、知足。柔弱是保存力量因而成为刚强的方法。谦虚与骄傲正好相反,所以,如果说骄傲是前进到了极限的标志,谦虚则相反,是极限远远没有达到的标志。知足使人不会过分,因而也不会走向极端。
所有这些学说,都可以从“反者道之动”这个总学说演绎出来。著名的道家学说“无为”,也可以从这个总学说演绎出来。“无为”的意义,实际上并不是完全无所作为,它只是要为得少一些,不要违反自然地任意地为。
按照“无为”的学说,一个人应该把他的作为严格限制在必要的、自然的范围以内。顺德而行的生活,超越了善恶的区别。老子告诉我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所以老子鄙弃儒家的仁、义,以为这些德性都是“道”、“德”的堕落。因此他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由此可见道家与儒家的直接冲突。
人们丧失了原有的“德”,是因为他们欲望太多、知识太多。人们要满足欲望,是为了寻求快乐。但是他们力求满足的欲望太多,就得到相反的结果。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所以,“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为什么老子强调寡欲,道理就在此。
老子又同样强调弃智。知识本身也是欲望的对象。它也使人能够对于欲望的对象知道得多些,以此作为手段去取得这些对象。它既是欲望的主人,又是欲望的奴仆。随着知识的增加,人们就不再安于知足、知止的地位了。所以《老子》中说:“慧智出,有大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