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进入青春期,比学习更重要的是这3件事,父母一定要管

关于青春期这个话题,父母一定要认真看看。

这段时间用对了力气,可谓是事半功倍;这段时间出了问题,真的会让人追悔莫及。

 ◆ ◆

作者 | 米哈里EDU
曾经,我读到一篇文章,说一个年轻女孩在论坛上问了网友们一个问题:
她说:
“我是一个特别漂亮的女生,但是我家里特别穷,我有很多梦想不能实现。
我希望我将来特别有钱,这样我就可以孝敬我的父母,我可以给我自己买我想要的东西,我可以去学我想要学的知识,然后,我就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但是我现在什么都没有,我能不能去东莞打工,去个两三年,赚一笔钱?
之后我就回老家,找个老实人嫁了,这样我就又有钱,又有好老公,又能孝敬父母,又能去学我想学的东西,这样是不是特别好?
这个问题瞬间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人们纷纷回帖,有的说她不要脸,有的跟她讲道理......
可真正改变她的,是第二天某个人的回复。
说这个故事,我想表达的是,女孩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奇的物种,一个优秀的女孩,好起来非常好,将来可以改变她的另一半、一个家庭、乃至于一个社会。
同理,一个糟糕的女孩,坏起来非常坏,将来也可以毁掉上面的一切。
那问题来了,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女孩?
我不知道,这涉及面太广,太复杂。
不过,由于工作的关系,我知道一个“糟糕”的女孩是怎么来的。
往往是在青春期时,父母没有及时处理好下面这三件事。

“隐蔽”的校园欺凌

一提到校园欺凌,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男孩之间的打架斗殴。
其实,校园欺凌发生在女孩子中的可能性更大。
只不过,女孩间的欺凌很隐蔽,属于“社交性欺凌”。
欺凌者的尖酸刻薄,流言蜚语,以及刻意的排挤,往往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
而这种伤害,往往比身体的伤害更可怕。
2014年,我受街道的委托,负责干预一个16岁的“特殊”女孩,她因吸毒被管教过三次,我见到到她时,发现她的手腕已经有三四个刀痕。
很明显,你一定知道那是什么。
经过几次谈话,我发现这个孩子在初中时很乖巧,但由于性格比较孤僻,经常遭受班上女同学的排挤,由于归属感极度匮乏,一次偶然的机会,女孩跟社会上一些人接触起来。
慢慢地,女孩似乎更喜欢跟这些人待在一起,并逐步融入她们,走入歧途。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是不可能脱离关系而独自生存的,一旦在集体中被排挤,这种痛苦跟被刀割一样。
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
测试者被安排参与电脑游戏,游戏内容是两个虚拟人物跟测试者互相传球。
刚开始的时候,系统设置为相互传球,也就是每个人轮流接球。
接着,实验人员改变了系统参数,只让两个虚拟人物互相传球,大脑检测仪显示,测试者大脑中负责疼痛的区域有了显著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跟被刀子捅的程度一样。
由此可见,孩子的社交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女孩,情感相比较男孩更为深刻,一旦受伤,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愈合。
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男孩吵架可能很快就和好了,而女孩需要更长时间也未必能和好。
因此,帮助孩子应对校园欺凌是极其有必要的。
针对女孩,我认为,父母可以按照下面的措施做:
1. 积极开展社交对话
父母在家里,要多跟孩子展开社交对话。
说白了,就是要多谈心。
一方面,帮助孩子区别什么情况属于正常冲突,什么情况又属于欺凌的范畴,另一方面,引导孩子如何处理这些特殊情况。
记得上初中时,班上有一个小霸王,经常欺负弱小的同学,当时我也有点害怕,回到家后,我把情况跟爸爸说了。
爸爸告诉我:
“如果有一天他欺负到你头上了,你要觉得能打得过他,那你就跟他打。
如果你要是觉得打不过他,那你就用眼神恶狠狠盯着他,只要对方觉得你不是个软蛋,他自然不敢肆无忌惮地欺负你。
当然,你要实在处理不了,爸爸可以直接去帮助你!”
有了这次沟通,我的胆子竟然大了起来。
事实上,在初二的时候,我一鼓作气,痛痛快快收拾了他一顿。
所以说,真正的恐惧是恐惧本身,当我们内心有力量的时候,我们根本不会畏惧,而这种力量,就是从爸爸跟我的谈话中来。
2. 警惕“聚光灯效应”
我们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当身边的同事窃窃私语时,我们总会觉得他们在说自己,其实,事后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对青春期孩子来说,他们更在意同伴的看法,更容易疑神疑鬼。
因此,父母只需要把这种心理现象告诉孩子即可,只要孩子有所了解,她就不至于患得患失,心神不宁。
“聚光灯效应”的表现:
我们会普遍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换句话说,我们很在意自己给别人留下了什么印象,以至于我们倾向于认为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比别人实际给予的关注,要多得多。
3. “神秘”的父亲力量
青春期孩子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找到“我是谁”这个问题。
对女孩而言,她们的自我意识,是在互动关系中,特别是跟异性的互动中产生的,这就意味着,女孩更在意男性对她的看法。
如果父亲能在女儿青春期时及时出现,积极地认可她、鼓励她,那么女孩的自我价值感会建立的更好。
换句话说,只要父亲能接纳女儿,哪怕全世界都排挤她都没事。
小结:隐蔽的校园欺凌会对女孩的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只要我们在青春期时,及时跟孩子展开社交对话,引导孩子避免“聚光灯效应”,同时善用父亲的力量,那么孩子才更有可能顺利走出青春期。

可怕的“金钱”观

普通人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可能并不知道这个世界的阴暗。
我们总觉得违法,犯罪、道德败坏的情况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这些就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在上演。
工作中,我们接触过各种误入歧途的女孩,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在印象中,他们很少属于被胁迫去做“事情”的情况,大多数都是出于自愿。
我曾接触过一个职高的女生,在高二的时候,为了穿名牌衣服,背名牌包包,她多次参与“兼职”活动,毕业后,由于学历太低,赚钱多的干不了,赚钱少的不想干。
结果,一次又一次干着之前的事情。
她告诉我:“当你习惯赚快钱的时候,其他事情你根本做不来”。
类似的女孩有很多,她们为了钱,可以不惜违反法律的规定和道德的谴责,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在青春期时,没有建立好正确的金钱观。
由于太看重金钱,所以她们会把金钱凌驾于一切之上。
由于太看重金钱,所以她们一定会设法获取。
那么好,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有人说:“穷养儿,富养女”,养女儿就是要为她提供富足的物质生活,哪怕经济不允许,也要倾其所有,尽力做到。
其实,这个观点是错的,这样的“富养”只是表面文章,根本解决不了核心的问题。
我们认为,真正的“富养”,是精神上、心灵上的富,这样的“养”,是养气质、养视野、养见识、养智慧。
我们想想看,钱可以买豪车豪房、名牌衣服包包,但能买来气质、视野、见识和智慧吗?当然不行!
真正被富养的女孩,她们是优雅的,是有情操的,她们的灵魂是纯净的,她们所谓的美好生活是精神层面的,谈钱、谈物质对她们来说是一种恶俗。
那么好,究竟要如何“富养”女孩?
我认为,除了父母温暖的关爱外,关键靠以下几点:
1.阅读: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一种手段,可以像阅读这么廉价地塑造一个人。
大量阅读可以快速打开女孩的视野,修炼她的见识,培养她的智慧,在书中,孩子可以自己参透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2.旅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的意义远不止休闲娱乐这么简单。
途中的景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经历的事可以提升孩子的见地,带女孩去旅行不需要多么频繁,更不需要多么的奢华,一座名山,一条大河,一作为古桥......都可以带给女孩心灵上的感悟。
3.欣赏:好的行为,端正的态度,优雅的礼仪......这些不是靠孩子自然生长出来的,除了父母的言传身教,最关键的要靠“强化”,而欣赏,就是最好的强化手段。
我外甥女今年13岁,有一次,我去她们家探亲,刚好只有她一个人在,我本来还觉得很不自在,毕竟跟一个小孩实在没话聊。
可令我没想到的是,外甥女居然很照顾我的感受,从始至终,从端茶倒水到陪我聊天,表现得都非常得体。
姐姐回来后,我还特意问究竟是如何教育的,姐姐告诉我:当孩子有好的表现时,她会立刻去欣赏她,肯定她刚刚的行为。
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强化的力量:当孩子做对的时候,也是父母塑造她价值观最佳的时候。
小结:孩子都需要有正确的金钱观,对女孩更是如此,而塑造女孩的金钱观,关键要在精神层面,做到心灵上的“富养”。父母可以通过培养女孩阅读、旅行以及行为正面的强化来塑造。

谈恋爱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会谈恋爱

《养育女孩》这本书中提到一个17岁的女孩,名字叫小西。
她在14岁的时候,参加同学聚会,喝了酒跟一个学长发生关系,可是她发现,这个学长根本就不喜欢她。
与此同时,还经常在别人面前嘲笑她,说占她便宜那种感觉。
小西非常生气,从此以后,她开始自暴自弃,整日里把自己打扮的非常妖艳,甚至开始勾引别的男生。
在17岁的时候,她已经和7个男生发生过关系,而且酗酒,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每个人都年轻过,那时候的我们,都曾对异性产生过兴趣。
在本能的驱使下,我们尝试过相处、相恋、甚至相爱相杀,我们有过美好的回忆,也有过不堪的回首。
有的人从早期的恋爱中获得了经验,而还有的人则从中习得了痛苦,从此不相信爱情,坚信“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这是为什么?
因为男女相处之道是需要学习的,是需要有人指引的,谁来指引?当然是父母。
有一个30多岁的女高管,长的极为漂亮,可到目前为止,已经离婚两次,原因都是因为家暴。
单位里有一个男同事,当得知这位女高管离婚的消息后,玩命去追求,在他的努力下,女高管动心了,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并领取了结婚证。
可好景不长,两人因为家庭中琐碎的事情经常吵嘴。在一次吵架中,女高管叫嚣道:

“你们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你不是有种吗,有种你打我啊,你打啊,不打你不是男人!”

男人“被迫”动了手,两人又离婚了。

实际上,这个案例中的女高管在青春期时,父亲出轨并与母亲离婚,母亲经常在她面前说爸爸的坏话,而且一直强调“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就这样,这种信念牢牢地刻在她的潜意识中,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离婚。
换句话说,如果这位高管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即使她再结几次婚,结果还是会因为家暴而分开。
心理学家荣格说:“当潜意识不能成为意识的时候,这就是你的命运。”
因此,当女孩进入青春期后,父母要非常留意女孩的感情生活,特别是男女关系。
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 身教:你们夫妻的关系如何,你们是如何相处的,你们是否相互理解,相互关爱,如果是,请放心,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会学到男女相处之道。
而且,未来的婚姻一般都很幸福。如果不是,请先进行自我调整。
2. 言传:就我个人观念,我支持女儿早恋。
道理很简单,这是本能需求,你不支持又怎样,与其严防死守破坏亲子关系,何不主动引导,帮助她成长。
我们可以分享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只要是在边界内行事,有什么好顾虑的。
你不教,生活会替你教,那教的好不好,对不对,就不是你能掌控的了。
3. 亲密连接:一个备受父母关爱的女孩,她对情感的要求是很高的,一般男生的花言巧语根本打动不了她。
而且,也很难用一些小恩小惠得到她。
反之,一个长期不被父母接纳的女孩,只要有人稍微给点爱,她心很快就被人吸走了。
有人说,白富美很难追,因为他们条件太好,其实不然,这些女孩子反而更容易追,因为他们条件太好,很多时候,父母对她们要求过于严格,导致她们严重缺爱,缺安全感。
长大后,只要有人能提供这种安全感和爱,那么她们很容易动心。
为什么很多女生喜欢坏男孩,道理很简单,坏男孩可以保护她,为她提供安全感。
4. 情感引导:这个时期的女孩,他们的情感是丰富且强烈的,遇到开心的事情时,她们高兴的不得了,可遇到难过的事情时,他们又很难走出来。
因此,父母需要时刻关注女孩的情绪,该安慰就去安慰,该理解就去理解。
一句话,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只要孩子情绪是健康的,稳定的,那么她一定是理性的,基本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儿。
小结:女孩对异性有好感,甚至有早恋的行为,这很好,说明孩子很正常,作为父母,我们可以不支持,但也没必要反对,只要通过言传身教,跟孩子建立亲密的连接,多关注孩子的情绪,积极引导就好。
养育女孩不同于养育男孩,培养一个优秀的女儿,实际上等同于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家庭,卓越的后代。
而养育女孩,除了从小的教育外,关键是在青春期时的三件事:金钱、恋爱、及社交。
这三件事处理的好,女孩的干扰就少,可以专注于学习成长,自我提升。
这三件事处理的妙,女孩未来的生活会更幸福,婚姻会更美满。
文章的最后,分享一个故事,我们看看这个妈妈是如何处理女孩的问题:
有个女孩叫吉娜维夫,她跟一个男孩子谈恋爱,结果这个男孩就希望跟她有进一步的身体接触,女孩回家跟妈妈说了这件事。
她的妈妈并没有惊讶或者是发脾气,妈妈就问她:“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然后跟她一起分析、判断这件事情,最后她们决定不发生关系。
她跟那个男孩讲了这件事情,并且控制了所有约会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她们俩因此而分手了,分手之后这个女孩确实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那个男孩曾多次找她复合,但想了想,还是拒绝了,她的人生得到了成长。
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米哈里EDU,中科院心理所课题组,985学霸,青少年问题解决专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