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做长期正确的事 最近在追美剧《亿万》,讲述的是一位纽约检察官与金融大亨埃克塞尔罗德的故事,故事...
最近在追美剧《亿万》,讲述的是一位纽约检察官与金融大亨埃克塞尔罗德的故事,故事可谓是跌宕起伏,充满了尔虞我诈、精准买卖以及任何电视剧都摆脱不了的情感线。
但凡是艺术加工品,往往会有“来源于生活,超越生活”的意味。例如90年代《大时代》里方展博依依靠股票市场实现复仇,18年的《东方华尔街》里的叶抱一依靠资本市场成功挽救金融危机。
“英雄主义”充斥在艺术加工品当中,让欣赏者无一不多巴胺分泌加速,大呼过瘾。
然而现实中的价值投资者,少了诸多浪漫主义色彩,多了几分平淡,大部分时间无非是“发现、评估、持有、卖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此而已,在大部分人眼中,无聊甚至有些枯燥。
纵观全球的价值投资大师,都多多少少有这种与市场“格格不入”的特点。比如巴菲特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于美国小城奥马哈,一生坚持着价值投资的理念,累积的千亿财富。
巴菲特曾经在98年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的演讲里面提到过:“思考投资的最佳方法还是独自一人待在房间里,静静地想。要是这样不行,别的办法也都没用。在任何类似市场的环境中,你都很容易受到影响,做出过激的反应,华尔街是个典型的市场环境。在华尔街,你觉得每天不做点什么都不行。”
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各种“被加工”的信息,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大量被加工的信息导致我们有效信息的筛选成本急剧提升。
成功的投资者往往不是“做的太多”,而是“做的比较少”。抓住一家行业、一个公司的主逻辑,并延续这个逻辑进行分析,排除掉分析过程中的种种噪音,从而实现“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然而现实中,很多投资人很难做到这一点,究其原因,无非是对所持有的公司没有丝毫了解,对公司的业务形式、商业模式、护城河、财务、估值一无所知,然而又不想去花心思研究。
他们或将投资寄希望于运气,希望能够赌一把;或将希望寄托于技术指标,渴望从过往的规律中找到上涨的蛛丝马迹;或将希望寄托于小道消息,希望能够获得别人没有听过的信息。然而无一例外,结果是注定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股市是骗人的,金融是骗人的,那些从业人员也是骗人的。殊不知,投资的失败外因是次要的,核心在于缺乏“独立思考”以及“投资方法”的内因。当年清朝是被西方的船坚炮利打败的吗?这只是外因,腐败的统治、落后的制度才是清朝失败的内因。
股票市场中,我们不要去做电影里面的那些“英雄”,实际上也做不了。只需要跟从投资大师的脚步,坚持“长期正确的事情”,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和复利吧。