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邪伤肺,分寒热不一,调理方法各不同

入秋之后,南方的暑热未净,天气依旧炎热,秋燥常兼有暑热邪气,发为温燥,经常表现为干咳无痰、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头身疼痛烦热、睡眠不安、脉细数等症状。

温燥,一般都需要兼顾滋阴润肺生津治疗,比如使用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等,或者用清热祛暑、清热泻火的药物,如石膏、知母、黄芩;这类药物构成的基本的治疗方药比如有沙参麦冬汤、桑杏汤、养阴清肺汤等。

在此基础之上再兼顾各种兼症用药调理,比如咽喉疼痛明显的加入桔梗、薄荷,声音嘶哑的加入木蝴蝶。

燥因寒邪引发的属于凉燥,此类热症不明显,或兼有恶寒、头身疼痛、鼻塞、咳嗽咳痰等症,治疗需要宣发肺气,使津液输布,常用杏苏散加减治疗,用药如苏叶、杏仁、桔梗、前胡等。

温燥和凉燥的致病特点很不一样,温燥是因为燥热伤肺,热邪伤肺伤津是很重要的一个致病因素,清热润肺润燥是基本方法;凉燥是因为寒邪闭肺,是导致肺气不利,津液失常,所以疏风解表,通宣肺气是基本的治疗方法。

文章作者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我

更多的中医养生文章的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